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日記】護理師篇-練習和自我對話

作者: 
蔡靜華(柳營奇美醫院安寧病房共照護理師)

李佩怡教授帶領學員從Frankl 意義治療理論思索人存在的本質。

安頓好家庭、帶著謙卑的心參加安寧照顧基金會主辦的「團體帶領者訓練營」,重拾學生身份,期許自己在接下來的3天2夜,要歸零、像海綿般充分吸收,然後帶著飽足的心靈,重新回到工作崗位。

要學習「虛無飄渺」的靈性,必須要做好十足準備。於是在確定參加後,基金會便寄來預習書單:《活出意義來──從集中營說到存在主義》、《存在心理治療》(上、下集)、《意義的呼喚:意義治療大師維克多.法蘭可的生命傳記》。在靜心閱讀的過程中,這4本書彷彿一把把鑰匙,開啟我學習心門,領我進入為期3天的奇幻旅程。

課程由李佩怡教授揭開序幕,透過Frankl意義治療理論,思索人存在本質,從理學有系統的討論「生命本質」、「生命教我什麼」或是「受苦意義」,再藉團體討論交換分享彼此想法,也在對話中看見自我內心價值。

接著在張玉仕主任、蔡惠芳社工師的引導下,我們回溯某些不忍回顧的痛苦經驗,並且重新感受,當這些痛苦轉化成愛及對自己的肯定時,每一段難熬辛苦的過程,背後都隱含著正向的意義及價值,這種練習也彷彿回到過去,重新療癒當時的
傷痕,再次給自己力量。

此外,「我是誰」練習,帶著我們練習認同,將目光回到自身,覺察自我的核心價值與信念並且予以肯定;而「困難情緒與靈性」單元更是特別的學習,在講師帶領下,我們專注於自己身體、情緒、想法對其他人事物的反應,並且認識「何謂界線」、「如何表達憤怒」,這個過程中體認,委屈、憤怒、埋怨等負向情緒若能適時且正確的抒發,反而有助健康發展,不應該一味壓抑。

頭兩天課程以關注自己為主,到了第三天,我們以同理心的溝通技巧為基礎,進到團體動力帶領。在繁瑣緊湊的臨床工作中,護理人員往往承擔許多抱怨、痛苦,只能勉強自己忍耐,隨著負面情緒持續累積,卻無法引導他人或自己找尋並肯定生命意義,因而造成「慈心疲憊」,有些人甚至為此離開第一線,相當可惜。

在這3天內,我們學習和自己對話,體驗生命本質,再透過有系統的學習看見其中的隱喻與責任,重新充滿正能量,回到第一線、長時間接觸病人或家屬的護理工作時,也能協助他們提升靈性力量,真心鼓勵護理夥伴們參與學習。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