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新訊】2023緩和安寧靈性系列論壇|撐起身心靈的照顧傘

作者: 
整理.李寧、游苔〔vol.104〕

對於「靈性系列論壇」的規劃與推動,安寧照顧基金會董事王英偉談起當初的起心動念。他說,自己剛開始投入安寧緩和醫療時,光是了解病人與家屬的身心狀況就相當忙碌,很難顧及抽象的靈性,這個議題也成為自己害怕的領域。但後來發現,要談緩和醫療,是無法把「身、心、靈」三者分開,最好的狀態是請各宗教的神職人員一起來進行,只是正式神職人員非常忙碌,無法顧及所有病人與家屬的需求。

又想,靈性與宗教不一定劃上等號,靈性是每個人都應該去做的自我探索;那麼,安寧臨床醫護人員也應該具備與病人靈性互動的基本能力,因此,針對醫師、護理師、長照人員等舉辦一系列的靈性論壇,希望能夠在日常接觸中協助引導病人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引導他們思索自己與過去、生命、自然的關係與連結。

論壇一
歐洲緩和安寧靈性白皮書/澳洲長者靈性照護指引
安寧照顧基金會董事、花蓮慈濟醫院緩和醫學中心主任  王英偉

2010 年, 台灣在「全球末期照護品質評比」中排名第14名,為亞洲第一;2015年「全球死亡品質評比」台灣排名第6;2021年「全球死亡品質評比」排名第3。從2010年至2021年,台灣的末期醫療照護在內容上有哪些改變呢?王英偉表示,2021年開始在末期照護上更注重「溝通與照護的品質」,包括被友善對待、更多的醫病溝通、情緒調適、在期待的地方臨終、靈性需求等與身心靈相關的指標,而這些指標對於未來推動緩和醫療相當重要。

安寧療護與靈性關懷

王英偉強調,靈性關懷是緩和安寧療護的很重要的必要領域,已被納入上述內容定義將近15年,但它卻是長期以來最被忽視的一環。在推動安寧療護的同時,也該重新正視靈性關懷的議題。

他談及歐洲緩和照護協會(EAPC)最初成立的「靈性工作小組」,主要進行研究、教育訓練以及推動執行;一直到2019年,EAPC的「靈性工作小組」轉變為「參照組」;2020年便發展出《歐洲緩和安寧靈性白皮書》。

《歐洲緩和安寧靈性白皮書》結合最佳實踐模式研究證據,同時考慮到歐洲地區臨終關懷服務不同發展的情況,並針對所有的緩和安寧專業人員的靈性教育。由於在歐洲發展緩和安寧的過程中,體系內十分缺乏對醫護人員的靈性照護訓練,也因此,《歐洲緩和安寧靈性白皮書》特別著重靈性照顧的教育核心能力,並將緩和照顧分成3個層級:緩和醫療方式、一般性緩和醫療、專業緩和醫療。

王英偉表示,《歐洲緩和安寧靈性白皮書》在安寧療護中共有10項核心能力,針對第5點「滿足病人的靈性需求」,安寧療護專業人員須具備以下能力:

˙具備反思能力,考量到靈性和存在維度在自己生活中的重要性。
˙將病人和家庭的靈性、存在和宗教需求融入照護計畫,並尊重他們的選擇。
˙為支持和尊重方式為病人和家庭提供表達其靈性和/或存在維度的機會。
˙意識到在文化禁忌、價值觀和選擇方面可能需要尊重的界限。

EAPC認為,靈性照護為多面向,包括生命意義挑戰、價值觀和態度、宗教考量等,進而衍生出4個主要建議,分別是「反思個人的靈性層面」、「讓病人和家屬有機會表達對靈性、存在和宗教需求」、「將病人、家屬和照顧者的靈性需求納入照護計畫」、「尊重不同文化、儀式和傳統方面所造成的限制」。

王英偉強調,並非臨終時才需要靈性的照顧,在生病歷程當中會產生靈性改變,這時便可從不同變化中,介入並進行靈性照顧以滿足其需求。

靈性照顧與每個人都相關

另針對長者的靈性照護,王英偉也分享了《澳洲長者靈性照護指引》,指引中提及三大面向,分別是「所有照顧者」、「靈性關懷師」、「宗教信仰代表」,其中,照顧病人及家屬的跨團隊成員包括醫師、靈性關懷師、社工人員、悲傷關懷師、居家看護、專業治療師、護理人員和志工。

該指引中分成三大部分:靈性照顧、牧靈照顧、宗教照顧,稱為「靈性照顧傘」,並遵循以下4項原則:整個組織參與、關聯性的照護、靈性關懷與每個人的事、靈性關懷是關於個人的成長和繁榮。

王英偉表示,在《澳洲長者靈性照護指引》中著重靈性工作的平衡發展,一邊為藝術、一邊為科學,藝術由人為中心、溝通、敏感度、自我意識所組成,科學則是涵蓋結果、指標、實證,以及進行中的工作,唯有在兩者之間找到平衡點,方能幫助到有需求的民眾。

論壇二
臨床靈性照護:安寧靈性訓練與臨床應用
新加坡義順社區醫院團隊、醫師  林慧文

「靈性照護」是什麼?林慧文醫師表示,靈性的定義是指人類在內心尋找存在和意義的人性認知。是指在任何時間當下,人所接觸的人、所在的環境,與大自然或與神聖力量之間,甚至與自己的深層關係。「靈性照護」能發揮哪些效益?林醫師表示,美國有研究證實,靈性照護能減少病人在醫院的死亡率,並增加病人轉入安寧病院的比率。

靈性臨床評估則以「FICA」為工具,發展四大內容,包括「對病人的了解和認識」、「他的生命故事,對他重要的人事物」、「他對生命的詮釋」、「他對生命困境的詮釋」;林醫師說明,如同詢問病史,照護人員須透過詢問靈性接觸的歷史,來了解病人有哪些需求。

針對病人進行靈性評估後,病人有可能出現所謂的靈性困擾,臨床表徵如表現消極和失落、無法執行日常的宗教習俗、對信仰產生搖擺不定的信任感、表現出沒有活下去的理由、精神空虛、產生對自己或他人情感隔離的感覺、對人生意義產生負面情緒等。林醫師表示,藉由靈性困擾的診斷,可協助病人重新找回自信與正面心態。

靈性的接觸史(Spiritual Care)衍生出「FICA」評估工具
F (Faith):病人有哪些靈性或宗教上的信仰?
C (Community):談談病人所接觸的人,包括家人、朋友或宗教團體等。
I (Importance):這些信念重要嗎?
A (Assist):病人希望醫護人員提供哪些精神靈性上的照護?

讓病人有尊嚴、有意義的渡過最後時光

因此,在臨床應用上,靈性照護共可歸納出六大目的,幫助病人找回「生命中的愛與歸屬感」、「人生意義與目的」、「感念與欣賞大自然的美」、「靈性/宗教習俗的指導」、「正念、感恩和平靜的心靈」以及「處理在世時和過世後的事宜」。

透過護理處置、復健評估結合靈性照護,護理師高炳珍坦言:「我們無法改變結果,但我們可以影響旅程。」致力於讓病人有尊嚴、有意義地渡過最後人生時光。

此外,社工師林曉儀也分享新加坡在靈性照護上常用的「生–心–社–靈模式」評估:

生(生理):診斷、預後、當前和預期的健康情況、行為。
心(心理):心智能力、心情、個性、應對能力。
社(社會):家庭關係的性質、家境、家庭與社區中的資源、經濟情況。
靈( 靈性) : 生活經歷取出的含義、個人價值觀、信仰、宗教儀式。

林曉儀表示,這套模式能有效檢視症狀和疾病,對病人的生理、心理等各方面帶來的影響。

靈性照護師鄧淑玲指出,針對臨床上的個案,除了運用藥物,也利用包括醫師、社工師、物理治療師、護理師等團隊力量,進行全面化的照護與靈性對話,讓病人得以分享自身感受、生活故事以及討論信仰的機會,病人甚至能探索、正視自己的力量,以及生理上的遺憾跟希望。鄧淑玲說,透過靈性照顧之旅,儘管悲傷持續環繞在病人的生活中,但醫護人員終能看見病人積極和正面的變化。

論壇三
長照機構:長者的安寧靈性照護
臺北醫學大學高齡健康暨長期照護學系副教授兼主任  劉芳

一個人的靈性可能獨立於宗教信仰、歸屬或實踐。而「靈性照護」則是整體(Holistic)和富有同情心照護(CompassionateCare)的一個重要面向。有實證研究指出,承認和支持一個人的靈性,能減少許多人在生病或臨終時所經歷的痛苦。

之所以會不斷強調靈性的重要,是因為在長照單位中,「靈性照護」是十分重要的組成。它鼓勵有意義的老化,並支持老年人在當下情況中成為最好的自己。在國際上有越來越多長照單位積極推動緩和治療及靈性照護,劉芳表示,安寧療護的目標之一正是希望「病人能在家平安地離開」,而長照機構則是被許多住民視為「家」的存在,也是人生中最後一個家,因此長照單位的工作人員更應該具備靈性照護能力,給予住民更好的生活品質,讓他們感受到歸屬感與聯繫感。

靈性與生活品質息息相關

生活品質是良好的長照單位努力維持及改善的目標,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靈性與生活品質息息相關,「無論我們是否意識到,我們都有靈性需求。」

談及長照住民和工作人員的關係,劉芳指出,有別於一般在醫院的急性醫療,住民和工作人員的關係相對緊密,主因在於,一線工作人員向長期護理的住民提供80%的直接照顧,且可能於每天或每週都會與住民的家人、朋友等有密切接觸。她說,即使沒有血緣關係,但相當多的研究顯示,長照住民和護理人員建立了一種如「家庭」般的聯繫,成為彼此緊密的關聯。

至於給予長者靈性照護有哪些好處?劉芳表示,研究顯示,靈性和宗教對於失智症長者有正向的影響,不僅能夠維持長者的社交活動,透過祈禱以及熟悉的儀式所提供的舒適感,也能使生活節奏更加規律,如此便能刺激神經通路。劉芳強調,長照機構中有意義的活動能幫助長者接受失智症的診斷,減緩疾病歷程及認知功能下降的速度,並促進長者為死亡做好準備。

5件事滿足長者的安寧靈性需求

正因為長照機構被許多住民視為是「家」的存在,靈性對於這群長者、長照單位來說意義更加重大;根據《澳洲長者靈性照護指引》內容,針對長者的安寧靈性照護,一共可歸納出五大重點:

1.組織領導和協調:透過組織在各個層面嵌入和實踐靈性關懷。
2.關係和聯繫:在相互、尊重和真誠的關係中提供護理。
3.識別並滿足靈性需求:認識老年人的選擇、偏好和需求,由護理團隊識別、記錄、共享。
4.靈性關懷的倫理背景:確保以尊重和維護老年人權利的方式,提供靈性護理的道德框架。
5.實現靈性表達:個性化的活動和介入措施,鼓勵尋找意義、目的、聯繫和希望。

長照機構「靈性需求模式」
以「長者為中心」的照護服務,從四大面向評估:
1.意義面向: 長者是否能重建新的生活平衡,並學習因應年老所產生的疾病及功能退化。
2.超越面向:長者是否能尋找到自我存在的基礎、信念、信仰和美感。
3.價值觀面向:長者能被理解、肯定、尊重和保持自主權。
4.心理社會認同面向: 長者是否有被愛、被在乎,對自我有正面積極的想法,並擁有寬恕他人的感受和能力。

那麼,要如何落實在長照機構的靈性關懷? 劉芳指出, 背後全靠5 個重要推力,分別是「機構高層積極的參與」、「人員擁護及實踐的價值觀緊密一致」、「員工教育與培訓」、「將靈性與相關哲學/模式相結合」、「培育承認並回應靈性需求的文化」。

最後,劉芳強調,老年護理或緩和治療團隊所有成員都能提供靈性照護,如敏感和尊重的互動、同理心溝通、回憶、正念和冥想、治療性生活回顧等活動,若採取整體組織方法,靈性護理就會得到優化。建立信任關係並為長者提供與家人、朋友和大自然保持聯繫的機會,是靈性關懷的重要組成,此時長者便能感到安全,並能夠參與有意義的活動或回饋他人。

論壇四
臨床靈性照護:護理人員的角色與訓練
安寧緩和護理師、英國蘭卡斯特大學(LancasterUniversity)博士候選人  梁惠茹

王英偉教授曾表示,「每一位醫療團隊的成員,都有責任去提供病人不同程度的靈性照顧。」這回,梁惠茹以護理師的角色,跟大家分享護理人員在靈性照護上的角色與訓練。

南丁格爾強調:「護理師要腦、心、手並用,創造療癒性的環境以照護病人的身心靈。」梁惠茹表示,護理人員就是要提供病人一個整體性的全人能照顧,其中自然也包含了「靈性照護」。

梁惠茹提及,自己曾試著探討護理人員的角色與其他醫療職類究竟有哪些差異,「作為一位護理人員,又如何運用特色以提供病人所需的靈性照護?」她認為,第一項最大差異在於護理人員的照護基本功――「舒適護理」,包括翻身擺位、口腔護理、便秘護理、指壓按摩等,都是舒適護理的內容範圍。梁惠茹指出,在舒適護理中會運用各種「法寶」來輔助,如L枕、抗壓瘡防護墊、超音波噴霧機、床上洗頭機、遠紅外線燈、精油等,藉此緩解病人的不適與痛苦。梁惠茹直言,「舒適護理」正是靈性照護的一個重要環節。

第二項最大差異為「護理過程」(Nursing Process),梁惠茹坦言,「護理過程」是護理人員在照顧病人時,從中發現病人的問題,並進行評估、擬定計畫、提供措施等,也是護理人員在思考與解決病人問題時的關鍵過程。

護理人員須具備的靈性照護能力

對於護理人員需要具備哪些靈性照護能力,梁惠茹以2004年的文獻作為參考依據,需具備三大面向:覺察與運用自我、護理過程、確保品質與專業,及6項核心能力:處理個人信念、處理議題、收集資料、討論與計畫、提供與評值、結合政策。

此外,在2006年有團隊以研究方式,針對臨床護理師進行研究,並提出關於靈性照護能力的結論:應具有5項核心能力:護理師專業角色―全人照護、護理師個人角色―自我覺察、護理過程提供靈性照護、溝通與協調―病人、團隊成員、教育單位、保障靈性照護中的倫理議題。

最後,梁惠茹針對護理人員須具備的靈性照護能力,做出總結,包括「自我覺察」、「舒適護理」、「護理過程」、「溝通與倫理」、「團隊合作/專業轉介」、「確保品質(個人/機構單位)」等。透過這6項能力,梁惠茹認為護理人員不標籤化病人,並加強自我反思的能力,發現病人的靈性需求,更要打開五感,敏感病人的不適與受苦,誠如成功大學醫學院創院院長黃崑巖所言,「醫學人文的精神與素養,是對人類受苦保有敏感性」,如此才得以緩解病人的身、心、靈痛苦。

放下價值判斷 細心照顧病人

在護理人員提供病人靈性照顧的時候,十分重要的一環正是「書寫靈性照護紀錄」,梁惠茹表示,透過紀錄能有助於團隊成員了解情況、順利交班,以確保連續性的靈性照顧,而這些紀錄也能作為監測靈性照護品質的依據。

梁惠茹說,作為一名稱職的護理人員,透過靈性照護六大能力,不忘護理本業,並善用護理過程紀錄於靈性照護教育上,如此才能更落實安寧靈性的初衷與目的。

「你是重要的,因為你是你!即使活到最後一刻,你仍然是那麼重要。」梁惠茹以現代安寧療護創始者英國桑德斯(Dame Cicely Saunders)女士的話與大家分享,並表示,當護理人員在面對病人時,「我們能不能夠無論對方貧富、好壞,放下對對方的價值判斷」,就只是做到好好照顧病人、陪伴對方的職責。

正念態度
 ‧ 不評價 ‧ 耐心 ‧ 初學者之心 ‧ 信任
 ‧ 不過度努力 ‧ 接納 ‧ 放下
 ‧ 感恩及慷慨(後由卡巴金博士所加入)

論壇五
靈性照護與正念
欣明心理成長中心臨床心理師、正念照顧協會理事  石世明

「正念」(Mindfulness)是一套系統性的練習方法,當代正念始於「正念減壓」(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MBSR)訓練,創始人喬•卡巴金(JonKabat-Zinn)博士為正念下的操作型定義:「正念是刻意地,將注意力放在當下,對於一刻接著一刻所顯露的經驗,不給予評價,所升起的覺察」(Mindfulness is “the awareness that arises from payingattention, on purpose, in the present, and nonjudgmentally to the unfolding of experience
moment by moment.”)。

石世明分享,卡巴金博士將正念方法應用到醫療環境,特別是長期臥床的病人也能夠使用,以紓解壓力及焦慮的身心反應。石世明強調,正念訓練一開始能夠培養「專注力」、「覺察力」。

如何將正念在臨床上如何運用至安寧緩和照護?石世明表示,正念不僅能運用在病人身上,包括家屬、護理人員也都能透過「正念練習」增加情緒調節能力,擺脫被情緒掌控的慣性反應。

從正念到靈性陪伴培養「先備能力」

關於臨床上從正念到靈性陪伴及照護,石世明以「助人之苦」為例,他表示,面對病人難以改變的受苦,照護者會因此感到自己無能力、無助和無望等感受,他將此稱為「助人之苦」,意即當對臨終病人用盡所有治療,說盡安慰之詞,卻仍無力回天,這時照顧者易產生助人之苦。

正念練習
核心訓練: 正念呼吸、三步驟呼吸空間、身體掃描、正念步行、正念伸展、慈心觀、正念融入生活。
正念認知療法(MBCT):情緒敏感度、壓力迴圈、身心交互影響、正念態度。
其餘練習:正念自我悲憫、與困難共處、十指感恩、慈心培育、正念傾聽。

這種心理狀態可能出現在醫療人員、心理師、家屬及志工的身上,所有想幫助病人的人身上都可能會發生,進而出現「逃避苦」的現象;石世明指出,透過正念與靈性思考,以喚醒、提升照顧者「自我覺察」的能力;另有研究顯示,「正念增加可導致靈性觀點增加」,此外,擁有高正念分數的醫師,也比較可能採用以病人為中心的溝通模式,獲得較高的病人滿意度。

石世明說明,透過正念提升靈性陪伴/照顧,所需要的先備能力如下:正念訓練→減壓/情緒調節/接納→面對受苦→靈性陪伴/照顧

一旦提升自身正念的能力,石世明表示,有助於將正念整合至緩和醫療中,輔助靈性陪伴及照顧。首先,面對病人受苦,照顧者是否能提供穩定陪伴及悲憫心;第二,在臨床上「使用自我」,以全然專注的心給予病人支持,「照顧者的安定會帶來病人的安定」;第三則是達到「同步調頻」的效果,石世明解釋,也就是「與苦同在」,讓病人在當下體驗到不可避免的苦,被彼此的共在時空所接納與涵融。

第四,將正念整合到緩和醫療,照顧者能保持適度好奇與探問;第五則是透過見證體驗,能「如其所是」,讓困難情緒能被允許、包容及同在,不刻意修理與改變;第六為透過不斷打開內心,以培養慈悲;第七則是承認「共同人性」,如受苦與死亡。

總的來說,從正念培養靈性陪伴能力,其依序為:外在壓力→(產生)慣性反應→(透過)正念練習→(增加)覺知空間→(進行)擴展陪伴的覺知反應

帶著正念品質進入靈性陪伴,石世明表示,將可達到「陪伴者的減壓與身心平衡」、「陪伴者跳脫過去與未來劇本」、「陪伴者能面對助人之苦」、「提升悲憫空間」、「開啟『共在』時光」等5項正向效果,這是正念能為心理陪伴開展的方向。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