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話題】檢視台灣「死亡品質」排行榜背後

作者: 
邱玉珍(採訪、報導)

當我們在為台灣「死亡品質」名列亞洲第一沾沾自喜的同時,更應嚴格檢視國內當前安寧發展未足之處;畢竟,與英、澳、荷等「A段班」相較,台灣臨終品質還有很多地方需再加把勁。

2015ㄙ死亡品質綜合得分(翻攝自《經濟學人》)

  去年10月《經濟學人》智庫 (EIU) 公布接受新加坡連氏基金會委託,評比全球80個國家地區「死亡品質」(Quality of Death Index)結果;台灣在這項調查中排名第六,位居亞洲第一。擔任《經濟學人》2005、2015兩次調查顧問的花蓮慈濟醫院心蓮病房主任王英偉表示,這項評比的排名讓國人或感安慰,但,我們仍須謙遜而嚴肅地檢視台灣當前發展未足之處;在他看來,台灣臨終品質要與在這項調查名列前茅的英國、澳洲、荷蘭等「A段班」相比,還有很多地方需再加把勁。

  王英偉強調,台灣在落實安寧照護上能走在世界的前緣, 應歸功於2000 年就通過立法施行《安寧緩和醫療條例》;但,實務上、甚至政策上,要提升病患死亡品質,還有許多改善空間。

病患個別療護品質 未達水準

台灣死亡品質評分表(翻攝自《經濟學人》)

  他指出,在EIU 50項評比中,台灣雖比新加坡、日本領先,但在個別病患的療護品質及醫護人力、教育項目上,在80個國家中排名第24,明顯未達水準。他認為,其癥結在於台灣為了安寧發展不再侷限於大醫院,而能加以推廣深入社區、「遍地開花」,故而降低對從事安寧服務的醫護人員條件要求;醫護人員專業教育認證區分為甲、乙兩類標準,甲類必須是專科醫師,乙類則只需接受13小時繼續教育訓練,兩者落差甚大;未經充分的安寧專業教育訓練,療護品質勢必難以得到認同。

  王英偉強調,在短促的13小時安寧療護訓練後,即加入安寧療護服務行列,必須實務上有強大的支持系統可仰賴,否則,對從事第一線安寧的工作人員而言,會造成相當的心理壓力和挫折感,反而加速人力的流失。

  他舉藥品使用為例,癌末病人若需服用止痛藥物,是否可取得嗎啡?基層診所依法不能開列嗎啡處方,病家應如何取得?醫師如何給藥?這些除了具備醫護專業能力外,也要有相關藥品、護理、甚至法規知識,目前的繼續教育並未提供這些完整內容,所以,他強調第一線醫護人員背後需有強大的支持系統。

靠團隊合作 才能持久

  王英偉感慨,很多醫、護、社工等投入安寧行列,常是基於一腔熱血,但,「感動」、「熱血」並不能持久;安寧療護講究的是團隊合作,而非單打獨鬥,故而提供的資源愈多,醫護人員投入的意願愈高。安寧醫學會即曾設立免費諮詢電話,只要醫護人員到府進行居家安寧照護訪視,遇到棘手個案或問題時,即可撥打電話諮詢,可惜實施一段時間後,成效不彰,現已停辦,停辦原因仍在於缺乏支持系統;如果今天有醫院願與醫師合作,承諾基層醫師、診所一遇病人發生緊急狀況,即可將病人轉到醫院處置,有了這樣保障,基層才敢接下安寧服務個案。

  王英偉敘述自己曾詢問來台訪問的英國醫師,怎樣才能做好居家安寧療護?英國醫師答以三個條件:病患家屬支持、提供24小時諮詢系統、讓家屬不必擔心萬一發生緊急狀況,不知如何處理;另一點是提供儀器設備租借服務,讓家屬免除經濟的沈重負擔。

發展居家安寧 須有配套措施

  就這些條件來說,台灣由於缺乏各種配套措施,無異鼓勵末期病人住院,才能接受安寧療護;他說得直接:「住院有醫護團隊照護,為何要出院回家?萬一發生緊急狀況,要聯絡誰?如何處理?」這些都是病患家屬擔心的問題。若回家後需緊急送院、或在家發生問題,都能有緊急諮詢等支持系統,病患才會願意回家。王英偉強調,大家原以為,多數末期臨終病人都希望「落葉歸根」,寧可選擇回家善終,事實上,很多研究証實,愈來愈多末期病人選擇在醫院走完人生最後一哩路。

  值的一提的是,EIU50項評比中,台灣安寧療護給付項目的分數也非常低,因為台灣的健保「俗擱大碗」,仍待全面系統性改革;「居家安寧不是只有錢的問題,還有人力、資源問題要解決」。例如照顧末期病人是醫師的工作,醫師職責在於提供病人從生到死的服務;但台灣只有老一輩的醫師「顧生」也「顧死」,目前專科醫師掛帥的時代,跨科別的臨終問題,像燙手山芋,找不到專人負責;因此,王英偉建議應將安寧療護觀念融入醫學教育,讓每位醫師都了解,如何妥善處置瀕死期的病人。

  此外,完善的居家安寧照護除了醫護人員外,更需要家人參與,但是,要家屬投入,王英偉提出必須具備四大條件:

條件1─教育訓練

醫護及安寧團隊成員必須具備熟練的專業照護和溝通技巧,知道如何帶領病人及家屬面對問題,並做出決定;這些技巧必須透過專業教育訓練加以培養。

條件2─提供資源

末期病人回家和在醫院休養最大的區別之一是儀器設備,如果沒有辦法解決儀器需求,病患只能被綑綁在醫院中;要發展居家安寧,須能由第三方或非營利機構提供長期或短期的儀器設備租借方案,讓病患及家屬安心回家,接受居家安寧照顧。

條件3─雲端計畫

英國居家安寧照護即是透過雲端計畫,克服空間與時間限制,提供各種必要服務。以國內來說,很多慢病長者或重病者的照護重擔,都是靠「瑪俐亞」或「阿娣」等外籍看護分擔,而非至親家人;外籍看護有語言和溝通的障礙,花蓮慈濟醫院為克服此難題,建立安寧療護資訊系統,提供阿美族、泰雅族、印尼等七種語言服務,可系統教導他們如何照護長者,並連結手機、平板,上傳病人的心跳、血壓等,一旦發現異常會提醒醫護人員,照護者也可透過通話或視訊連繫醫護團隊請教照護問題,或24小時均可透過Line詢問居家護理師如何處置。居家護理師看不懂印尼話,可透過Google翻成中文,然後再翻譯成印尼文回傳,有些人則用SKYPE跟台灣印尼分會合作,經他們轉譯問答內容再回傳。

條件4─其他服務

了醫療照護諮詢, 花蓮慈濟醫療網絡平台還提供家屬醫療用品購買資訊,包括介紹廠牌及比價,對病家而言都很實用。

共同醫療決策 並非台灣得分題

  安寧療護的精神在於讓末期病患得到身、心、靈的全面性照顧,是個人化的醫療照護;要達到此目標,必須由醫病雙方共同做醫療決策。在本次死亡品質評比的「共同醫療決策」項目,台灣得分在全球80個國家地區排名第26,相對於總成績名列全球第6,足見這對台灣而言並非得分題,仍有待加強。

  王英偉強調,臨終醫療由病人和醫師共同決策,已是未來趨勢;由病人、家屬和醫師討論病情後,共同選擇最適合個案的治療方式,而非由醫師片面決定,不僅病人、家屬可更了解病況、進程,在照護上也可更加配合,讓醫病間建立堅固的信任關係。但是,參與醫療決策的前提是,民眾必須具備基本的「健康識能」(health literacy)。「健康識能」是指民眾對基本健康資訊及醫療服務的取得、理解與應用的能力。

應結合「健康識能」一起推廣

  若民眾面對的是艱、難懂的醫學術語,在資訊不對等下,只能對醫師決定的治療方式照單全收。根據衛生福利部調查,超過46%民眾健康識能不足或不及格,研究也發現,健康識能不足將增加3~5%醫療支出。國外研究已指出,健康識能不足的民眾較少採取預防保健措施,以致慢性病治療效果不佳,甚至死亡率較高。反之,擁有基本健康識能的民眾,能更自信地向醫療人員提問,尋求有效、迅速的問題解決方法。

  王英偉說,政府對民眾的健康教育必須著眼於提高民眾的健康識能,以英國為例,政府架設了醫療資訊網,提供民眾正確醫療資訊,讓大家看得懂、聽得懂,只要上網,不難找到各種疾病治療方法及其利弊分析,再據此與醫師討論病情,選擇對自己最好的治療方式。以消除醫療專業障礙,讓資訊對等。

  以慈濟醫院大林分院為例,該院以簡單、易懂的語言,透過多媒體讓民眾知道:發生心肌梗塞時,當下該做什麼?能有什麼治療選擇?開刀與否利弊如何?民眾看診時,即可跟醫師討論,透過這種深層互動,形成治療共識,不但可減少醫療糾紛,也可促進醫病關係和諧。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也將推廣「健康識能」計畫,暢通民眾獲得正確健康知識管道,落實自我健康照護管理。王英偉建議,健康識能計畫應結合共同醫療決策,一起推廣。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