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岸前做足準備,便無懼風雨|蓮淵

作者: 
蓮淵

       那日在舅媽的告別式上,本以為在兩年前已歷經摯親離別的痛,應當不會再有痛覺的我,看見平常處事幽默、喜歡嘻鬧的表弟,面對深愛的母親離去,泣不成聲。而我默默地拭去眼淚,才發覺「思念」這把刀依然插在我的心口上,只是被我用「生活」包紮起來,底下的傷痕一點也沒痊癒。

  在我的回憶裡,母親是個擅長園藝的人。她是專職的家庭主婦,除了把家庭打理好之外,唯一牽掛的就是她花園裡的「綠色寵物」了。

  從好養的多肉植物,到需要一定栽培技術的蘭花,凡是經過她手的植物似乎都能長得很好。仍記得有次要去參拜山上寺廟的香客們,途經門外庭園看見母親栽培的各類花草,都忍不住佇足觀賞討論了一番。

  即使家境貧困,即使需要四處借貸,我的母親就是用這樣的一雙手,將孩子拉拔長大。母親並沒有很高的學歷,但很懂得人情世故。或許是因為過去借錢度日的關係,母親總告誡我:「以後若是借錢給朋友,絕對不可以向他們追討,人家一定是有困難才會跟你借錢,等他們手頭寬裕了自然會還你。」

  喜歡在陽光底下照顧綠色寵物的母親,不知道從何時開始,漸漸地失去行動力和活力。自從洗腎之後,母親從室外派變成了室內派,原本健康的小麥色肌膚慢慢地轉成了蒼白,還多了許多抽血與打點滴時留下的針孔與瘀青。

  反覆的回診、住院、出院將母親僅存的生命力狠狠地榨乾,從房間走到客廳這不足五公尺的距離已是她的極限。雖然沒辦法再照顧花草,但無論多晚她仍會點亮客廳的燈光等著我回家。記得某日下班到家是已是午夜,母親一如往常地在燈下等我,但那天她向我討了個擁抱,但不明所以加上工作疲憊的我拒絕了她,沒想到這樣的行為會成為我終生的遺憾。

  一切都來得太突然,原先只是腳趾外傷以及血糖控制不佳而送入急診的母親,卻因為進食嗆到而送進了加護病房。如今回想起來,當時根本不清楚醫生的解釋,只知道母親昏迷不醒。我靜靜地看著削瘦的母親,聽著維生機器的運轉聲,無語。

  數日後,在我們家屬的同意下,醫生撤下了維生機器。我很清楚她已經不在那裡了,她永遠地迎來她最嚮往的沉睡,是的,拉拔孩子三十年也該累了,請好好休息。

  但母親走了之後,我時常在想,若當初不選擇拔管,母親是否會醒來?這樣的話我無疑是個殺人兇手,我殺了我的母親。我就懷著這份罪惡感,即使工作或生活再忙碌都填不滿內心的空洞。

  直到某天,瞥見在花園角落的小盆栽,裡頭種的是多肉植物石蓮花,在疏於照護而逐漸荒蕪的花園裡,只有它們依然不變地美麗。上網查了石蓮花的花語——「頑強」——不正是母親一生的寫照?這打醒也打破我這兩年如同行屍走肉的生活,我覺得這是母親對我說的話,她沒有怪我做出剝奪她生命的決定,反而要我堅強地活著,像她那樣面對貧困的生活依然把兩個孩子養大,像石蓮花那樣即使土壤乾旱也能存活地很好。

  在母親離世後,我打算簽署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我並不願意讓我的家人也經歷那樣的罪惡感。

  不要輸給雨
       不要輸給風
       也不要輸給冰雪和夏天的炙熱
       保持健康的身體
       沒有貪念
       絕對不要生氣
       總是沈靜的微笑

  這是日本詩人宮澤賢治最負盛名的詩中一段。我很喜歡這首詩,期許自己能成為這樣的人,面對風雨依然微笑。如同石蓮花和母親。

  如果說人是漂泊的船隻,人的一生是經歷的暴風雨,那麼死亡便是必須靠岸的港口,它不會因為你不去看它就會消失,那麼就好好地面對它並做好準備吧!

作者:蓮淵
「2021如果有一天,我們說再見」徵文比賽_佳作作品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