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金門技術學院書香園地《西藏生死書》

作者: 
謝觀昭

團體名稱●國立金門技術學院書香園地
區域/人數●離島/16人
閱讀書籍●西藏生死書
作者/職稱●謝觀昭/中校教官兼衛生保健組組長

 

    對活著的人而言,面對死去的親人是有萬般的不捨,對將死的人而言,又何嘗不是有萬般的不捨呢?就如古人所云:最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

    然而生與死本是一件事的兩面,當我們被孕育出生的同時,就注定了我們一定會面臨到死亡這個境地。所以我們不必懼怕去面對死亡,就如同機器老邁了,終究要被汰換,我們要能認清這個事實。對即將死去的人而言,如何讓他能放下一切,安心的離開週遭曾經牽掛的親朋好友;對還活著的人而言,也要勇於面對親友的死亡,減輕其失落的傷痛,這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要學習的。

    當然,這一切若只是訴諸文字,你我儘可以洋洋灑灑;當他真正落實到生活之中時,才發現:原來這麼困難!於是我們跟隨大師的腳步,明白人生的無常與死亡本是自然,獲得勇氣面對自己及所愛之人的死亡,並在有生之年得以觀照自我,找到價值。因為「當我們學會如何面對死亡,我們才能學會生命中最重要的課題:身為一個人,在最深層的意義上,如何面對自己並與自己達成協議。」

    從佛教的看法,生命的本質,不僅僅是機械式的功能,去除掉膚色、鼻習、語言… 等肉身的形體,人之所以可貴,還在於「不滅的本性,我們的本質如同靈魂一般能免於死亡,我們的自性是每一個當下覺性的發露」。所以對將死的人而言,即使我們死了,那只是體軀的滅亡,但我們不滅的本性仍在。因為生命是輪迴的,「最後的念頭和情緒,正好是死後醒過來那一刻的初念」,所以我們更要好好的活到最後。

    這是一本宗教意味濃厚的書,充滿智慧。它教我們學習「愛」。愛植基於諒解和接納,諒解則是來自於以開放和誠懇的心胸與他人對話。每一個人都值得我們尊敬,如同每個人都是上帝的子女,都具有成佛的種子,是未來佛。所以我們要學習調整生活方式,「學習以仁慈說真實話」,對週遭的人事物敞開心靈去關懷,「揭去我們的假面具」,坦承自己的不足,不要因為自己和別人不同而恐懼,即使是生活機能完全退化,要靠別人來扶持時,我們也要學習接納別人對我們的關心,因為 「生命已經是一條道路,一條朝向死亡終點的旅程」。

    「學習如何死,你才能學習如何生;沒有學會如何死,就無法學會如何生」(引自《死亡的技巧》)。它教我們學習「放下」。無常是生命中的自然現象,故放下亦是自然的事;大師每日睡前必將杯子清洗乾淨,倒放過來才入睡,代表他的心無掛礙、了無遺憾,第二日若能醒來,又是一個充滿生命力的、重新開始的日子。有時反問自己:如果不預期地突然死亡,我能說自己了無遺憾嗎?恐怕多數人的答案都是否定的吧!同樣地,面對臨終親友,如何回應他那時情緒和實際的需求,做到無執無著,才能讓他死得有尊嚴,沒有太多的痛苦,而且能在愛的氛圍中安詳的走,更是生者必須努力的修持與功課。

    記得曾經讀過石世明先生以臨終關懷為題的碩士論文(是他親身照護臨終病人的心情彙整),文中有一段話說:「雖然我們不太清楚方向,雖然我們在黑暗中摸索、前進,但我們相伴而行。沒有太多的恐懼,反而有一種很踏實、喜悅的感覺。慢慢地我們看到了光,見到另外一種存在的風景。」(見《伴你最後一程--臨終關懷的愛與慈悲》)原文本是說明作者在夢境中見到的景象及感受,強調的是他與其他臨終照護者之間彼此扶持與幫助的情形。但我以為若將它用來說明人面對死亡時的心路歷程也極貼切,不論是生者或臨終者,若能透過正確的修練、引導、關懷、照護與支持,那我們對無常及死亡的感覺,也能由原先的恐懼轉而覺得踏實,雖然仍然不太清楚方向,不知死後的世界如何,但我們不再孤單、不再害怕。

    一邊讀這本書,就一邊問我的孩子,如果媽媽死了,你會怎麼辦?老二回答:我不要媽媽死。老大說:我會難過。老三則說:我會把你拉住。我則用一貫的說法來回應他們:「如果媽媽真的死了,你可以想媽媽,那個時候,媽媽就在你們的腦袋裡,就在你們的心裡。如果你們難過,過得不好,媽媽也會不好受,所以你們不要難過」。他們好像聽懂了!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