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療護面面觀】靈性關懷填補生命缺口

作者: 
賴宛靖

照片: 安寧照顧基金會、達志影像 

過去30年,台灣社會逐步學會去接納生命更迭的樣貌,透過各界努力,原本抽象的「靈性關懷」已在安寧療護中逐漸成形,成為不可或缺的一環,靈性關懷人員的訓練架構也漸上軌道,這群人走進病家,陪伴病人及家屬走過生命中最不容易的時刻。

在生理上,90%的症狀都可以透過醫療照護獲得一定程度的緩解,唯獨靈性照護無法仰賴醫學科技,而須回到生而為人的核心。台灣安寧療護在身、心、社等方面逐漸發展成熟之際,靈性關懷(Spiritual Care)日益獲得重視,靈性平安成為病人善終前的重要追求。

安寧照顧基金會董事賴允亮教授,一路以來看著台灣靈性關懷逐漸開花結果,內心激盪溢於言表。他表示,靈性關懷常被定義為宗教,但宗教僅是觸及靈性照顧的方式之一。在台灣有許多不同的宗教在國內百花齊放,因此增加了不同靈性關懷的方式、甚至能變成生活的一部分,這是絕非用錢或政策推動就可做到的。

不只是看「病」 而去看你所擁有的

早期談安寧療護著重在醫療照護方式,專注於透過藥物緩解病人痛楚,直到2004年開始,安寧照顧基金會開辦靈性學苑,歷經16年的努力,社會風氣逐漸重視靈性關懷,注意到病人罹病後繼續走下去的意義和勇氣。如同瑞士日內瓦湖畔一座名為「空洞」的雕像,描述當年邁雙親、孩子不在身旁、身體不再健康、人生失去目標,人會連抵抗痛苦的勇氣都沒有,「這個缺口要靠『靈性關懷』來填補。」賴允亮說。

安寧照顧基金會董事劉景萍曾於安寧病房服務多年,經驗豐富的她對靈性關懷有一番見解。台灣推動安寧療護30年來,隨著科技的進步,標靶、免疫及細胞療法持續發展,能提供的緩和醫療變多了,靈性關懷的方式也要變通,如何適時介入更是一種藝術。

「靈性關懷的訴求是要讓病人心理安適,不光是談生死,我們會引導病人去思考,治療後想做的是什麼?不要只專注在『病』,人不是只求活下來而已。每個生命的存在對自己、家人,甚至是照顧的醫護人員都能留下深刻意義。」

現職為馬偕癌症中心副主任的劉景萍在護理師的團隊訓練中,也會加入相關訓練,建立第一線人員覺察病人靈性需求的敏感度;更積極推進安寧照顧基金會每年開辦的安寧靈性關懷人員培訓課程。

建置靈性關懷人員養成制度

作為臺北醫學大學臺北癌症中心院長,同時也是史懷哲宣道會董事長的邱仲峯也表示,台灣安寧療護目前已走向推動「靈性關懷」的階段,他認為善終的定義應是「死而無憾、靈性平安」。過去靈性二字多半帶著宗教意涵,但從醫師的角度看,「靈性關懷是全人教育,只要從事與人接觸的工作都能具有敏銳度,才能讓靈性關懷真正落實。」

在邱仲峯心中那個靈性關懷的「烏托邦」,不只是在安寧病房,而是跨科別、跨領域的重要功課,舉例來說,若醫檢師在為病人抽血的過程中,具備足夠的敏感度,覺察病人惶惶不安的心情,並予以傾聽關懷,或許就可以引導病人協助其獲得靈性平安。

同樣長期推動靈性關懷人員培訓,邱仲峯不僅訂出亞洲第一本《靈性關懷實務指引》,近三年來協助國健署推動相關人員培訓與民間宣導推廣計畫,以全台一萬多間長照中心內帶病療養的住民為關懷重心,並逐步推進設立社區老人關懷站。自2019年起,靈性關懷項目列入醫學中心的評鑑標準,對推動「靈性關懷師」專業證照很有助益,也能逐漸形成本土化的靈性照顧準則。誠如賴允亮對安寧療護下一步的期許:「讓安寧融合在所有的單位裡。」未來靈性關懷不單是醫療照護之一,更是要走入社區,成為國人生活的一部分。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