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悲傷從來沒有時間表 擁抱、接受才能獲得撫慰

作者: 
凃心怡 圖|安寧照顧基金會、達志影像 〔vol.99〕

當生命走到盡頭,進入一個生者看不到的世界,曾經親密的人,不再留下身形與氣息,只能細細咀嚼無處宣洩的回憶。
面對死亡,還在世的人該如何從巨大的悲傷中走出來?
與其避而遠之,不如走向前伸手擁抱,讓悲傷成為生命歷程中最珍貴的養分之一。

談起喪親的悲傷之痛,初色心理治療所副所長曾心怡不諱言,這是一條漫漫長路,沒有標準的時間可以知曉何時會走出悲痛的漩渦。伊麗莎白.庫伯勒-羅斯(Elisabeth Kübler-Ross)在《論死亡與臨終》一書中,提出「悲傷五階段」理論:否定、憤怒、討價還價、沮喪與接受。身處臨床多年,看過太多生命的消逝,也陪伴過許多個案走出悲傷,曾心怡表示,這五個階段的順序並非不可撼動,「人在這趟過程中其實會來來回回,有時候快要走到最後一步的接受,突然之間又回到了否定階段。但漸漸地,如此來回的頻率會愈來愈少,走到接受階段的時間也會愈來愈長。」

曾心怡指出,真實的人生中本來就不一定會按照悲傷五階段的順序走,人們也不用害怕悲傷,有時候正因為將悲傷視為洪水猛獸,反而會拉長與悲傷共處的時間。既然悲傷無可避免,不如別給自己時間表,「不要想著我能悲傷多久?我多久要好起來?最重要是── 我允許自己可以難過悲傷。」曾心怡說。

人們不用害怕悲傷,有時候正因為將悲傷視為洪水猛獸,反而會拉長與悲傷共處的時間。

勇敢開啟話題 減少牽掛

談起如何度過悲傷, 臺大兒童醫院兒童安寧個案管理師趙芳欣分享,兩年前她加入目前單位時,開始陪伴一些失去孩子的父母,這樣的關心至今已經足足兩年,然而無論是透過面訪、訊息慰問,她觀察到這些父母沒有一天不想念他們早逝的孩子,尤其遇到特別的節日,原本快要恢復如常的他們,只能任由自己沉浸在傷痛之中,這些都是無法避免的過程。

因此趙芳欣認為,善生其實不一定是在親人過世後,才來一步步建構。倘若能在家人還在世時,把握彼此相處的時光,透過溝通減少遺憾,往後在面臨悲傷的情境時,就能走得更順暢。

趙芳欣還記得曾經照顧過的一位18歲女孩,起初她不願與團隊開啟話題,細心的團隊投其所好,替愛漂亮的她擦無毒指甲油,在病床邊擺上擴香石,時不時帶來香氛精油舒緩女孩的身心,這才漸漸走入她的心房。

但團隊最大的挑戰尚未結束,女孩的母親不願接受自己的孩子即將走向人生終點的殘酷現實,對女兒始終避而遠之,甚至在許多醫療決策上也無法做決定,導致母女關係在病房裡幾乎降到冰點。

「就在女孩最痛苦的時候,她告訴我們,媽媽的生日就快到了,希望可以幫媽媽過生日。」於是趙芳欣與同事幫母女二人訂製兩條一模一樣的項鍊,項鍊上刻著兩人的名字,當女孩替媽媽戴上項鍊時,媽媽這才卸下心防,嘶聲哭訴著:「我不想離開你……」

女孩最終還是走了,甚至沒能撐到即將到來的生日,到她生日那天,趙芳欣帶著女孩留下的禮物來到她家──她在生前用錄音筆留下要給每個家人的話,趙芳欣將這些音檔與女孩的照片製作成影片,與女孩的家人一同觀看,雖然母親仍忍不住難捨的淚水,但現場氛圍已是溫馨大過於哀傷。

與其拒絕談論悲傷,不如開口暢談,這象徵著他們正一起經歷這些困難與悲痛,家人間的感情會更緊密。

接受現況 學習與悲傷共存

要想實現善生,除了當事人學會接納悲傷,周遭的支持與陪伴至關重要。

「留下來的人,如果周遭的支持程度愈高,那麼他能夠走出來的情況會愈好。」曾心怡在臨床上遇見不少流產或是胎兒胎死腹中的媽媽,孩子的驟逝對母親而言,無疑是最強烈的痛苦與衝擊,
「很多人都會告訴媽媽不要哭,不然寶寶會走不開,甚至會勸她『孩子還會再有的』。」

曾心怡不禁感嘆,「連哭也不行,再見也不能說,這些話語其實只會讓媽媽們更難走出失去寶寶的痛苦中。」與其拒絕面對,試圖樂觀迎向人生,或許直視失去,更能撫平傷痛。

有次在趙芳欣送走一位小女孩後,應其父母拜託,來到家裡與女孩的六歲哥哥進行會談,趙芳欣用小男孩最喜歡的英雄電影做成一本小故事書,告訴他死亡不是永遠的離去,也不代表黑暗的吞噬,男孩跟著她,一筆一畫在圖畫紙上,繪出妹妹可能會去的光明世界。

幾次互動之後,趙芳欣與父母都認為,男孩心理調適已經圓滿,沒想到在幾個月之後,當一家人行駛在高速公路上時,坐在後座的男孩突然開口:「我們可不可以一起死,然後去找妹妹。」嚇得爸媽手足無措。

趙芳欣再度來到男孩家會談,這才了解:原來爸媽因為怕哥哥會難過,所以在他面前閉口不談妹妹,將日子過得一如往常,這樣反倒讓男孩更傷心,認為大家都忘記妹妹了,只剩自己還記得她。

於是趙芳欣邀請父母一起分享對妹妹的思念,並協助男孩做一個信箱,讓男孩可以寫出心中的思念,寄給天上的妹妹,傳達對妹妹的愛。「後來這孩子就好了,」語畢,感覺這句話有些瑕疵,趙芳欣笑著修正,「也不是說好了,但至少能正常過生活。」

有此經驗後,趙芳欣常常想,這是一個提醒,告訴大家與其拒絕談論悲傷,不如開口暢談,「這象徵著他們正一起經歷這些困難與悲痛,家人間的感情會更緊密。」

趙芳欣透露,兒童病房內的父母沒有一天不想念他們早逝的孩子。

聆聽、陪伴 是最好的安慰

究竟該如何陪伴、安慰的話該怎麼說,必須有技巧的引導當事人抒發心情,否則可能會弄巧成拙。曾心怡表示,其實只要掌握幾個重點,安慰與聆聽並不難。

像是安慰的時候,不需要叫當事人不要傷心,「我們可以說,『既然你難過,那我們就來好好難過』,或者告訴他,『你難過的時候可以告訴我,我會聽,我也會在』。」就是這樣簡單的幾句話,對當事人而言就勝過千言萬語。

而聆聽的技巧,也不跳脫此理,「聆聽的重點在於告訴對方我聽到什麼,然後再把對方的話簡單複述給他聽,讓他知道你有在聽他講話,讓當事人感受到你正試著理解他,而非否定他的心。」曾心怡說。

悲傷從來沒有特定的時間表,這條路也不全然都是負面苦痛,其中飽含的思念,代表著逝去的人實際存在過,賦予這些離開的人存在的價值與意義,與其選擇避而不談,不如大方擁抱。然而,若是周遭沒有人能理解,或是察覺生理健康已深受影響,不妨求助專業,給自己一點從悲傷中喘息的機會,也是給自己善生的機會。

至於該如何判斷是否已度過悲傷期呢?曾心怡認為,這當中仍存在一條隱晦的界線,「悲傷是一種比較,如果現在的你比較不會被悲傷的情緒影響,那就代表著已經走過悲傷。」

若是周遭沒有人能理解,或是察覺生理健康已深受影響,不妨求助專業,給自己一點從悲傷中喘息的機會。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