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薈萃】深植的愛 賀為恭醫院安寧緩和病房成立

作者: 
黃曉峰(台中榮民總醫院安寧病房主任)

話說從頭

自從2001參加安寧基金會的日本安寧病房參訪活動,看到日本安寧界的前輩做了20年發展的回顧與展望報告,其中一個關於歷年全日本安寧病房(他們稱為緩和病棟)的家數與床數的推移圖,特別令我感到興趣。回來之後,也開始關注台灣國內每年設立安寧病房的訊息,特地列表追蹤。期間,安寧基金會的會訊每期都附上最新的合約醫院與安寧病房的詳細訊息與動態,更是我參考的重要資料。每次聽聞有新的安寧病房開張,總是感到興奮;但是,如果某家病房從這名單上消失,也會令我莫名地感到失落與挫折。

近幾年來,由於眾多前輩的奔走與帶領,三大基金會與協會、醫護學會的通力合作,不僅在法律與政策上獲致長足的進展,同時越來越多的醫療人員投入末期照顧的工作,全國的安寧服務網絡已經逐漸成形。

2007年底,正式達到40家安寧病房、床數超過600床。我把這些服務據點的資料,繪在台灣地圖上,按照安寧床數與癌症死亡的比例,為每個縣市塗上顏色。然而,地圖上仍有幾個縣分是空白的:新竹縣、苗栗縣、台中縣、南投縣、澎湖縣以及金馬地區。尤其是苗栗縣,連居家的團隊都還沒有。而這些縣分,正圍著我所在的台中附近,令我總是想起來就焦躁不安。

為恭的安寧人

2007年夏天,安寧基金會辦理的安寧療護專業人員標準訓練進階課程在東海大學的圖書館舉行。這是我第一次與為恭醫院胸腔科的洪宗杰主任有深入的接觸。在上課的討論與下課的空檔,洪主任總是提出很多問題,也很樂於分享他在醫院中的經驗。洪主任告訴我他如何以很有限的資源,從胸腔科病人的照顧作為出發點,一步一步地在臨床服務中,將安寧緩和醫療的理念落實在對病患的照顧中,而且最重要的,是一步一步地爭取到院內從院長到同事們的認同,能夠將提升生活品質的專業照顧視為我們醫療人員責無旁貸的目標。

在接下來的三年中,許多來自為恭醫院的醫護同仁因為安寧醫學會與護理學會的訓練課程,選擇到台中榮總的緩和療護病房來,進行專業訓練與見習,這代表了為恭醫院發展安寧療護的決心。在短短為期一週的相處中,總是能看到為恭的同事們急於吸收的學習熱忱,相信她們回到為恭後一定是病人與家人們的守護天使。今年初,更有家醫科湯夢彬總醫師到中榮緩和醫學中心來受訓三個月,作為安寧人才的培訓與儲備。湯醫師的幽默風趣與任勞任怨,與醫師護理同仁能夠相處融洽,而且對收集研究材料相當熱切,在受訓期間就完成一篇回顧論文於安寧的年會發表,這樣的積極度,連我都自嘆弗如。

好消息中的一絲絲擔心

在湯醫師五月結束代訓前夕,他告訴我為恭醫院近期就會設立安寧病房,等著他完成訓練回去就要啟用。

我查看我的資料檔,為恭醫院安寧緩和病房是台灣出現的第52個安寧病房,是苗栗縣的第一家。這個消息令我又興奮起來,但是心中總是有一絲絲的擔心。不是擔心湯醫師的專業能力,更不是擔心為恭安寧團隊的團隊精神;在與洪主任、湯醫師以及我記不住芳名的護理與社工同事的接觸中,我相信這個團隊裡都是對的人。我擔心的是別的,但又實在難以啟齒。

七月初,接到為恭醫院成立安寧房的開幕活動的邀請函,雖然當天早上原本有刀要開,我特地把手術挪到中午,以便能夠
一早參加。我想,如果有機會,一定要拜託醫院的高層在政策上多多支持安寧團隊的工作!

感人的啟用典禮

七月九日,晴朗的早晨。前一夜查過的孤狗地圖顯示車程68公里,對未老先衰的我而言算是在開車的續航範圍內。一路上有剛獲新人獎的拉拉歌聲相陪。我有幸曾算是她的未曾謀面的同事喔。拉拉的歌頗具療傷功效,尤其是那首 “失落沙洲“,每次聽還是掉淚,下次找個機會研討一下歌中所談的悲傷與療癒吧。

到了為恭醫院,活動還在作最後的暖身,從介紹病房的單張看來,病房的確有很好的硬體。但是我的擔心還在。典禮中暖場的是由視障朋友組成的心視界樂團,帶著大家唱的都是耳熟能詳的歌,美好歌聲之外更有許多的感動。

讓我終於不再擔心的,是為恭醫院林佾廷董事長的致詞。他說成立安寧緩和病房是他長久以來的願望。高齡75歲但是仍然
很健朗的林董事長提到二年多前,那時高齡92歲的母親有一天身體不適,於是請院內二位醫師到家中;在檢查之後,在老衰的病況中,“醫師們對於要不要給予血漿治療,分成了兩派意見”他這麼說。董事長聽完醫師們的正反意見,思索之下,決定既然這樣的治療無法讓母親再健康地活過來,只是延長她的受苦,那就不要接受這樣的治療;於是接受了讓老太太舒適為主的治療與照顧,幾日後在家人的環繞下安詳地往生。

接著藥局的李主任也分享她在洪主任開始推動院內安寧共同照護之初,質疑嗎啡用量的突飛猛進是否不妥,在洪主任的溝通與文獻的回顧後,認同這是提升生活品質最基本的治療,因此加入安寧的團隊一同努力。李主任提到後來父親罹癌,在同事的扶持下,艱辛地走過身為家人的苦;這段從專業人員成為家屬的經歷,使她現在成為團隊中堅強的一員。這段淚眼婆娑的分享,在場的人報以她溫暖的掌聲。接著,由洪主任開始介紹安寧團隊時,他說:”我們這個團隊很大,有三百多人⋯;以前所照顧過的病人,現在都是團隊的志工,是督促團隊不斷前進的推力;他們今天應該都來了!”。這樣的介紹令我震撼。的確,過去病人們所讓我們看到的鬥病勇氣與人生態度,以及在各個層面顯現出來的需求,都是讓我們不斷學
習獲得成長的老師。

最後,在陳進堂院長的謝詞中提到,建立 ”健康城市” 的潮流中,要讓民眾:生得好、老得慢、病得輕、然後還要得到善終。這段話我趕快記下來,以後可以用在上課時分享。

幾近滿分的硬體空間

典禮後,病房巡禮正式今日的重點。

病房在十三樓的東側,據說原來整層都是呼吸照顧中心與呼吸病房,在多年的努力下無謂的插管減少了,床位需求減少,空間就多出來了。於是院方留下西側繼續作為呼吸照顧中心,這與中榮的情況倒是殊途同歸,安寧病房與RCC隔鄰相望,有些觀念做法可以相互影響。

病床區在靠南邊、而公共區域在北邊,這與中榮也相同。這棟建於二十餘年前的建築有個我非常非常佩服的設計:靠南有病室的一半是走道圍繞一個大的室內天井,挑高十幾層樓,就像大飯店一樣,陽光直接灑入病房大樓的每一層,光線極佳,處處都是日光室。因此整個病房區的走道、房間、窗外都是亮的。在面向南邊有整片的大窗,坐在這裡可以看到整個苗栗,右前方是台灣海峽、左前方是苗栗丘陵,努力打拼一輩子的家園就在眼前,一定讓病人感觸良多。走道多處設了溫馨的座位,這些將來都是家人之間、醫病之間談話的最佳場所。總共六間的二人房,很寬敞,全部木地板(或是木紋的合成地板?),病室裡的牆面裝修得像是台中的汽車旅館般富麗(這是我想像中的),一點都不像是病房。每床旁都有一座沙發床,寬得睡得下兩位瘦的家人。要付差額的三間是多了各自使用的液晶電視,從天花板垂下,比我們在中榮的電視更大,只是我們每個健保四人床也有電視,免費看。客廳很溫馨地隔出兩區,可讓兩組人馬分別聚會。再過去的廚房非常大,系統傢具、嵌入式廚具,還擺得下一組餐桌椅!

浴室也非常寬, 地板與牆面是石材,根本就是在湯屋之中了。從浴缸往外看,窗外有山景,像是露天風呂一般;洗澡機的型式與我們的一樣,洪主任開玩笑說我如果來幫他們上上課,集滿幾次可以送使用洗澡機一次。我扳起手指,數數日本安寧先驅柏木哲夫醫師歸納出安寧病房空間上的要求:寬敞、明亮、溫暖、安靜、與充滿生命,我給這裡打分數95分。至於扣分之處,容我私下告訴洪主任就好。

深植的愛

客人大多離開了,距離我該回去開刀還有一些些時間。洪主任邀我坐下來與團隊夥伴們泡茶。我很高興地拍拍他的肩膀:我有信心,你們一定不會倒;從典禮中看到你們有董事長、醫院同事與病人的真心支持,你們一定會作的很好。樂天的洪主任不解地問: 安寧病房有倒的喔?

就是有啊。

我從安寧基金會歷年的一覽表資料中顯示,目前台灣已經有七家安寧病房出現過後,又關了;另外還有兩家曾經中斷服務兩年多(表一)。

2005年我曾問過日本安寧協會的一位幹部,他們200多家安寧病房,有3家關閉。我曾經窮極無聊時把目前這51家安寧病房的醫院特質作過分析,看看有沒有什麼危險因素(表二)。

雖然沒有去算算p值, 但是看得出一些端倪:位於都會區、醫學中心、有醫學院、宗教醫院、成立時同縣市已經有其他安寧病房等,這五個因素都似乎對病房的存續帶來蠻大的有利差異。至於原本印象中以為公立醫院因為負擔配合政策的要求,應該也是安寧病房存續的有利因素,看來卻是負面的趨勢。

更進一步來看,如果這五個因素各佔一分,作成一個scoring scale,則會給人更強的印象,那就是:如果一項有利因素都沒有,必關無疑;如果只有一項,也只有一半存活率!

洪主任也注意到,為恭醫院也是一項都沒有。

但是我已經不擔心了。因為這樣的統計沒有探討到“人” 的因素。仔細想想,因為其中四個因素都指向同一件事:如果醫院位於都會區、是醫學中心、有醫學院、或是宗教醫院,則有比較多的機會院內有“對的人“。有對的醫師與對的成員願意投入,有對的領導管理階層會在乎績效以外的成果、有對的成員擅於募集資源以支撐這樣的全人照顧。所以,為恭醫院的安寧團隊經過數年藉由共同照護與安寧居家培養出良好的能力與合作默契,即便醫院沒有這些表面的因素,但有對的老闆、對的醫生、對的成員,你們對病人的愛是根深蒂固的了,只要再加上好的募款機制與規劃,注意到持續人才的培訓,仍然能夠提供可長可久的服務的。

我為中榮緩和療護病房設立的第一個目標:撐過第50到66個月的第一個危險期,現在已經達成。這個目標也與為恭的夥伴們共勉。

Trust Me, You Can Make It!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