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劃】「就近性安寧療護服務品質提升研習營」 談團隊運作模式

作者: 
楊麗華(奇美醫院柳營分院安寧共同照護護理師)

來自不同專業訓練背景的成員,在團隊運作過程中各司其職,提供無法取代的照護專業。
護理師為照護團隊中,與病患及家屬相處最為緊密,且了解病患與家屬的需求,同時也是團隊中的橋樑、潤滑劑與關鍵性人物。

某天,訪視一位主動要求轉安寧病房照護的76歲婆婆,原本心中還讚賞婆婆對醫療資訊的清楚掌握與開放的接受度,安慰安寧的宣導總算看見令人欣喜的結果,卻在進一步確認婆婆錯誤認知「到安寧病房打一針就可向世界說再見,安然辭世」的想法後破碎。在此次基金會所舉辦「就近性安寧療護服務品質提升研習營」的團隊討論中,與他醫團隊分享了不少實際的案例與推展的困境,大多數人乍聽到安寧的反應是恐懼,是排斥,是憤怒⋯,甚至將它與死亡,與放棄,與安樂死畫上了等號,其實安寧緩和醫療照護並非如此灰暗,嚴格來說,安寧緩和醫療照護應該是一種醫「生」,助「活」的醫療照護計劃,是一種醫療與護理並重的照護理念與模式。

安寧緩和醫療照護依循「全人」、「全家」、「全隊」、「全程」的四全照護理念,更希望將其擴展至「全社區」,以協助病患及家屬能於離家最近的醫療院所,甚至提供居家照護,以「團隊」照護的模式,盡全力積極的緩解病患的症狀,提供病患與家屬社會、心理、靈性層面上的整體性照護,尋找生命的意義並提升生命的品質,更提供家屬支持系統與病患往生後的悲傷陪伴及輔導,如此沉重的照護責任與壓力,無法僅由單ㄧ專業學科獨立完成,需要的是團隊合作,所以照護團隊的組成擁有「多領域、跨專業」的合作本質。

「護士小姐,我們不缺錢用,你不用找社工來啦!」、「我的心理沒有問題,幹嘛要找心理師」,這是在安寧緩和醫療照護中常出現的一般民眾對於轉介社工師及心理師的反應,所以即使常聽院內社工師自嘲是「送財童子」或「專門趕人出院」的角色詮釋也見怪不怪。實際上,一般民眾多只認知安寧緩和醫療可提供病患完整的身心靈照護,但是卻不清楚安寧其實是ㄧ個由許多專業學科與非專業人員所組成的醫療照護團隊,就好比是建築業,需要一群具有設計師、水電工、板模工人、水泥工⋯⋯等不同專業領域的人員所組成的專業隊伍,方能建造出一棟棟符合不同需求及功能的房子。

安寧緩和醫療照護團隊通常包括核心成員如醫師、護理師、社工師、宗教師,另外會根據病患及家屬需求增加的照會成員如營養師、藥劑師、復健師、中醫師⋯⋯等,許多醫院中更有專業的心理師提供協助,還有不可缺少的志工人員,這些來自不同專業訓練背景的成員,在團隊運作過程中各司其職,提供無法取代的照護專業,彼此合作與協調,相互尊重,成就每個病患與家屬具就近性、個別性、連續性、專業性的照護計畫。

M小姐是一位乳癌合併多處轉移的音樂老師,也是一位法輪功信徒,原本對於抗癌治療抱持極大期望與信心,住院過程中除了要忍受身體疼痛及腫脹,後來更要面對因治療效果不理想,所引發在心理、情緒上的焦慮與恐懼,因無法接受原來照護團隊的建議轉介安寧病房進行舒適照護,因此照會安寧共同照護團隊提供協助。

在團隊進行照護近4個月的過程中,安寧緩和照護醫師與護理師定時訪視病患,提供症狀控制藥物及建議予照護團隊,並與負責之主治醫師討論照護目標,召開兩團隊的照護討論會。期間安寧共同照護護理師透過與傷口護理師、疼痛科醫師及護理師、中醫師、復健師等其他專業的共同合作,進行病患包括傷口換藥、疼痛、肢體腫脹等生理問題的照護並持續評估與提供病患及家屬社會、心理問題的照護協助,是兩照護團隊間的溝通者及照護計畫的統籌執行者。經由照護評估發現病患及家屬尚有對治療期待的落空、信仰對病患接受治療的影響、人生的遺憾-待完成的音樂夢等社心靈問題,團隊社工師及宗教師陸續加入協助病患及家屬面對治療期待落差的情緒調適及人生遺憾的心境轉化;協助未竟心願-音樂會的舉辦;生命回顧,尋找並肯定生命意義與價值;病患及家屬面對死亡的準備等等。團隊各成員透過互相分工合作,陪伴病患及家屬走過這段生命中的歲月,完成了心願,減輕了遺憾,目前團隊仍持續的進行家屬的關懷。

在台灣,安寧緩和醫療的照護模式分別有安寧病房、安寧居家照護及安寧共同照護。無論是何種照護模式,都是採團隊運作,在團隊中,醫師是安寧緩和醫療照護團隊的領航員,主導病患的醫療照護方向,提供詳細的說明及良好的症狀評估與緩解,協調其他專科之會診,並於必要時主動協助召開家庭或團隊會議。護理師為團隊中與病患及家屬相處最為緊密,最能了解病患與家屬的需求,提供評估與24小時照護的角色,同時也是團隊中的橋樑、潤滑劑與關鍵性人物,為提升安寧緩和醫療照護服務的廣度與深度,及其他醫療團隊對安寧緩和醫療照護的認同,近年來更積極推展安寧居家照護及共同照護,護理師的角色由原本的評估、照護、溝通橋梁,更延伸至臨床的安寧宣導、推廣者。

社工師無論在團隊運作或病患照護上皆占有舉足輕重之地位,除了尋找資源、支持及協助病家心情調適、未竟心願的完成,與家屬或遺族的哀傷輔導等,更是團隊支持團體的舉辦者、團隊運作的支持者與諮詢者。宗教師對病患與家屬則適時提供信仰的支持及關照,需要時提供宗教上的儀式,協助尋找靈性上的寄託與平安,以安慰受傷與恐懼的靈。除了上述成員,志工也是團隊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其透過各種不同方式,提供團隊支援與協助,關懷並滿足病患及家屬個別性之需求。

常常被病患及家屬問到:「為何選擇走入安寧緩和醫療照護的隊伍,每天都與死亡共處,不覺得人生灰暗嗎?」,回首初踏入護理臨床當時看見病患身受疼痛而感到求生求死,進退維谷;家屬焦慮相伴,無所適從;在病患往生後,摯愛的家屬眼淚潰堤、傷痛欲絕的景象,我慶幸因為接觸安寧、走進安寧,讓我獲得更多的知識、技能,不同的照護理念與態度,能更深入走入每一個病患的生命,共同寫出一篇篇屬於每一個病患、每一個家庭的動人故事。

在每日的工作中總會接到來自不同地區的民眾有關安寧緩和照護的諮詢電話,為的是想了解、想尋求安寧緩和醫療照護但不得其門而入,除了聆聽其需求、提供相關訊息外,都會協助給予就近安寧照護醫療院所的資訊或安寧基金會的免費諮詢電話(0800-008-520)及網站(http://www.hospice.org.tw),以提供更詳盡更便利的資訊平台;在不斷參與安寧專業訓練的過程中,看到在前頭劈荊斬棘的先進以及不斷加入的新血,我心中有著難以言喻的感動及驕傲,在健保局於民國98年9月將安寧照護之健保給付擴展至八大非癌症末期病患的同時,我更相信在台灣的醫療領域中,我們會在這裡持續開拓出安寧緩和醫療照護的桃花源。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