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安寧】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仁心病房 善終,是最幸福的離開

作者: 
鍾碧芳 圖: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仁心病房 〔vol.99〕

2006 年在陽明交大醫院積極推動下,成立了宜蘭第一家安寧病房「仁心病房」。

時間回到十幾年前,要在民風保守的宜蘭地區推廣安寧療護,困難重重;這些對生命尊重並懷抱熱情的醫師們,常被人在背後指點是見死不救。
歷經多年的努力,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的安寧病房已經滿床,更有來自外地的病人指名要來這裡度過最後的時光,因為他們深信── 這裡能有最幸福的善終。

人在至親過世後,通常會有一段很長的時間無法面對當時出入頻繁的病房,總是怕會想起而不願觸碰;但蔡伯伯不同,在老伴走了之後,他自願到安寧病房做志工,一做就是十幾年,直到退休。 

當時蔡伯伯的老伴因為長期臥床,病情時好時壞,經常往返在護理之家與安寧病房之間,長達三個多月,他天天都在老伴的病榻前照顧,最能了解太太的痛苦,卻也無能為力。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做了對的決定── 讓老伴住進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以下簡稱「陽明交大醫院」)仁心病房。

老伴過世後,蔡伯伯為了感念醫護團隊對夫妻倆的照顧,十幾年來自願到仁心病房陪伴病人與家屬,給予同理的關懷。雖然沒有專業醫護背景,蔡伯伯用照顧老伴的親身體驗,把曾在這裡感受到的溫暖,傳遞給他人。

仁心病房團隊舉辦聖誕節特別活動,邀請病人與家屬共襄盛舉。

宜蘭第一家安寧病房

十多年前在民風淳樸的宜蘭地區,死亡仍是忌諱話題,普遍認為醫師的責任就要救人救到底。直到2006年,在陽明交大醫院積極推動下,終於成立了第一家安寧病房「仁心病房」,當時的推手,是致力推動善終、拒絕無效醫療、急重症安寧療護先驅的「阿丹醫師」陳秀丹,在那個保守的年代,她也是宜蘭地區第一位願意勇敢幫末期病人撤除維生醫療的醫師。「那時,常有看護在我背後指指點點,說我見死不救。現在這些看護卻反過來介紹病人給我。」陳秀丹笑著說。

陳秀丹是胸腔內科醫師,在加護病房幫病人撤除呼吸器是常事,然而,某次在家屬的要求下,她特別前去一般病房為一位臨終的老奶奶拿掉面罩式呼吸器,好讓奶奶安詳地走,「雖然得到家屬的來函感謝,卻也換來醫院倫理委員會部分委員的質疑,我還記得當時我是哭著走回加護病房的。」那時的衝擊,她至今印象深刻。

「當時阿丹醫師的觀念走在時代前端,也勢必是孤獨的。」與陳秀丹共事超過十年的社工師陳建勳形容,陽明交大醫院在創設安寧病房之前,已經長期耕耘社區醫療服務與居家關懷,所以當陳秀丹堅持安寧緩和醫療的價值時,院方高層及照護團隊都給予支持與肯定,也才漸漸將安寧理念在院內推展開來。

陽明交大醫院也是宜蘭當地的急重症專責醫院,發展安寧療護便是以急重症安寧療護為濫觴,陳秀丹在加護病房看過太多受苦的病人,讓她不斷省思:醫療的目的在於增進健康或減少傷害,這兩點一旦無法達成,難道要為了延長病人生命而讓他們受苦嗎?「其實人都一定會死,但這個過程如果能更人性化,不那麼辛苦;活著人也不必在回想這段過程時帶著自我懷疑或遺憾。」生死兩相安,陳秀丹認為這才是一個好的結局。

死亡需要時間準備

「生命末期在台灣確實很難界定,加上有些傳統觀念根深蒂固,很多病人家屬都會希望醫師要盡力搶救。」陳秀丹說,北歐國家將生命末期訂為18個月,台灣則對於不同疾病、年齡有不一樣的界定;不過,只要有兩位相關專科醫師認為病人在一年內死亡不會覺得意外的,就可認定為生命末期。

「一個人面對生命末期時,應該擁有更有尊嚴的善終選項。」她認為,當一個人只能靠鼻胃管進食、呼吸器維生,疼痛到只能靠嗎啡過活時,生命的價值何在?「雖然每個人的生命價值觀與生命態度不一定相同,但別忘了,我們是否該隨順老天給我們的人生退場機制?」

就是看過太多的遺憾與來不及,陳秀丹在許多場合都不忘呼籲,人生最終要的是善終,要給自己時間做好身心靈的準備;而要保障自己的善終權,要積極地簽署預立醫療決定(AD),至於生命末期的照護,陳秀丹則強調「安寧療護的介入要更早才是,臨床上看到太多病人都是疼痛到受不了,或已到瀕死期時才啟動安寧療護,這時團隊除了做好身體照護,若要再提供靈性關懷或悲傷撫慰往往心有餘卻時間不足。」

而高品質的心理、靈性照顧,也是安寧療護的重要環節,「死亡最深層的意義,是讓活著的人活得更好。」陳秀丹再三提醒。因此陪伴病人找到生命的價值,及經歷苦難的意義,進而得以圓滿無憾,這也是幫助家屬在病人過世後,早日回歸正常生活的重要助力。

視病人為家人的真性情,讓團隊有更多同理與細膩,圖為仁心病房的社工師與個案家屬會談。

適時放手才是真愛

為此,仁心病房也配有宗教師。雖然職稱是宗教師,但法如法師在病房內看過太多生與死,陪伴的方式超越宗教,更像是病人及家屬的心靈導師,「面對生命終了,最放不下的,反而是病人的家人。」

「就像醫院對面的小餐館老夫妻,在老太太生病後都由老先生一手照顧,從他每天親送自己燉煮的湯品來病房,就知道夫妻倆鶼鰈情深。不過家族中,最放不下老太太的卻是女兒。女兒甚至在醫師宣告藥物已經失效後,還四處探詢昂貴的自費標靶藥物,堅持不放棄媽媽。」透過法如法師的描述,彷彿還能夠感受女兒強烈的不捨,故事的結尾在法如法師開導:「回頭看看年邁的父親」,女兒才釋懷放手。

「有時,家屬太專注於自己的哀傷,反而會忽略病人承受病痛的辛苦、也會忘記主要照顧者付出心力後的憔悴,」這是在臨終照護裡不能忽略的悲傷撫慰,「只有適時放手,才是真愛。」法如法師說。

仁心病房的宗教師在病房內陪伴的方式超越宗教,更像是病人及家屬的心靈導師。​

真誠付出 舒緩病痛

值得欣慰的是,近幾年陽明交大醫院積極走入社區推廣安寧療護已可見成效,「從院內已經簽署『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DNR)以及預約做『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的人數可看出,民眾對安寧療護的接受度逐年提升。」陳建勳表示,現在經常有外縣市民眾來電詢問安寧病房及安寧療護等服務,雖然目前礙於人力,仁心病房只能容納8張病床,但是陽明交大醫院的安寧療護卻未因此受限。

「我們的安寧緩和療護包含『安寧共照』、『安寧居家』及『安寧住院』,是全人、全家、全隊、全程及全社區的五全照護。」仁心病房主任呂尹瀚指出,安寧隊中除有家醫科、胸腔科醫師外,也搭配有營養師、宗教師、護理師、藥劑師與社工師,「我們的安寧病房也通過評鑑,可以訓練專科醫師,是宜蘭地區唯一合格的訓練場域。」

從陽明交大醫院安寧療護團隊無間的默契,可以看出這群人將推動善終當作一生的志業,仁心病房護理長翁悅芳形容:「在這兒工作,需要一股傻勁與熱誠。」就是這種視病人為家人的真性情,讓團隊有更多同理與細膩,照護病人的同時,也療癒家屬的心。

  陽明交大醫院緩和醫學科 官網
 仁心病房專屬信箱: 8012@ymuh.ym.edu.tw
 地址: 宜蘭市新民路152號B棟5樓
 電話: 03-9325192轉72571 / 72572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