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新訊】全球死亡品質大調查|最適合善終國家 台灣居亞洲第一,全球第三

作者: 
陳雅莉(翻譯、整理)

台灣推動安寧療護多年,成績亮眼。2021年由杜克新加坡大學聯合醫學院領導,研究調查全球81個國家的臨終病人死亡品質,評比結果台灣排名全球第三,再度獲得肯定。

死亡是人生所不可免,善終更是每個人的心願。一場全球疫情,突然拉近人們與死亡的距離,人們也逐漸體會到,原來死亡本身並不可怕,重要的是用什麼方式去迎接它。因此,提供高品質的安寧照護,成為善終的關鍵選項。

台灣臨終照護品質躋身A段班

2019年,杜克新加坡大學聯合醫學院(Duke-NUS Medical School)教授芬克斯坦(Eric Finkelstein)受委託領導一項臨終照護品質跨國比較研究,針對所調查國家的臨終病人死亡品質(Quality of Death and Dying)給予排名。經兩年調查後,該研究結果登上《疼痛和症狀管理》期刊。這是繼2010年和2015年進行兩項類似調查之後,最新的研究評比。

該研究調查全球81個國家的醫療系統,分析各國安寧醫療服務提供的生理與心理照護品質。結果發現,在各國之中,只有6個國家獲得最高等級A級,其中,包括英國、愛爾蘭、台灣、澳洲、韓國及哥斯大黎加(見圖1),而台灣高居全球排名第三,名列A段班。

台灣推動安寧療護多年,且為亞太地區第一個立法保障末期病人權益的國家。2015年由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所公布的全球臨終安寧照護死亡品質評比中,台灣已獲得亞洲第一、全球排名第六的肯定,這次更是再創佳績。

綜觀芬克斯坦所提出的調查結果發現,全球竟有36個國家獲得及格邊緣的D級與不及格的F級,其中有許多是中低收入國家,顯示該國醫療資源嚴重不足,更不用說是適當的安寧療護。

而獲得高分的國家雖多為中高收入國家,但收入和安寧品質顯然不全然成正比。例如,美國排名全球第43名,僅獲得C級評價、高收入的捷克也只獲得第66名,F級評價。

芬克斯坦分析,排名前6位、獲得A級評價的國家中,有5個是高收入國家;但得分不及格、獲得F級評價的21個國家中,只有2個是高收入國家。這凸顯了各國臨終關懷品質的巨大差異,收入高低更是其中關鍵。

「一個社會所能提供的安寧量能,應該成為它的評分指標之一,」芬克斯坦說,「無論是已開發或是開發中國家,依然有許多人無法選擇死亡的地點、也沒辦法維持臨終尊嚴,他們很可能對自己的疾病了解有限,窮盡畢生的積蓄接受治療,最後卻只感到後悔。」

結果顯示,末期病人的疼痛控制和緩解不適,應被視為安寧療護的首要之務(見圖2),其次則是乾淨安全的環境、友善及有同理心的照顧。芬克斯坦與研究團隊成員希望透過此次調查,能促使各國決策者採取行動,改善臨終者的醫療照護品質,例如放寬末期病人使用止痛藥的限制。

這項調查是在疫情爆發之前所進行。「通常,人們不會談論死亡。但疫情已讓死亡變得不再那麼禁忌,我們有機會繼續這項討論,不僅幫助新冠肺炎患者,還有助於每個人都有更好的善終體驗。」芬克斯坦說。

他建議,在國家修正醫療政策前,不論什麼年齡或健康狀況的民眾,都可以主動與家人及朋友討論自己的生命終期計畫,「提早計畫或至少事先告訴家人你理想的離世方式。否則等到生病時,已為時已晚或根本沒有人會知道你的願望。」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