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愛傳出去】國際參訪交流 累積安寧能量

作者: 
凃心怡

安寧照顧基金會成立後,並未因此停下腳步,基金會如同剛出生的嬰兒,從翻身到行走,一舉手、一投足都細心學習,因為深知,倘若關起門來自學,將不足以支撐社會的需求,唯有走出去汲取經驗,才擁有足夠的自信與能量,在台灣社會中圓滿安寧推動的使命。

「我相信任何一個專業領域都要國際化,不能關在自己的機構,要走出國際學習。」催生安寧照顧基金會重要推手之一的陳景松牧師話說得輕,語意卻濃。回憶基金會成立初期,在不斷地奔走之下,總算說服一些醫院加入行列,然而有了夥伴固然喜悅,但要往哪條路走,他們其實深感徬徨。

恰好,陳景松1991年曾參與兒童燙傷基金會的海外學習之旅,當時集結國內30位醫院與民間組織的專業人員,一起前往燙傷治療走在世界最前端的美國訪問。受益於那次的組織經驗,安寧照顧基金會也催生出屬於自己的學習之旅。

走出國門 汲取經驗能量

1994年,基金會號召從事安寧照顧的第一線醫護人員、社工師等各路人馬,一同到與馬偕醫院有著密切往來的日本大阪淀川基督教醫院安寧病房訪問,白天,他們穿梭在醫院安寧病房觀摩學習;晚上用餐後也不解散休息,就在餐廳分桌交換起一整天的觀察領悟,縝密地討論如何把這些經驗搬進台灣,當場激盪出許多新的想法。

「回台灣之後,大家對安寧療護該怎麼做,變得更有信心了。」陳景松指出,因為台灣與日本醫療制度相仿,團隊獲得許多靈感,尤其針對國內安寧病房的設置,得以規劃出更具體的樣貌。

這趟出遠門收穫豐盛,還包括一段珍貴友誼,淀川基督教醫院安寧病房的靈魂人物柏木哲夫醫師,不僅日後來台開辦訓練講座,甚至在馬偕醫院開辦全台灣第一間安寧病房時,送來一座小池塘作為賀禮,希望當病人跟家屬踏出病房走走時能夠「感受到美好」。

見證安寧起源 取經共照制度

隨著國內安寧療護意識遍地萌芽,基金會也開始籌備下一趟學習之旅,終於大阪之行的三年後順利成團,目的地是安寧療護理念的發源地――英國,以及全世界第一家以醫療團隊合作方式,協助癌末病人安詳善終的聖克里斯多福安寧院(St.Christopher'sHospice),見證安寧的起點。

「當我們看到醫院人員對待工作的嚴謹度,以及各項設施與服務做法時,大家深受衝擊。」陳景松說,團員真切地感受到當初創辦人西西里.桑德斯(CicelySaunders)女士所留下來的精神,並決心完完整整帶回台灣。

參訪團隨後轉往瑞典與挪威訪問,並在那裡見識到台灣安寧擴大服務的可能性。

早年投入安寧療護的人不多,加上礙於資源有限,即使醫院有心設置安寧病房,也挪不出更多的專職人力、經費與空間來。安寧照顧基金會董事賴允亮教授直言,當時國內安寧的情況若能書寫出,唯有無奈二字。

而國外的安寧共照制度像是一道曙光,隨著參訪團歸國一同照進台灣,在國內發展出的共照模式,打破病房間的藩籬,讓安寧走入其他病房。「這個制度一推展,大大提升台灣安寧療護的人數,時至今日,每100名末期病人中就有60名可以受到安寧的照拂。」賴允亮說。

移植融合 促成安寧轉骨

隨著醫療技術進步,末期病人的存活時光延長,國內安寧界再次從國際經驗中尋得新法,那就是早期介入。

專攻放射腫瘤科的賴允亮進一步解釋,以癌症病人來看,所謂安寧早期介入,就是將腫瘤治療與安寧緩和醫療同步進行,「簡單地說,就是癌症病人在做化學治療,同時也做安寧療護,這其實非常合理,因為即便是早期病人,也同樣可能會有身、心、社、靈的整體痛。」

「我們意識到,安寧照顧不能只侷限在最後的時間,」賴允亮永遠記得,曾有一位前輩告訴他:「安寧療護既然那麼好,那麼可不可以不要等到我快要死的時候再來照顧我?」

多年來,一趟趟的學習之旅,一次次的國際交流,都在拓寬台灣安寧的道路。旅途中更意外搭建起台灣各地與國際的友誼橋梁,許多安寧夥伴歸國後,主動與參訪過的海外醫院建立合作關係,成為促進台灣安寧療護持續向上成長的關鍵之一。

賴允亮以「轉骨期」形容台灣安寧療護的現狀,「我們把國外的知識制度跟各種架構都移植到國內來,再融合成適用於台灣的制度並向國外展示,現在台灣的安寧療護仍在迅速成長。」

經由孜孜不倦的學習旅程,台灣安寧界也在追上那些早已行之有年的國家,汲取國外經驗的同時,台灣更努力轉化那些養分,發展出合適自己的路線、模式,扎扎實實地走出了一條盛開的繁花大道,也讓國際看見台灣。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