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足五感】把醫療送上門,將安寧帶回家|洪德仁串連小診所 創造大力量

作者: 
游苔 攝影.劉德媛 圖.Shutterstock

回到家鄉開業的洪德仁醫師,在1990年組成「厝邊好醫師聯誼會」,替北投區開業醫師建構良好的資訊交流平台。2004年,又推動集結基層醫生力量的「社區醫療群」 ,與教學醫院建立雙向轉診合作機制,以社區醫療網守護在地鄉親。

新冠肺炎延燒之際,老北投鬧區的「洪耳鼻科診所」卻靜靜地掛起提供疫苗接種服務的告示牌,守護北投區民的健康,這裡沒有華麗裝潢,卻有著三十幾年駐地扎根的濃濃人情味。

已超過6旬的洪德仁醫師從一旁的北投文化基金會走出來, 基金會與診所都是他所創辦,執業之餘,他也積極投身社區公共事務、把醫療「送往居民的家」。

洪德仁是北投人, 小時候家境清寒、身體不好的他,曾經接受老家附近一位老醫生的照顧,因此, 回到故鄉守護社區一直是他的志願。在他的理想中, 日治時代醫生騎著腳踏車往返病人家中看診,濃厚的人情味才是醫病關係的堅實基礎。

心之所向是故鄉 積極推動雙向轉診制度

1986年,台北醫學院畢業的洪德仁回到故鄉,在老北投鬧區街上開設「洪耳鼻喉科診所」,但先上門的不是病人、而是來自同業的抹黑競爭,讓他疲於奔命。他想改變現狀,便主動把周邊開業診所醫生約出來定期聚餐互動,1990年組成「厝邊好醫師聯誼會」,在醫療改革風起雲湧的年代,替北投區開業醫師建構良好的資訊交流平台、把基層醫師的視野從診所延伸至社區。在良好的信任基礎下,2004年,集結北投、士林一帶基層醫師力量的「社區醫療群」與振興醫院、台北榮總建立雙向轉診合作機制,洪德仁的念舊,意外使他走在醫療改革最前端。

長期推動社區醫療的實務經驗告訴他,重症病人從醫學中心轉回社區,通常會在半年內離世。也就是說,社區醫療想要盡善盡美,就必須在高齡前端與安寧療護之間搭起銜接的橋樑,他與幾位志同道合的社區醫師參加乙類安寧醫師課程,並且組成照護團隊開始收案,為了縮短學習曲線,不但互相支援病人照護,也一起進行個案照顧的討論會、讀書會。

洪德仁還記得最初當「小跟班」見習病人照護,他震驚於末期病人需要的並不是高深的醫術,而是體恤病人真實需求的貼心。進了病人家中,不是問哪裡不舒服,而是問:「阿嬤胃口好嗎?」「我有什麼能夠幫助妳呢?」甚至,借助宗教的支持,陪伴病人與家屬持誦經文,也能給予穩定的力量。

圓滿福報 一人分飾多角投身居家安寧

「基層診所做安寧,一定比醫院更辛苦的。」洪德仁說,醫院打的是團體戰,有病床、有醫師、護理師、社工人員等多種角色,診所只有醫師跟護理師單兵作戰,尤其,安寧從來不是單純的醫療服務,並不是按照健保規定,兩週訪視一次、做一些補救式處理,就能讓病人與家屬都得到圓滿,說得坦白些,醫師必須有一個人扮演全部角色的心理準備。

他印象最深刻的病人,是一位住在北投的阿姨,胰臟癌病情已經進展至末期,因為想要回家善終,而經由主治醫師輾轉找到洪德仁,成為他的居家安寧個案。

洪德仁一方面到台大醫院與主治醫師進行交接,另一方面,他也透過社區人脈,側面得知阿姨與前夫育有一子,但已十幾年沒有聯絡,是阿姨心中的遺憾。他設法聯絡上孩子,娓娓勸說他前來探視母親,解開橫在母子心中的結。後來,洪德仁每週到病人家中探訪,阿姨的孩子不但都陪伴在身邊、偶爾還能看到母子間搭肩的親暱動作。

隨著病況發展,阿姨的腹部佈滿大大小小的腫塊,洪德仁知道時間已經不多,便開始試著告訴家屬,假若阿姨體內的腫瘤破裂,突來的大出血會讓阿姨痛苦地離世,因此若發現大出血徵兆,就可以替她注射止痛藥物幫助她減輕痛苦。洪德仁的經驗,從大出血到過世大約15至30分鐘,這段時間家屬的掙扎和煎熬可想而知,所以他連續3天慢慢替家屬心理建設:「止痛藥物不會殺死她,而是緩解她的受苦、幫她平靜走向西方極樂世界。」

在一個早上,洪德仁接到孩子的電話:「洪醫師,媽媽好像離開了。」他趕到現場,宣布病人死亡之後,輕聲地告訴孩子:「媽媽應該非常感謝你,她沒有病痛地去做菩薩了。」平撫孩子這段期間的忐忑和難過。

後援醫院是社區安寧的普及關鍵「如果家屬心慌將病人送急診,那這段期間為善終做的準備和努力就白費了。」洪德仁說,這位阿姨家在一個車子無法抵達的小山坡上,如果沒有先替家屬做好心理建設,病危時家屬打119叫救護車,恐怕擔架還沒抬到山下,阿姨就往生了,臨終還多受一趟折騰,實在大可不必。

能夠與家屬建立深厚的互信關係,還有一個秘訣:洪德仁居家安寧收案的第一步,就是到轉診醫院與原主治醫師進行交接。

雖然洪德仁的資歷比這些大醫院的主治醫師來得深,但他仍稱他們為「老師」,禮貌性請求,如果未來照顧個案時有任何問題,請不吝解答,若有急性症狀需要病床,也請優先處理。更重要的是,他會與原醫療團隊一同至病人的病榻前聊聊,讓病人理解,即便離開醫院,社區醫師與醫學中心的主治醫師仍會保持緊密聯繫。而有了這個跨機構的團隊與家屬共同建立的互信網絡,個案才能真的「善終」。

如此不一般的照護方式,讓洪德仁獲得的回饋也很不一般,曾有病人的兒女在父親善終後,拿著珍貴的北投溫泉旅館地契史料來找他,強調:「爸爸說一定要把這個交給你。」對於長年投身北投文史保存工作的他來說,短短一句話,是全世界最華貴的謝禮。

預防保健優於末期照護 從輕症開始培養醫病互信

「居家安寧一定是社區健康照顧資源的總動員。」洪德仁認為,居家安寧其實是社區醫療的一環,要談居家安寧,應該先從輕症居家醫療開始建立醫病關係,當病人的健康亮起紅燈時,由社區轉介至醫學中心治療,一旦病情衰退後,再由醫學中心轉回社區提供延續性照護直到病人過世,這才是最理想的照護動線。

除了一般常與安寧連結的癌症末期,洪德仁認為居家安寧的照護動線亦可成重度失智症照護的解方。當失智症初期,於第一線診所察覺異狀時,即可轉診至大醫院的神經內科進行精確的檢查確認與認知治療,此時主要的治療場所為醫院,社區則提供據點服務與課程等支持系統,但當失智症進展至中、重度,藥物提供的協助有限,加上生理衰退、多重慢性病時,再由醫院轉回社區醫療群,由居家安寧銜接。

洪德仁認為,末期照顧雖然重要,但社區醫學應該更著重預防保健與健康促進,全民健保政策不可偏廢。除了醫學中心與基層診所,在地的里長、藥師、社區發展組織,都是在這張網絡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唯有眾人共同編織強大的社區照護網絡,每一個居民有需要時,才能在黑暗幽谷中找到扶持自己的那雙手。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