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寧運動-衰老與器官衰竭的安寧療護-

作者: 
王英偉(慈濟大學/慈濟醫院家庭醫學科)

 

2009/08/13

「護士小姐,我要幫父親辦理出院,父親現在呼吸都得依賴呼吸器,他都生病這麼久了,這樣活著也只是徒增痛苦。與其躺在醫院受折磨,不如讓他早點回去,不要再這樣痛苦下去了。」以家屬的立場來看,說的一點也沒錯。從老伯屈曲僵硬的四肢,不難看出老人家已經臥床好長一段日子了,大大的眼睛轉呀轉,空洞的眼神不帶一絲喜怒哀樂。老人的神智,就像他日日夜夜緊盯著的天花板一樣,空白。這樣的活著確實只是生命的延長,毫無生命的品質可言。

       以台灣97年的衛生統計,前十大死因依序為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肺炎、糖尿病、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氣管炎、氣喘)、慢性肝病及肝硬化、自殺、腎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因慢性病惡化而死亡仍占最多,世界衛生組織(WHO 1990)對緩和醫療所下的定義為:「對治癒性治療已無法獲益的末期病患之整體積極的照顧。此時給予病患疼痛控制及其他症狀的緩解,再加上心理、社會、及靈性層面之照顧,目標是協助病患及家屬獲得最佳的生活品質」。WHO早期針對癌末疼痛提供安寧緩和療護,近期已發展到所有嚴重進行性的疾病,包括呼吸衰竭、心臟衰竭、腎臟衰竭、運動神經元、愛滋病等,再已不侷限於癌症末期;台灣自1993年老年人口的比例超過7%進入老人化的社會,2004年老年人口已達9.5%,預計2020年超過14%。死亡人數中65歲以上占66%,可見高齡死亡是必須面對的事實,在新一波的安寧運動中,同時包括了癌症末期、非癌症的器官衰竭、以及老年慢性衰退的緩和照顧。

      安寧照顧的方式,包括機構式的照護,如附設於醫院的安寧病房、主要提供急性照顧、國外常見的獨立式安寧院、或正逐漸增多在護理之家內提供安寧療護;此外以護理訪視為主安寧居家護理,白天提供照顧的安寧日間照護,以及以會診及共同照護的安寧小組。近年政府主要推動的安寧共同照護,是把安寧的理念推廣到一般病房,期使更多的末期病人得到更完整的全人照顧,在共同照護的觀念下,更適合發展非癌症及衰老的末期病患照顧。

      非癌症的末期病人與癌末有所不同,大部分的病情變化都較難以預測,從診斷到死亡亦較癌症為長,病人在死亡的前一年,一般會多次進出醫院,病況一次比一次嚴重,甚至在加護病房中孤單地離開人世,原照顧的醫師亦較不習慣告知病人或家屬有關末期的狀況,因此早期由安寧團隊與原團隊的共同照護,讓病人及家屬能清楚各種照顧方式,因而作出他們的選擇,為病人提高生命的品質而不是延長死亡。

      健保於今年九月增加對非癌症及衰老末期病人的給付,對象包括心臟衰竭末期、呼吸器官衰衰竭末期,肝硬化病人末期,腎臟病末期及運動神經元等病患,有助於提供末期病人全人、全家、全程、全隊、全社區的五全照顧,此新制度、新觀念的推動有賴各專科的醫護人員、安寧專業團隊及民眾的共同努力,期使病人在末期時不再孤單、不再是全身插滿管子、而是有尊嚴的離開這個世界。

* 本網站之課程內容、講義、文章之版權所有, 請尊重作者智慧財產權;若需使用須經作者及本會授權同意,並請註明出處及原作者。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