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生命之音-劉宗瑀】及時說愛 讓生命不再留下遺憾

作者: 
梁雯晶 圖:劉宗瑀(阮綜合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治醫師)

母親的離世,至今仍是劉宗瑀及家人心上的痛,身為乳房外科主治醫師的她,在病人及家屬身上看見與自身當年相似的生命經歷時,總會盡自己所能,鼓勵他們及時說愛,不再留下遺憾。 

「直到身歷其境我才發現,即便是醫師,在聆聽其他醫師說明病情時,專業會暫時消失。」在網路上寫著一篇篇關於醫護勞動人權、性教育、家庭育兒酸甜苦辣,文筆犀利詼諧的「小劉醫師」劉宗瑀,回憶起母親從確診血癌到逝世僅短短2天的往事,仍覺得像是一場難以醒來的長夢。

「當時母親的主治醫師向我們詳細地解釋病況,並說明如果選擇化療,不是不可以,但像是在懸崖上走鋼索。」焦慮的父親在醫師離開後還急著問她:「還有一線生機嗎?」當下腦中一片空白的劉宗瑀在逐漸回神後,憑專業理解主治醫師的意思其實是「母親的病況已經相當不樂觀了,」她只能邊哭邊跟父親與弟弟再一次解釋:「媽媽已經快不行了,我們要想一下她的後事。」

當時劉宗瑀早已是乳房外科主治醫師,見過一幕幕生離死別,但發現自己成為病人家屬的瞬間,其實反應與一般人無異,「即使是醫師,還是難以承受親人罹癌的噩耗,甚至會選擇性的理解,緊抓著一線希望不放。」

母親驟逝 讓家人留下難以撫平的傷痛

劉宗瑀的家庭就像大多數的家庭般忌談生死,父親與弟弟雖能理解母親的病況,仍會裝作若無其事地回到床邊繼續照護。由於病程太快,母親確診血癌後2天便離世,這段期間家人始終未能好好地溝通,就連母親對身後事的想法和期待都不清楚,這也成為劉宗瑀及其家人一生都無法彌補的遺憾。

劉宗瑀的父親因為悲痛與愧疚,堅持不計費用地為母親安排各種法事、儀式、最好的塔位與棺木等等,盡力讓妻子走得風光;然而這種為投射彌補而堅持花錢的心態,讓父女二人經常起衝突。當時的劉宗瑀才剛生完第二胎,月子未滿就拖著不舒服又悲痛的身心,在家庭和繁瑣的喪禮儀式間來回奔波。原本辦理親人後事,也有協助家屬整理心情並相互扶持、走出傷痛的功能,但對當時的劉宗瑀來說,反而成為一段身心俱疲的回憶,衝突也在家人的心裡留下難以癒合的傷口。

「其實父親年紀大了,母親的驟逝對他而言,也是一種直視死亡的恐懼。」至今7年,父親始終無法跟她們姐弟正面談論母親,甚至因而引發恐慌症,「我們能感覺得出來,他跟我們在一起時就會想到母親的事,因此始終無法真正地快樂。」

溫柔引領家屬病人面對死亡 不再有遺憾

後來劉宗瑀照護到一位與先生相依為命,感情非常緊密的乳癌末期病人,這位病人的先生幾乎24小時、寸步不離地守在太太身旁,病人的治療計畫也全權交由先生決定。當她的身體被癌細胞侵蝕到潰爛流血,幾乎無法再進一步治療時,安寧療護卻始終無法介入,「我們的護理師、安寧療護團隊只要試圖接近,稍微跟他先生提及安寧、癌末,甚至宗教等字眼,就會被他大罵。」

面對先生的焦慮及害怕,作為主治醫師的劉宗瑀都看在眼裡,「當時他的種種反應,都會讓我想到我父親,跟母親過世時一模一樣的情景正在我眼前上演。」不想再看到遺憾的她,為了親自與病人確認《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DNR)一事,於是與護理團隊合作,先請先生下樓至診間與她會談病人狀況,待先生一離開,劉宗瑀立刻從側門直奔病房。

把握簡短的對話時間, 劉宗瑀詢問:「我們都知道先生很愛你,你知道他很痛苦、也很難受嗎?」病人虛弱地回答:「我都知道。」為了不讓先生在病人臨終時面臨難以抉擇的痛苦,劉宗瑀與病人一一確認她在病危時的急救意願及方式。接著回到診間,她再與先生深入溝通,此時,先生終於忍不住情緒,聲淚俱下,傾訴他與太太之間的回憶,以及自己心中對於太太病況的恐懼與內疚。

劉宗瑀鼓勵他:「所以你要趁著太太現在還清醒,好好跟她說你想要說的話,不要留下遺憾。」經過深切的訪談後,先生對待醫護團隊的態度較為緩和,也願意稍微敞開心扉與太太談話。

沒多久,病人的情況急轉直下,當時醫護團隊已察覺到病人出現瀕死癥兆,叮囑先生留意,沒想到就在兩週以來,幾乎不曾離開太太病房一步的先生,突然決定回家拿東西的時間,太太離世了,先生也因此未能見到太太最後一面;那個時間劉宗瑀原本安排到其他醫院支援,也正巧因為停車塔故障還在醫院等待,在接到消息後便匆匆趕回病房。

「事後回想,也許她在冥冥之中不想讓先生看到自己離開,所以選擇先生不在場的時間道別;而她應該也有感受到我們為他們著想的善意,所以讓當天本來無法在場的我,能在最後送她一程。」回憶起這對夫妻的故事,劉宗瑀至今仍覺得感念,很高興能盡自己小小的力量,給予他們一些撫慰。

其實,身為主治醫師的劉宗瑀可以公事公辦,直接正面與病人及家屬討論DNR,但曾有過相同生命經歷的她,選擇用更緩和一些的方式,耐心地走進病人及家屬的心房,「我覺得做這些事情,其實是在彌補我自己的遺憾,這是當年我媽過世時,沒有人對我及家人做的事情。」她溫柔地說。

而劉宗瑀也常想,在母親過世前,如果家人間能好好地敞開心扉,也許留下的傷痛不會如此巨大。但她也明白,母親的病太急太快,當時才談身後之事已經太晚,應該提前在健康時就與家人討論,才不會因為突如其來的那一天而措手不及。

「生命的離去,真的會對家庭帶來很大的撕裂傷。」劉宗瑀在感嘆之餘也希望,安寧療護觀念的推展,除了促使每個人能及早審視自己的生命觀,為自己做決定之外,更能有效撫平家屬在親友離世時,所需要面對的混亂、焦躁及悲痛。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