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站大小事】以「尊嚴療法」提升生命價值與意義|從回憶述說中 圓滿人間之旅

作者: 
凃心怡 圖.臺北榮民總醫院桃園分院慈心病房

2019年,臺北榮民總醫院桃園分院慈心病房正式成立「尊嚴療法小組」,挑選合適的病人進行「尊嚴療法」,是台灣第一個以尊嚴療法照顧末期病人的安寧團隊。

尊嚴療法(Dignity Therapy,DT)由加拿大曼尼托巴癌症中心(Cancer Care Manitoba, Winnipeg)主任Harvey Max Chochinov教授所創立,藉由簡單的引導提問,邀請病人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

透過簡短的心理干預方式, 尊嚴療法期待能進而提高末期病人的人生目的、意義與價值感,並降低其精神與心理的負擔,透過訪談,病人從梳理其生命的過程中,獲得尊嚴感,家屬則藉由後製而成的「生命之書」,讓自己在面對逝去的家人時,悲而不傷、思而不念,生死得以兩相安。

尊嚴療法 讓生死兩相安

2019年5月,一封履歷為北榮桃園分院慈心病房捎來一個新訊息,畢業於澳洲莫那什大學心理諮商碩士的林佳儀來到這裡,期待將於澳洲所學的「尊嚴療法」具體實踐在安寧緩和醫療之中。

護理長王怡萍說:「每一位病人都擁有不同的個性,所適合的照顧內容自然也就不同。」多年來,慈心病房猶如一方土壤,盡可能的汲取來自各方養分,發展多元的照護模式。因此當林佳儀提出尊嚴療法時,團隊可謂躍躍欲試。

心理師劉佳雯則說:「以前聽過尊嚴療法,不過都是在書上看到。」所以,當時很快就邀請佳儀前來面試,得知她在澳洲求學時,有相當豐富的經驗,跟著醫院督導學習尊嚴療法,從中發現尊嚴療法在實證上有其良好的成效,「因此回到台灣的她,一直很希望在台灣的安寧病人也能獲得這樣的服務。」

尊嚴療法提出至今,已經走入了加拿大、澳洲、美國、日本、英國等10多個國家的醫療團隊中,透過實作,正面回饋不斷傳來,並肯定表示,透過短短10個問題的訪談,再將訪談疏整成書,不僅可以讓病人的尊嚴受到照顧, 同時也能照顧到家屬在面對臨終過程的哀傷。

面試過後,林佳儀很快就以關懷輔導員的身份加入慈心團隊,為團隊進行兩梯次的尊嚴治療研習課程,並進一步成立尊嚴療法小組,而他們所擇定的即是高齡102歲的單身榮民吳爺爺,也是進行尊嚴療法的第一位榮民爺爺。

吳爺爺相當長壽, 然而訪談過程中,卻用了8成的時間回憶那一段風雨飄搖的戰爭年代。從軍時,他還是一個15歲的孩子,負責沖洗U-2黑貓高空偵照機底片,成千上萬張脆弱的底片透過他小心翼翼地沖洗晾曬,成了一幀幀影像鮮明的照片,同時也讓他看見自己存在的價值。

「爺爺將這份工作做得很好,後來被擢升品管幹部,底下帶了十幾個兵。」王怡萍還記得爺爺那口鄉音裡,滿滿都是驕傲,直說自己的生命過得非常有意義,即使卸下一身兵戎,仍背著照相機,到學校當義工幫孩子拍照。

在吳爺爺生命之書完成後的兩個月,他在慈心病房安詳病故,卻也讓緣分甚深的乾子女們留下無盡的思念。

一次的因緣下,團隊與他其中的一名乾女兒聯繫上,對方肯定地給予回饋:「謝謝你們為他留下了這本書,當我們想念他的時候,還好有這本書撫慰著我們的心,就好像他還在我們身邊一樣。」

在自白中剖析 從回憶中整理

「佳儀一直提醒我們,尊嚴療法並不是心理治療。」劉佳雯進一步解釋,心理治療有期待能改變對方的意圖,然而尊嚴療法是以尊重對方的心情,利用10個問題的引導,從自己談起,再談及家人,「當他述說的同時,他就將自己的生命重新詮釋過了。」

今年2月,團隊為一位胃癌復發轉移的病人余大哥進行尊嚴療法,在訪談前,余大哥坦然地訴說自己人生的大起大落,曾經收入豐厚,卻賠上了婚姻,甚至為了賺錢而誤入歧途,入獄服刑過一段時間。

在尊嚴療法的訪談過程中,團隊發現,病人在深陷回憶時,看待自己生命故事的位置已不再那麼主觀。當人生即將邁入尾聲,很多人會選擇摘下自己的面具,不再在乎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能替人生的起落做出客觀評斷,宛如這位余大哥。

「他曾經有很多的恨,但現在都放下了。」劉佳雯回想起當時在病房,余大哥回顧自己生命的點滴,心情反倒是自在,難受便流下眼淚,得意就開懷大笑,以更為接納自己生命所發生的一切,動容訴說著自己的故事是非。

訪談最後,他心有所感地告訴王怡萍:「謝謝你們讓我有這個機會再審視一次自己的人生,並且整理、放下;從來沒有人問過我這些問題,我也沒機會去整理。」

余大哥曾告訴劉佳雯,他期待這一番告白所化成的文字,能讓自己的家人、看到這本書的人明白,做人必定得腳踏實地,他笑著說:「如果這本書能幫助到別人,我會覺得自己是個很有貢獻的人。」

跳脫框架 為病人及家屬留下紀念篇章

提及執行尊嚴療法的挑戰,王怡萍說道,榮民們的濃厚鄉音、病人因為體力不支而以氣音作答都是尚且可以想方設法突破的困境,但是看不見也摸不著的「時間」,更是逼著他們前進的壓力。

能執行尊嚴療法的病人除了必須有意願,還要有足夠的體力能進行訪談,同時意識也要清楚,平均從訪談、謄打逐字稿、編輯撰寫、潤校再到排版出書,至少也要2週的作業時間。

條件看起來似是單純,然而對於安寧病房的病人而言,卻顯得奢侈。細數從2019年至今,王怡萍無奈表示,到目前只完成了5位病人的尊嚴療法,畢竟對於末期病人而言,生命跟體力都是極其有限的奢求。

「從去年開始我們就不斷在想,要等一名合適的病人都要好久,如果尊嚴療法那麼好,受惠的人卻那麼少,不是很可惜嗎?」劉佳雯與團隊成員陷入苦思,但明亮的曙光在此同時也毫不遲疑地朝他們灑落。

團隊成員觀察到,陪伴在病人身邊的家屬身上那揮之不去的哀傷與害怕,都在鼓勵著他們必須跳脫既有的框架。

一天,一名照顧失智老父多年的獨生女告訴劉佳雯:「雖然爸爸失智了好長一段時間,可是在這之前他是個很厲害的人,我這一生中有很多事情都是爸爸教我的。」

這句話猶如醍醐灌頂,劉佳雯幾乎不假思索,脫口問她:「要不要由你來談談你父親、幫他出一本書?」於是家屬版的尊嚴療法因應而生。

劉佳雯笑言,由於未曾聽聞國外有如此作法,因此他們只能土法煉鋼,嘗試將10個問題稍作改變,然而執行過程的精神依舊堅守,「即使病人已經是彌留狀態,我們也都會在他旁邊進行訪談。」

除了家屬版的尊嚴療法,執行團隊也從2022年開始,思索將尊嚴療法帶入居家安寧的可能。王怡萍指出,居家安寧的病人狀況通常會比病房病人來得好一些,「或許我們能做的,就可以更多了。」

王怡萍坦言,雖然訪談控制在1小時內,但後續的逐字稿謄打、編輯都相當耗時費力,看似付出很多,但其實團隊所接受的回饋更豐厚。「他們願意把那麼珍貴的生命經驗與我們共享,對執行團隊來說,卻是每一次心靈都充滿了電!」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