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日韓所締結的「安寧療護合作研究聯盟」,每年定期邀成員國參與各自舉辦的安寧緩和醫療學術研討會,並邀專家進行專題演講;這個交流管道早已成為三國彼此激勵、提升安寧品質、落實善終權最重要的交流平台之一。以往,治癒性治療跟安寧緩和醫療有明顯界線,現在有愈來愈多的醫師和病人可以接受緩和醫療,也就是治療疾病同時也提高生活品質,本次論壇即邀請台日韓專業醫護人士分享,各國在超高齡社會中進行安寧療護的經驗與挑戰。
據推估,台灣與南韓再過一年,便會搭上疾駛的超高齡社會列車,而日本早在2005年就已邁入超高齡社會,面對快速高齡化的景象,當務之急應是盡快完善居家安寧療護醫療體系,讓更多飽受慢性疾病折磨的長者,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日本社區安寧療護
成為老老照顧的後盾
日本緩和醫療學會醫師大石愛(Ai Oishi)針對日本對於安寧療護的現況,分享該國醫療保健制度、目前面臨的困境,以及有關日本的專業緩和療護與社區型整合照護制度。
大石愛表示,日本社會老化的速度相當快,整個日本大約有30%的人口為65歲以上。以大石愛實際經手過的個案,她坦言,「現在的日本,老年人正在照顧更老的老年人。必須思考如何有效提供社會關懷與醫療照護給年長者。」她提到,日本目前在醫療照護方面面臨到三大挑戰,包括多重疾病的長者人口數逐年增加、死亡人口數持續上升,以及照護複雜程度漸高。
由於日本的初級療護和醫療保健結構相對混亂,加上醫療過程中較缺乏諮詢時間,醫師每位病人約只花5分鐘看診時間,更遑論以個人和社區為取向的照護。」她感嘆,日本很難以考慮為社區長者提供緩和療護,而居家照護也處於少數。
為了提升社區安寧療護的比例,日本厚生勞動省導入社區型整合照護制度,這套制度包含醫療保健、長期照護、居家照護、生活支援及預防等五大支柱。大石愛表示,「要有效的照護社區老人,就必須與社區的許多人合作,光靠醫師和護理師是遠遠不夠的。」
近期在日本也衍生出了「為死亡和臨終做好準備」的活動,大石愛舉例,像是透過終活筆記本(又稱臨終筆記),提前規劃銀行財務、預立醫療照護或安排葬禮等相關議題,為到達生命終點前做準備。大石愛認為,這些活動也算是社區型整合照護制度的一部分。社區型整合照護制度涵蓋了醫療保健、長照、居家和生活支援等方面,其核心理念在於鼓勵社區所有成員共同參與及支持,才能為社區長者提供更有效的緩和療護。
韓國運用資通技術
提供社區長照安寧緩和療護
同樣面臨超高齡化的韓國,其高麗大學附設九老醫院(Korea University GuroHospital)安寧療護中心醫師Yoo Jeong Lee向大家分享韓國如何提供社區長照安寧緩和療護,並探討健康照護的文化層面,以及著重於社區長者的緩和治療方案。
2019年韓國國家消防局開始和電信公司合作發展緩和療護計畫,透過通訊科技(ICT)來提升長者在自家接受緩和療護時的品質。Yoo Jeong Lee表示,在緩和療護實務中,技術的整合愈來愈重要,希望打造一個有效輔助照護長者的環境,讓長者感受到舒適和尊嚴。
據過去10年統計,在韓國僅約15%的人能依照自己的心願在家中走過最後一哩路,「韓國的老年人照護的選擇少,照護環境也相當受限。」只有晚期癌症病人有機會入住到住院型安寧療護中心。Yoo Jeong Lee說明,要為在家接受緩和療護的老年人及家屬建立安全感,應著重兩大面向,第一,個人化的生命照護十分重要,第二則是關鍵在於建立一個迅速的反應系統,例如如何處理跌倒或急性症狀。
Yoo Jeong Lee解釋,ICT指的正是運用電腦、網路及其他通訊設備,來處理、儲存和分享資訊的技術,像是智慧型手機和智能家庭服務都是ICT的典型例子。「這些技術不僅僅是工具,它們在照護過程中扮演著主動的輔助角色。」Yoo Jeong Lee表示,透過分析所產生的數據,照顧者能以更宏觀的資訊來提供最佳化照護。此外,針對緩和照護中的老年人也可能需要其他附加服務,如定期進行身體、心理與靈性層面的多維度個人評估,為了確保緩和照護的連續性和有效性,這些評估應作為照護團隊定期訪視時的重要參考資料,才能更深入理解個案的需求。
「由於即時的醫療介入有其必要性,基於ICT技術的緩和照護方案、開發智慧家居服務是有必要的,以作為醫病間最直接且平價的通訊管道。」
台灣在宅醫學與安寧療護整合
社區長者的居家連續性照護
「在台灣,大多都是盡全力地維持長者生命治療和重症護理,但這並非是超高齡社會中對長者最理想的照護方式。」長期投入失智症整合照護的高雄醫學大學家庭醫學科與老年醫學科主治醫師陳炳仁表示,大眾需要轉變觀念,應該將焦點從老年人的生命延續轉移到老年安寧。在超高齡社會中,將會有許多不同的疾病和合併症,陳炳仁進一步指出,有別於癌症病程明確,非癌、失智症、衰弱症等的末期,相對難以預測,且病程長,較好的方式是在疾病診斷後就安排緩和醫療的介入。
根據預測,2060年全球罹患失智症患者人數比例,增加幅度將遠高於其他疾病,但依健保署2017年資料顯示,僅有16%的失智症患者接受到安寧照護,為了提高失智症患者接受安寧療護的比例,自2022年12月1日起,健保署調整失智症安寧照護給付標準。此外,末期衰弱老人也在同年正式納入健保安寧療護照護對象,並參考SPICT(Supportive &Palliative Care Indicators Tool,支持緩和醫療指標工具)建立收案評估標準。陳炳仁肯定SPICT是作為支持性與緩和醫療指標工具的指南,也符合現行對於衰弱老人緩和醫療的想像。
「病有所安,老有所終」是高齡長者晚年的生活品質的最佳狀況,「其中最重要的是協調性跟連續性,包含安寧療護的介入時機。」陳炳仁進一步解釋,衰弱老人生命歷程較長,緩和醫療可從症狀處理及舒適照護等層面開始逐步介入,但同時需做好當急性或嚴重症狀發生時的照護計畫。
「這意味著不同科別與不同照顧場域間必須有協調串接的機制,此即協調性;而延續性則是指從疾病初期的緩和醫療至生命終點,甚至家屬的哀傷撫慰等安排,都必須要互相接棒,而非讓後續接手的照顧者無法得知照護方向,只能憑藉醫療慣性來安排。」
目前台灣國家衛生研究院也正以5G及智慧科技發展醫療與健康照護系統,來改善居家照護的質量,陳炳仁醫師最後指出,在超高齡社會中,我們的醫院基礎有限,但在社區中,卻有無限的潛力,「我們應該建立起一個居家照護生態系統,以在社區提供持續的護理。同時,政府則須思考資源分配,提供完善的居家醫療照顧,提倡與建立社區共生互助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