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衰弱老人-不易覺察的安寧需求|走向健全與互助體系 照護更完善

作者: 
口述|張賢政 整理|凃心怡

老衰在日常生活中常不被視為疾病,因此衰弱老人的安寧善終需求也因此未受重視。自2022年6月起,末期衰弱老人正式納入健保安寧緩和醫療給付的適應症,醫療與照護團隊也正緊跟需求及政策,健全相關評估與照顧專業內涵。

安寧專科醫師訓練初期聚焦癌症,而後擴大至器官衰竭病人,無論癌症或是器官衰竭,醫生多可憑專業和經驗掌握病程脈絡,讓安寧緩和療護得以在適切的時間點啟動。然而有別於癌症與器官衰竭,「衰弱」是一種既緩且長,又融合進日常生活的疾病,因此安寧緩和醫療究竟何時該介入一直是個難題。

隨著國內高齡人口日益增多,已可預見末期老衰將是未來的高齡照護重點之一,不僅政策已率先看見衰弱老人的善終需求,醫界也正加緊腳步, 透過評估量表、訓練課程等,期待提升醫療從業人員的照護敏感度, 讓專業適時介入給予協助。

曾被忽略的一角 難以察覺的衰弱

「衰弱是會變嚴重的,也會使生命受到威脅,但這個觀念目前還沒有建置在民眾或次專科醫師的思考邏輯中。」羅東博愛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張賢政長年投入安寧緩和照護,提起衰弱老人,話語中稍有遺憾,「經濟或照護條件比較好的病人,可能可以透過單科或多科就醫獲得相對比較多的醫療照護;即便如此,隨著日益衰弱的過程或是進入末期衰弱時,依然會有許多需求並非多科醫療可以滿足。」

高齡者的衰弱容易被忽略,老衰問題也非看診、吃藥或是一次住院就能解決,以目前台灣高齡化速度看來,即將面臨的大量老、衰、死病人,更不是多開幾間安寧病房就能解決。

張賢政進一步解釋,身體衰弱是一個過程,初期衰弱就需要專業協助,不見得是吃藥,有可能是藉由合適的飲食與運動,以減緩衰弱,若處理得當,甚至能因此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

根據研究顯示,衰弱者常見的嚴重的問題,例如跌倒造成行動能力低下、失能、依賴,比起不是衰弱者的長輩,更容易進展至需要住到長期照顧機構接受照顧;此外,衰弱者的死亡風險比起許多單一疾病患者也較高。

張賢政拿出生命曲線圖說明,衰弱老人的生命曲線不像器官衰竭病人那般,出現大幅度的動盪,常常只是小波折,但整體卻持續下滑,「衰弱老人在面臨每一次的醫療事件後,曲線就會往下掉一點點,但不易讓人覺察,也很難預估。」

另一方面,現有的國民意識或是醫療照顧體系中,大多仍傾向從器官的觀點看待疾病,張賢政認為,衰弱老人的每個「不舒服」,在症狀與嚴重度來說可能都相對輕微,例如心臟不見得嚴重衰竭到需要就醫,腎臟也不見得衰竭到要洗腎,「因此衰弱不僅常被家屬忽視,在醫療分工細緻、次專科化的台灣醫療系統中,也可能會被略過。」

頭痛醫頭, 腳痛醫腳, 各科都看過,藥物也越吃越多,但老人家仍然逐步走向衰弱,氣餒的不只是病人本身,家屬亦同,煩惱老人是否疏忽吃藥?抑或懶惰不運動?各種的質疑與不理解在衰弱老人的家中交結糾葛,令人感到無奈。

評估三步驟 助第一線判斷需求

然而在醫療現場真的只能無可奈何的接受現狀嗎?張賢政並不認為,且肯定表示,早在許多年前,台灣醫界早已看見衰弱老人的需求與存在,並積極向國外學習、反覆調整,以建構台灣在地化的衰弱老人評估與照護模式。

2019年在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支持之下,由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集結涵蓋生理、心理、社會及靈性等第一線人員,共同編撰《衰弱老人安寧緩和醫療照護指引》,並發展相對應的線上教材供教育訓練推廣之用。

有關衰弱老人何時開始適合接受安寧緩和照顧,在指引中建議,以三步驟的評估模式加以判斷。

第一個步驟,是在臨床場域中,發現功能下降的衰弱老人。

可透過「長者衰弱評估表(SOF)」或「Linda Fried評估量表」,篩選出有需求的衰弱老人,其中初期衰弱者,可提供適切的照護、治療以及功能訓練等,改善衰弱或延緩衰弱進展速度。

第二步驟即是評估預後,預期存活時間是否少於1年。

張賢政坦言,評估存活期始終是衰弱老人領域中最棘手的一環,如今透過The Frailty Index、Canadian Study of Health and Aging-Clinical Frailty Scale(CSHA-CFS)以及Supportive & Palliative Care Indicators Tool(SPICT)等衰弱評估量表,都有助於存活期預估參考,也可以使用驚訝問題。

第三步驟使用SPICT,評估是否轉介至安寧緩和照護。

前項所提到的SPICT量表亦可延伸至此。面對需求無法被滿足的衰弱老人,透過原本的家庭醫師加強照顧,或可尋求緩和醫療團隊協助。

加快腳步 照顧從醫院擴散到基層

目前在衰弱老人照護領域中執行最完整周詳的國家,張賢政認為,英國值得一提。但英國的醫療體系有明確的家庭醫師制度,可由家庭醫師擔任核心照顧與覺察要角,因此需要時能適時轉介專科團隊,可惜這種照護流程很難直接複製到台灣。

「隨著癌症、器官衰竭等治療愈來愈進步,人們較不會因單一癌症或單一器官衰竭而死亡。」安寧病房有限,衰弱老人衰退緩慢且照顧過程漫長,張賢政表示,目前除了家醫科、老人醫學科醫師積極投入其中,其他專科醫師也必須要有基本知識,再者社區診所醫師的投入,也將有助於台灣在衰弱老人照顧上大步跨前。

「舉例來說,如果老人在家接受有居家醫療團隊照顧,那麼當病程進展到衰弱的時候,最理想的初步安寧提供者就是這個團隊;若老人本身因單一器官疾病在醫院就診,這些專科醫師也能先兼顧他的緩和醫療需求。」前端有基層醫療的支持,一旦衰弱加劇,就可以透過轉介,讓安寧專科團隊即時介入。

「這早已不只是理想,而是已經逐漸落實且持續進步中。」張賢政欣慰表示,近年衛福部醫事司與國健署等單位,皆陸續以不同內容的計畫案,推動基層醫療的安寧療護,如有部分縣市嘗試由醫院輔導基層診所醫師、小型地區醫院或養護機構的醫護人員,共同分擔安寧照顧需求。

「隨著診所醫師在這些工作的參與深度與經驗值愈來愈高,衰弱老人的照護能量也在積極提升中。」加上COVID-19疫情大爆發,基層醫師投入居家隔離病人治療,無疑也為衰弱老人的安寧緩和照顧模式奠下基礎。

張賢政進一步分析,台灣人口高齡化速度陡升,比大部分國家都快,「我們從7%變14%,或是從14%變20%的速度,在全世界都是數一數二的快。」因此衰弱老人需要更多社區基層、長照機
構,甚至是跨醫院的合作,才能滿足廣大需求,張賢政有感而發表示:「在這個快速老化的時代,醫療與照顧體系的整合性因應必須加快,而且刻不容緩。」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