【特別企劃】「就近性安寧療護服務品質提升研習營」 談病情溝通與倫理議題

作者: 
翁益強(行政院衛生署南投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

本次研習營除了傳統的課程講述外,另也依課程主題設計案例討論,先讓個別學員以自身臨床經驗作答,再以分組討論彼此之差異性,試著在討論中尋求共識。 

安寧照顧基金會為縮短全台安寧療護服務的城鄉差距與平衡安寧療護服務的發展,自2007年起便開始推動「安寧療護偏遠地區在地服務推廣案」,在此案中基金會為協助非都會地區的醫療院所提升安寧療護服務品質,在2009年時分別於中部、南部及東部地區舉辦「就近性安寧療護服務品質提升研習營」,希冀透過此一研習營的辦理,能夠協助非都會地區醫療團隊之照顧品質。

且為因應2009年安寧療護住院與安寧居家成為全民健保正式給付項目,並擴大安寧給付對象,納入八大非癌末期病人,所以,此一研習營除了邀請安寧療護團隊授課,另也招收非安寧療護的原照顧團隊共同參與,增進安寧團隊與非安寧病房原照護團隊之間橫向聯繫與合作的機會,使安寧療護即早介入末期病人的醫療過程。

安寧照顧基金會長久以來以「團隊為重點發展」的特色辦理安寧療護專業人員教育訓練課程,頗獲學員好評。在這次研習營中,為了增加學員的參與度、提高授課程過程中的溝通品質,採團隊導向學習(Team Based Learning,簡稱TBL)之教學方式,也就是除了傳統的課程講述外,另也依課程主題設計案例討論,先讓個別學員以自身臨床經驗作答,再以分組討論彼此之差異性,試著在討論中尋求共識,接著公布上課講師之標準答案,促使小組成員與講師再一次討論達成共識。

中從案例之設計與逐步討論的過程除了增進課程學習之深刻性,也讓各安寧臨床專業人員學習到如何與其他專業人員之溝通是一大特色。因此,本次研習營則是安排安寧臨床最迫切需求的課程,包括:八大非癌疾病納入安寧療護之簡介、疾病末期症狀的判別與處置、病情溝通技巧與同理心演練與末期疾病之倫理與法律議題。其中在帶領臨床團隊如何進行病情告知與家屬溝通;以及當病人病情到末期時,何種情形下該繼續治療?或停止治療?才能維持病人的生命品質。亦即是透過團隊案例討論的方式進行,讓醫、護、社各個專業講師都能在討論過程中適時提出各專業人員的看法。其實醫病溝通過程通常是會因病人的身體狀況、家庭因素及社會心理等議題,多方面去考量而有所不同。畢竟溝通本身就是一個動態過程,最重要的反而是要「以病人為中心」去進行,亦即是醫療團隊在和病人/或家屬溝通時,應該要以病人為核心,在過程中表達同理心、細心、關心,從而讓病人及家屬感到安心。如此方能使病人/或家屬感受到醫療團隊的尊重,而產生信任感及建立和諧的醫病關係,且病人/或家屬一旦獲得較完整及正確的病情訊息,對於醫療處置也較能達成共識。

此外,對癌末病人而言,食慾不振、體重日漸下降是疾病的自然過程,有時太多的營養並不能改善病人的身體狀況,反而是造成病人的負擔。尤其在一般人的觀念裡,家屬總會認為:「不吃怎麼會有營養?」因為家屬會擔心病人如果無法進食,就沒有足夠的體力來對抗疾病,殊不知對癌末病人來說,有時強逼他們進食其實是會讓病人很不舒服。基本上,病人有吃的權利;也有不吃的權利,前提是病人/家屬在選擇前需充分瞭解狀況。如果病人的病程已進展到吞嚥困難、無法自行進食,醫療團隊通常會評估是否提供人工營養及水分,只是這過程中需考量的議題包括:是否需植入鼻胃管方便灌食?是否繼續給予水分?或需給予多少營養劑才足夠?凡此看似簡單的處置,卻需要病人、家屬及醫療團隊等三方面的溝通、確認。因為這些醫療處置,對末期病人而言,有時是會增加身體的不適,如:對末期病人透過點滴補充的營養不但有限,同時也可能使病人的水腫或腹水情況加劇,造成身體不適,這反而讓家屬擔心。其實末期病人最需要的是尊重、陪伴及社會、心理、靈性各層面的照顧,因此,適當的溝通與家人的陪伴,更能減緩病人心理上的不適,提升病人的生活品質。

這次的研習營因著創新的教學方式,學員的討論過程與反應均非常熱烈。除了感謝國民健康局的補助,在獲基金會邀請擔任研習營的專家時,無論是課前和其他專家之間的討論,或課程中和護理、社工講師的溝通過程,都讓我有更多的學習機會。其中感謝課前專家會議中慈濟醫院心蓮病房的王英偉主任提出團隊導向學習之教學方式,與國立成功大學健康照護科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賴維淑老師的課程設計理念,應是此次研習營深獲得好評之重要因素。未來期待基金會繼續辦理此課程外,希望增加角色扮演課程,以達到醫療溝通課程中希望能有實做之機會。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