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新訊】以鼓勵代替壓力|各方支持 攜手前行

作者: 
蔡兆勳(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理事長) 整理.凃心怡 圖.Shutterstock

位居全球安寧前段班,對台灣而言,不僅是肯定,同時也是壓力。安寧前進之路依舊迢迢,然而肩扛重責時,也要為線上安寧團隊加油打氣,正因為有他們的毅力堅守,台灣安寧緩和療護才有穩健的根基,得以吸收養分,不斷茁壯。

數十年來,台灣對安寧緩和醫療的推動始終不遺餘力,尤其在四個重要層面分別繳出不錯的成績單。其一,對民眾的生命教育推廣,在民間團體、政府以及專業的學協會、宗教團體努力之下,對比安寧意識剛進入台灣初期,已有了長足的進步;其二,專業的學會與機構積極投入參與,為安寧現場帶來充足飽滿的力量;其三,法規政策更是推動著台灣安寧大步跨前的驅動力,得以依法獲得善終保障, 此乃走在世界前端; 最後, 安寧夥伴始終持續提升療護品質與量能。

以上四點皆是何以能在全球81個國家的臨終病人死亡品質(Quality of Death and Dying)中脫穎而出,並獲得佳績肯定的主因。

擁抱第一線 用鼓勵代替責難

為了培訓相關人才,我們陸續舉辦許多課程,平均每年有300位完成受訓,然而回到醫療現場,卻依舊存在著人力不足的窘境。我們自問,這些培訓出來的人,都到哪裡去了?這也讓我們意識到,安寧其實是一個叫好不叫座的工作,根本原因,就是壓力。

安寧緩和療護工作與刻板印象中醫療必須救活、延長壽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第一線同仁的肩膀上,都扛著看不見卻無比沉重的壓力。

因此,我時常呼籲,對於願意投入安寧的專業人員, 應當給他們足夠的掌聲與鼓勵,而非拿著藤條推著他們往前行,試想,若這些人因為灰心而打退堂鼓,台灣的安寧還能往前走嗎?他們無疑
是安寧療護得以持續前進的寶貴根基。

運用軟實力 引領大步向前

另一方面,面對全球評比名次所帶來的肯定,我們也不能妄自菲薄,更不應自滿,綜觀各面向,台灣依舊存在很大的進步空間,我們可以做得更好,也需要做得更好。

20年前曾有一段話讓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這句話是這麼說的:「學會死亡,才學會生活,也才懂得生命。」那時候,我並不是那麼了解這句話想傳達的意涵,但多年來在安寧現場,接觸到許多的病人與家屬,這才漸漸心領神會。以往對於病人邁向死亡,我們都說要幫助他善終,但其實更貼切的說法應當是要幫助他好好的活,試問,如果不好好活,如何善終?而好活,別無其他,即是使人的身、心、社、靈都能平安、安心。

因此在生命關懷教育上,仍得積極推動、宣導,也期待政府、民間團體、各宗教的影響力都能結合在一起;在專業團體方面,也期待獲得更多專業醫學會的重視。

安寧的精神是一種溫馨關懷與傾聽陪伴的系統,與醫療並無衝突,尤其在倡議全人醫療的現今,安寧的精神無疑也是一種集體共識。我們可以丟棄安寧二字,但不能拋棄安寧的精神,各醫學會都應該重視,並加入此核心教育,欣慰的是,腎臟醫學會、急重症醫學會等都已在訓練課程中加入了安寧緩和醫療教育。

為了提高安寧緩和療護品質,政府也召集相關專家學者擬定「台灣安寧緩和療護政策白皮書」,讓我們得以依循方向,進而具體實踐所設定的目標。

台灣溫暖親切的文化,以及良善的風土民情等軟實力,無疑都是推動安寧的優勢,我們期待能將這些愛與溫暖緊密相聯,善用社會祥和的力量,讓台灣安寧環境更臻健全。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