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新訊】2019 APHC之二:穩健起步 成就亞太學習典範

作者: 
凃心怡 圖:安寧照顧基金會

程劭儀在華語高峰會議中,向各國與會來賓介紹《病主法》及ACP,與會來賓都十分感興趣。

面對各國安寧療護不斷地推進,台大醫學院家庭醫學科副教授程劭儀談起台灣安寧療護的優勢,仍從容地表示:「與鄰近其他國家比較,台灣安寧在法律上獲得政府支持,因此我們做起來阻礙減少;藥物方面,這幾年也引進很多止痛藥物,讓醫師們有更多選擇;至於其他,無論是住院安寧、居家安寧或者是共同照護,台灣也一應俱全。綜觀下來,台灣的安寧療護在制度上可說是非常完整。」

10多年來,台灣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規範執行了癌症防治整合計畫,希望病人從癌症預防、治療到末期照顧,都能獲得良好的連續性治療,師承WHO的癌症防治策略,讓台灣的安寧療護從此遍地開花,如今全台已有200多家醫院與國健署簽定相關合約,將安寧納入正規的癌症治療當中。

「像是台大醫院就被要求:所有末期病人裡,至少要有7成以上的病人需要照會安寧。」程劭儀表示,運用法律將安寧療護落實至病人照護上,能讓更多病人在面對生命中的最後一哩路時,享有高品質照護。

此外,ACP也是今年大會的亮點議題。

作為亞洲地區第一個推行《病人自主權利法》的國家,各國對於台灣的期待與關注自然也高,現在在APHN的支持下,台灣正和其他5個亞太國家共同制定以「家庭」為核心概念的「亞太ACP準則」,「相較於韓國、印尼、日本、香港與新加坡等國家而言,仍停留在願景,但我們早就開始進行ACP的實務作業,推廣及落實民眾的預立善終。」程劭儀說。

安寧發展順利 一線人員功不可沒

台灣安寧療護能發展得這麼成功,除了政策與硬體設備的完善外,長年投身安寧療護的程劭儀認為,最大的功臣還是得回歸到安寧病房的工作夥伴身上。

「做安寧真的非常辛苦。」程劭儀表示,或許外人很難想像,安寧病房的現況往往不是電影的慢情節,而是充斥著各式各樣不同挑戰,「很多病人身上因為傷口、化膿,全身飄散著不得不掩鼻的異味,醫護人員光是協助清理傷口,常常得花上1個多鐘頭。」

她還記得,曾有個口腔癌的病人光是站在門口,身上的異味就傳遍整個樓層,「我們護理師用了幾個小時幫他清傷口、塗精油,最後恢復滿室清香,病人也得以安然休息。」

非癌轉安寧界線不明 仍有進步空間

付出與愛心,便是台灣安寧醫療最大的利器。然而即便台灣安寧療護發展出許多獨步亞太地區的表現,程劭儀認為,還是有許多值得國內安寧反思與反省的空間。

2000年《安寧緩和醫療條例》正式上路,2009年時更把八大非癌也納入安寧,這確實是亞洲第一,畢竟當時大部分國家還沒進展到非癌。儘管如此,台灣非癌患者轉介安寧的個案數仍舊不多,對此程劭儀坦言:「因為有困難。」

程劭儀解釋,非癌不像癌症可明確分期,因此醫生難以判定病人是否已經符合安寧療護標準,例如許多晚期失智症病人甚至可能臥床不起,亟需安寧療護介入,但實際接受的個案數卻很低;或是心臟衰竭、肝硬化等等也都很需要安寧療護,卻因為非癌安寧的界線實在太難定義,導致許多病人還來不及進入安寧療護,就離世了。

同樣來不及進入安寧療護階段的還有另外一個族群──兒童,因此今年APHC大會特別開設「兒童安寧療護」主題系列講座。而兒童安寧領域之所以一直被討論,「追根究柢就是因為都做不起來。」程劭儀分析,兒童安寧療護絕非成人安寧的縮影,「我們不能將大人那套放在小孩身上,小孩對病痛的表達能力也沒有那麼完整,這是台灣還要努力突破的。」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