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臨床現場 第一線的轉身與堅持|溫柔實踐 讓自主善終遍地開花

作者: 
口述.王英偉(花蓮慈濟醫院緩和醫學中心主任)、孫文榮(台南市立醫院家醫科醫師)、 楊君宜(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社工室主任)、謝宛婷(奇美醫院緩和醫療中心主任) 撰文.凃心怡 圖片.達志影像〔vol.107〕

《病主法》上路至今6年,臨床第一線始終戰戰兢兢,從了解起步,並一路克服諮商人力、決定書簽署、執行困難等窘境,每一步皆是無前例可循的嘗試,他們卻願以溫柔承接起病人自主善終的重量。

《病人自主權利法》( 簡稱《病主法》)不僅是台灣第一部以病人為主體的醫療法規,亦是全亞洲第一部完整保障病人自主權利的專法,讓民眾得以透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dvance Care Planning, ACP)簽署「預立醫療決定」
(Advance Directive, AD),進一步保障病人醫療自主權益。

然而,先鋒必迎寒風,臨床第一線挑戰不斷,也在挑戰中乘風破浪,讓《病主法》在台灣這片土地落地深耕6年至今,得見遍地開花的美景。

啟動元年
從無到有的實踐之路

「《病主法》雖然在2019年1月6號正式實施,但其實早在2015年底就已經通過,並於201 6年1月6號公布。」時任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社區醫學部主任孫文榮(現任台南市立醫院家醫科醫師)回憶當時,臨床現場可謂一片茫然,「這是一部全新的法,裡面的法規內容是什麼?該怎麼樣去實踐?我們都不知道。」

當時,北市聯醫總院長黃勝堅身為《病主法》專家團隊一員,毅然決然承擔起示範醫院的角色,在法令通過翌日,即與院內相關部門召開會議,期待能讓白紙黑字的法規,透過院內共識、課程開辦等方式,讓《病主法》落地實踐。

當時孫文榮參與其中,坦言起初即使有影片宣導,民眾對於《病主法》仍如霧裡看花,即使北市聯醫固定週二開設ACP門診,然而真正鼓起勇氣掛號進到診間諮商的人卻不多,大多都是在外觀望、舉足不前。

眼見民眾有所疑慮,孫文榮與團隊便決定走出醫院來到他們身邊,開始與社會團體、機構,乃至人數並不多的讀書會接洽,在一方空間裡架起投影機、發放相關圖本,協助解惑與思考,「只要有意願,我們就會安排時間過去,同時也在現場進行AD簽署,透過掃描,現場上傳。」

為了鼓勵參與,北市聯醫也將ACP費用訂在最低收費,陪同家屬更可享800 元的優惠價, 同時對於長者、低收入戶以及弱勢團體等,給予優免的福利,「很多人上網一查北市聯醫最便宜,也就吸引不少人過來了。」

學習中成長
第一線的挑戰與見證

當宣導開始向外泛起漣漪,臨床第一線接到的挑戰也真正開始。

北市聯醫社工室主任楊君宜說,雖然社工室是推動《病主法》的主責單位,然而《病主法》法規繁雜且龐大,即使歷經長時間的訓練課程結束之後,團隊對於《病主法》的法規內容、執行程序以及精神內涵等,依舊無法全面理解。

猶記當時北市聯醫為了有更好的宣導效果,決定拍攝一支宣導影片,開拍前,楊君宜緊張不已,「我當時一直在內心天人交戰,我自己都沒有全面了解了,怎麼說給別人聽?」

楊君宜當時的心聲, 也是《病主法》起步時所有臨床第一線醫護人員所面臨的困境,在無前例可循的情況之下,懷揣著課程學習的記憶,在臨床現場步步為營,即使至今《病主法》已經正式上路整整6年,仍有當病人拋出問題時,團隊得先進一步釐清、了解以及討論之後,才能審慎回答與處理。

「即使到現在, 我們仍在不斷學習。」她談起這幾年送走的2位漸凍症病人。第一位病人來的時候,已經失去所有行動能力,同時也符合《病主法》啟動條件,「他在跟我們討論過程中,詢問《安寧緩和醫療條例》與《病主法》有何不同,這個問題即使到現在,對許多人而言仍然無法細說分明,當時的我們也是。」

團隊開始討論並研究兩部法令條例,最後才總結給予回答,楊君宜表示,這個過程,除了為病人解惑,同時也讓團隊更深入理解《病主法》的真諦。

當她遇到第二位漸凍症病人時,對方也正符合《病主法》啟動條件,意識仍舊清晰的他告訴團隊:「我希望啟動的時候,不是已經意識不清了,而是意識正清楚的現在。」

團隊能為他做的「啟動」,即是拔除呼吸器,這個決定雖然符合法規條例,然而楊君宜卻沒有立刻給予肯定的回答,她想起第一位漸凍症病人曾告訴過她,有一次呼吸器因為斷電而短暫運作,即使中斷的時間不長,但那種窒息的痛苦,他並不想再經歷一次。

「現在這個病人他沒經歷過,我們必須跟他做更進一步的討論與確認,讓他能真正走向善終。」雖然楊君宜及團隊與病人討論的細節很是細緻,但在啟動之後,他們仍繃緊神經,「我們先讓他喝他最喜歡的威士忌,之後才拔掉呼吸器,一直觀察他會不會很痛苦?也會視狀況問他,目前感受如何?需要更舒服一點嗎?」

直至今日,楊君宜已經累積不少「執行」經驗,在許多仍只有「簽署」經驗的團隊面前,可謂是前輩等級,然而當她談起《病主法》仍舊態度謙卑,「執行《病主法》沒有所謂的SOP,唯有不斷的溝通討論,才能真正落實這部法令想保障病人醫療自主與善終權益的美意。」

專責服務
為不便者開一扇窗

有別於北市聯醫從示範計畫即投入其中,台南奇美醫院雖然起步較晚,但在投身《病主法》之前,團隊做過各種討論,期待正式執行《病主法》時,能減少窒礙難行的機會。

「起初我們就意識到,《病主法》對於臨床同仁而言,要理解已經很不容易,何況是民眾。」奇美醫院緩和醫療中心主任謝宛婷坦言,《病主法》在法規與準備程序上有一定的複雜度,因此奇美醫院在落實《病主法》推行之初,即決定不從現有人力「兼職」,而是成立專門窗口,聘請專責個管師提供民眾諮詢服務。

「我們深知,從營運管理的角度來看,推動ACP並無法為醫院帶來效益,但若沒有專責同仁,而是以支援的方式提撥人力,根本無法妥善協助民眾做出符合心意的決定。」謝宛婷認為,《病主法》與安寧緩和醫療在執行跟推動上都不容易,是否能落實法令的美意,第一線臨床同仁無疑是成敗關鍵,投身安寧緩和醫療多年,她心有所感表示:「執行A C P的前置作業很多,我們不能讓一個已經很忙碌的醫師、護理師、社工師以及心理師在諮商前後還要做那麼多事情,即使有心,也會無力。」

再回顧《病主法》推行之初遭遇的所有疑慮與不安,如今謝宛婷臉上揚起的笑容足以說明一切,「起初我們都以為,ACP需要自費,民眾的接受度應該不高,但真實狀況是,民眾對於自主決定生命最後一段旅途的各種選擇,即使需要花一點錢、花一點時間,他們都很願意。」

翻開預約記錄,奇美醫院的預立醫療諮商已經排到半年之後,但團隊深知,在這些數字之外,還有一群更需要《病主法》照顧的人,即使需求更迫切,卻很難進到諮商室來。
「例如罹患罕見疾病、中風、重大疾病的病人,他們意識清楚,但表達或行動困難,都大大增加諮商現場的難度。」謝宛婷表示,對於這些需要被特別照顧的族群,她與團隊堅定地投入其中,「我們不只在醫院設立A C P門診,同時也走進社區,即使面對表達比較困難的民眾,需要用上更多的諮商時間與力度,但我們覺得能服務這些人是很有價值的。」

另一方面,謝宛婷在溝通過程中,也經常發現民眾對《病主法》的認知與現實法令內容容易產生落差,對此,她反而樂觀看待。

「ACP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拉近民眾的期待落差。」謝宛婷曾服務過一位百歲婦人,她因認同《病主法》而來,決定在自己生命的最後一哩路時,拒絕所有針管及藥物的介入,「這次的諮商看起來似乎是一拍即合,5分鐘就能簽好,
但現實並非如此。」

謝宛婷坦言,《病主法》雖是以病人自主為主軸,但每一個決策背後,都必須符合許多條件,「很多人對《病主法》的錯誤認知,會導致萬一真正有需要用到醫療的時候感到失望,因為跟他原本想像的不一樣。因此,諮商過程中我們必須花很多時間,讓他們清楚明白,並做出更符合自己所需的決策。」

兩階段諮商
讓ACP轉為常態性醫療

簽署AD前,必須仰賴ACP諮商釋疑;執行AD時,更需合情合理。花蓮慈濟醫院緩和醫學中心主任王英偉直言,《病主法》的內容已盡可能完善,且在簽署AD之前,不僅需有家屬陪同,更要有醫護、社、心三師共同協助決策。然而在執行AD時,還是會面臨諸多挑戰,「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病主法》仍有未盡之處,例如簽署AD的時候會提到,可以用多久的點滴?需要哪些延病治療?但未來的人生很難想像及精準預測,而且醫療也有許多灰色地帶。」

王英偉以鼻胃管為例, 許多人認為,對末期病人而言,放置鼻胃管並無意義,「但有些時候在醫療處置上選擇放鼻胃管並不是為了延命,而是要放一些藥物進去讓病人舒服一點。」

《病主法》上路以來,王英偉有著深刻體悟,若期待AD能更完善,那麼ACP應該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著重在了解《病主法》內容,並且初步做出對於未來的醫療決策;第二階段就是在生病的時候,進一步和醫療團隊溝通,為即將面臨的病程做出醫療決定,例如末期腎臟病的病人什麼時候要停止洗腎?心臟病病人在進入哪一種狀況時,要停止使用輔助儀器?」

王英偉認為,在重症到來時,針對當下的身體狀態與醫療團隊共同決策,進而選擇所期待的善終方式,才能符合病人對臨終醫療的期待,「否則很容易淪為完美化,最後那一刻到來時卻無法執行。」

如此兩階段式的醫療決策過程,就不再只能由ACP門診承擔重任,王英偉認為,與其以「ACP門診」進行,「門診ACP」更能符合所需。王英偉也將想法落實,由花蓮縣衛生局啟動基層醫療門診ACP試辦計畫,「家庭醫師照顧長期熟悉的病人,當病人狀況開始有變化時,那就是跟病人談預立醫療的時機,這就是門診ACP。」

隨著《病主法》在台灣各地起步運行,預立醫療之於民眾不再陌生,王英偉認為已經到了該微調修正的時間,「面對ACP時,我們不能再將它視為特異性的存在,而是常態性的醫療方式,如此一來,《病主法》才能照顧到更多的民眾。」

新法上路,臨床第一線首當其衝,然而前線的醫療人員們並未退卻,6年來他們不斷從挑戰中找尋方法,不讓病主法束之高閣,而是逐步將法令的美意化作種子,在民眾的心中溫柔落下。如今,這些種子已悄然生根,並在全台各地綻放出一朵朵溫婉的花朵。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