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與不拔 對家屬 病人都是煎熬

作者: 
陳傑

 

2012/02/16

       前年年底,部落格上自稱「王老頭」的王姓八旬老翁,因為長期照顧失智妻子,身心壓力太大,用一把螺絲起子結束牽手多年妻子的性命,也提早結束病人與家屬的痛苦煎熬,但是這般激烈的手法卻震驚社會,也讓安寧照顧及安樂死的議題,成了當時頗為爭議的社會話題。

       翻開社會事件簿,相類似的案件雖非「時有所聞」,但是每次經過媒體報導,總是讓人「驚訝不已」。民國100年1月,《安寧緩和醫療條例》三讀通過,終於可以讓末期病人,得以保有起碼的個人尊嚴與醫療品質,不過,「由誰拔管」的道德衝突,還有爭議的空間。

       現行中,醫界對於末期病人不施以心肺復甦術等救命措施,較有共識;但是,對於能否中止或拔除施行在末期病人身上的延命措施,還有很大的分歧意見。尤其許多醫生擔心,如果由他們來拔管,是否會引來醫療糾紛,因此對此條例的施行,特別敏感。

       日前得知,從條例施行以來,只有極少數同意施行拔管的案件,可以看得出醫界及民眾對於此事,還是多持保留的態度,而從另一角度想,也可看出台灣在面對老年化社會到來的準備不足。

       筆者擔任媒體記者十餘載,長達十年的時間在經營社會新聞,常常看到人的生離死別,並於製作安寧照顧的專題時,至安養中心及護理之家等地方,訪問拍攝長期臥床的病人的故事,見其家屬照顧時遇到的苦痛,實在心有所感。

       這些家屬常常徘徊在「救」與「不救」的道德掙扎中,像劉大姐就是個明顯例子。她每天下班,就從台北東區匆忙趕來淡水竹圍,探望多重器官衰竭、長期臥床的弟弟。劉大姐到醫院洗了手,馬上就用衛生紙幫弟弟擦去嘴邊流下的口水,這樣的動作持續了二年之久。

       正值壯年的他,曾是一家本土大企業的管理階層人員,卻在公司運動會中,跑步到一半突然心肌梗塞,跌倒時傷到腦袋,急救後雖然身體機能正常,卻因為腦部缺氧受傷,已無意識,即使會眨眼睛和流口水,也只是反射動作。

       劉大姐知道弟弟沒有機會再醒來,但是她總愛跟弟弟說說話,不管他聽得到聽不到,聽得懂還是聽不懂,手足情深溢於言表。其間,弟弟多次病情危及,都被急救回來,她表示,「家人真的不知該高興還是難過」,因為「這種苦和內心的矛盾,不是至親無法體會」。

       劉大姐說,家人會在不捨與痛苦之間拉距,像她一下班就急著趕快來看弟弟,「其實我捨不得他」。可是有時候想,更不希望他這樣躺一輩子,因為她感覺得到,弟弟是很痛苦的,是沒有靈魂的軀體。

       這兩年,弟弟的照護醫療費花了二百多萬,所以見到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的通過,劉大姐表示支持。「我跟你講,這樣照顧到後來,會把家人的愛都耗盡!」劉大姐說。她幫弟弟簽下不施行急救的同意書,希望到那一天讓弟弟安詳的走,也讓家人得以解脫。劉大姐認為,弟弟的身體機能很健康,能支撐多久不知道,但是考量需要花費很多的人力及財力,這些支出都是無止盡的,「簽下同意書,是對弟弟生命的尊重」。

       同樣是費心照顧,邱媽媽的女兒靠著宗教力量的支持,全天候照顧九旬老母。邱媽媽住進安養中心,原本狀況都很好,還會畫畫自娛,安然地度過六年的安養歲月,可是隨著年邁導致器官老化,加上病情惡化併發敗血症,突然整個人意識不清,開始臥床的日子。

       原本擔任老師的女兒,索性全心全意照顧老母,住在病床的旁邊不斷守候。照顧老媽媽很費心,但是她說,上帝一直默默支持著她們,像原本治療急需的大筆醫療費用,因為家中土地,突然被政府用好價格徵收,錢的問題得以解決問題。

       邱媽媽身上插著鼻管、尿管,加上先前則已經拔除的膽管,整個人白髮蒼蒼、臉色慘白木然,女兒擔心她身上長褥瘡,不時在護理人員的協助下,幫忙翻身拍背,讓老媽媽舒服一點。她若想帶老媽媽去病房外透透氣,就得把尿袋帶著,過程還得很小心。

       擔心邱媽媽手腳僵硬,她不時幫按摩活絡筋骨,照顧過程的辛苦不在話下,她邊按摩還邊說「要用這隻手榮耀上帝」等語,希望有奇蹟發生。問到她,如果母親的情況惡化,非得用呼吸機來維持生命怎麼辦,她直說「神會支持她到最後」。

       對宗教充滿熱情的她說,神會賜能力給她,讓她有好的身體照顧母親,而且,母親要活多久「是上帝的手」,她相信上帝存留給母親的生命,「是為了母親永生的原故」。邱大姐言必稱上帝,感覺得出來她對母親生命的尊重。

       其實,有些安養中心很貼心,現在也設有安寧照護室,設置的目的,就是希望給這些長輩,在生命的尾端有尊嚴,又有很安靜、很平靜的心,來面對他的末來,讓生命能在這兒安祥地找到終點。淡水馬偕醫院護理長李莉在護理界服近卅年,她直言看過太過家庭的悲歡離合。她說,很多的家屬,對於長輩的照護,到最後都已經身心力竭,尤其面臨臨終之際,急救這事就變得很矛盾。

       李莉苦口婆心的說,「家屬要面對的,其實是要延長病人的生命,還是要維持他的一個品質,都是要勇敢去面對」。訪問的過程中,也有資深的護理人員認為,選擇安寧照顧,不氣切、插管延長生命,其實可以讓末期病患更舒適,更沒有疼痛的離開。

       對於末期病人最後的選擇,劉大姐和邱大姐,在安寧臨終及照顧有一定的選擇,但是外人看來,卻是何等痛苦的抉擇。從安養中心到加護病房,再到安寧病房,看到的是人生終點的百態,而且使用插管或氣切呼吸機來維持生命的病人中,有很高的比例屬於意識不清,剩下的只是一口氣。

       當今的醫療科技,雖然可以用器材延長末期病人的生命,但是如何讓他們活得有起碼的品質與尊嚴,是醫療實務上的一大難題。《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的實際執行面上困難重重,不只媒體會關注,各界都會關注,因為立法決定人的生死,是對尊嚴的保護,保障病人本身的同時,也能讓家屬多一個思考的方向。

* 本網站之課程內容、講義、文章之版權所有, 請尊重作者智慧財產權;若需使用須經作者及本會授權同意,並請註明出處及原作者。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