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行動、溝通--為什麼要推動「預立醫療自主計劃」

作者: 
張嘉芳(安寧基金會執行長)

 

2010/07/13

       安寧療護在台灣推動20年來,對民眾而言,往往仍與「末期」或「臨終」議題劃上等號。甚至許多人誤以為「臨終不接受急救或心肺復甦術」即代表接受安寧療護。20年來,安寧療護在台灣雖稍有成果,但相對於更多民眾的誤解、排斥;錯誤地認為安寧就是一個什麼都不做、等死的地方,我們相信,在台灣,安寧療護仍有許多進步的空間。因為,正因這些「誤解」,讓民眾對安寧「敬而遠之」或「聞之色變」,這比「不認識」更令人擔憂。

       台灣的民眾對於醫療的期待與認識,如果回顧過去的醫療經驗,有太多「後悔」、「早知道」,或是「…原來醫生講的是這個意思…」。我們不習慣為自己的醫療作準備或作決定,完全仰賴「專業」的醫療人員提供我們意見與建議,甚至交由醫師為我們做決定;我們一昧地認為醫護人員會為我們做最好的決定,但是這其中的「最好」往往有很大的期待落差。例如:有時,依病人各項身體狀況評估,對醫師來說,病人「最好」的情形可能是「留一口氣」;但對家屬而言,可能期待的「最好」是「恢復原來的生活」。這樣的期待,在溝通上可以只以「我會盡力」VS「一切拜託了」的對話方式表達,所隱含溝通不良的危機,也造成醫病關係中,往往以「擔心被告」為隱憂而難以突破。

       走過20年的宣導與推廣,醫療的進步,已強調病人的自主權必須受到完全的尊重,然而,在病人與家屬未獲得完整的醫療資訊與選擇性時,我們如何判斷病人的所謂自主決定,真的是其經過深思熟慮後所下的決定?這當中的關鑑因素唯有「溝通」而已。

       預立醫療自主計劃,Advance Care Planning,強調思考對未來醫療的需要與期待。隨著醫療的進步,許多醫療技術日新月異,但這些都是未來我們需要或使用得上的嗎?如果有一天,我無法自主呼吸,我要不要自己成為一個依賴呼吸器維生的人;亦或者,如果我意識喪失,恢復的可能性極低,我期待接受的醫療方式是什麼?

       預立醫療自主計劃討論,不再只聚焦於末期醫療處置,或是臨終急救的討論;除了概念的了解外,更可透過有形的指引或問卷試著根據引導說明,來思考與填答,以了解自己過去的經驗與對未來醫療的期待;更重要的是,透過此指引或問卷來與家人討論溝通、增加家屬與病人對醫療抉策看法的一致性,避免未來,家人在不瞭解病人的意願下,為病人作出違反其意願的醫療決策。倘若病人與家屬尚無法達到共識,病人也可透過指定醫療委任代理人,在未來為自己保障醫療自主權。

       預立醫療自主計劃的推動,能夠讓民眾開始學習如何思考未來可能遭遇的醫療極限與自我在此情況發生時想要做的決定;家屬則可學習放下忌諱,去認識與了解病人想要的醫療意願。當然,對於醫界來說,有更大的挑戰與學習是需要提供不同的醫療選擇並與病人家屬討論,然後尊重病人與家屬的決定,一起為病人與家屬悍衛病人應得與可得的最佳醫療權。

 

* 本網站之課程內容、講義、文章之版權所有, 請尊重作者智慧財產權;若需使用須經作者及本會授權同意,並請註明出處及原作者。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