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魚度假去》善終、善別、善生

作者: 
李開敏(台灣大學社工系講師)

 

2010/03/14

       四十五歲的媽媽、三歲的兒子,幽谷伴行,陪著先生/父親走過罹患腦瘤的逐漸失能歲月,從發病、死亡到七年後。作者由多重角色(妻子、母親、老師等….)出發,全書四段歷程中六十個小主題,記載了日常生活的點滴和回想,帶領讀者穿梭在不同的時空(美國/荷蘭/波蘭等地,一家三口的童年/青少年….),進入一個悲傷中年女性的內心世界。

       本書忠實地敘述了一個家庭由兩人歡喜成三,再落入單親母子的無奈,及因病、死展開的學習,交織出一個善終、善別、善生的故事。

       本書可貴之處在於了解幼兒面對死亡、喪親的反應,以及七年之間,如何在重要時刻學習和兒童溝通死亡。另外對照成人在突然得知惡耗引發早年創傷記憶的混亂、無助,和痛中開展出不斷進退的調適歷程。最難得的是揭示了善終與善別的可能。原來,死亡可以促進成長,如果能坦然面對,把握最後的親密時刻,好好與親人道別,為死亡做準備,終能生死兩相安。

       病人如何善終,家人如何善別,書中很關鍵的支持來源是兒童發展/兒童生命專家:莎莉‧山伯恩。她的專業諮詢貫穿並引導全文,回答了作者的問題,安撫了無數喪偶的家庭。

       作者以極簡單的故事堆疊,文字不見傷痛別離的沉溺,因三歲年幼孩子的天真無邪,增加了不少輕鬆篇章,「….我所面臨的主要挑戰不是對威廉說再見,不是讓每一天過得充實感恩,而是我覺得自己被年幼的兒子拉著走向未來。我不得不往前躍入守寡的狀態,獨自養育我的孩子。」為母則強的心念,讓書中散發著”善生”-好好活著、苦中仍善待生命、展望未來的訊息,讓全書讀來感動而不沉重。

讀者從書中將學到:

一、誠實面對是上策。

       兒童的喪慟調適是經常被忽略的議題,照顧喪親兒的前提是秉持開放的心態,不將兒童排除在死亡事件之外。研究顯示:調適較佳的喪親兒,是被允許參與死亡過程,被充分告知和支持的,比如被告知病情,和親人道別,接受餽贈紀念品等。

       作者毫不避諱地和先生兒子討論疾病、死亡,藉由開放地溝通,幫助接受失落的定局。她的直接甚至讓醫師驚訝,「如果有小孩在家屬室(死亡發生時),讓我知道你對他們說什麼。」醫師回答竟然是行醫二十年之中,從未發生過。

       兒童不被允許參與死亡,可見一般。

二、坦然為死亡準備。

       在面臨瀕死的歷程中,家庭往往因過度保護對方,而隱藏自己的情緒,因而錯失在生命最後階段中可能擁有的親密感和真實的溝通。威廉決定參觀墓園,預辦後事,威廉也開始整理他所擁有的每一件物品,丟棄他認為不必要的。他從小就集郵,最後將這些郵票放在巨大的購物袋中,留給兒子。最後宣告「『我已經完成我的工作。』….他邊說邊指著他的書和論文。…..」以及道歉「我很抱歉,如果我死了,沒關係嗎?」

三、回顧過往,把握當下,有關愛的陪伴。

       作者會回憶昔日新婚的那個夏天,又要求威廉說故事給她聽,「….我渴望聽到他的故事。….我像個瘋女人一般在筆記本上、零星的紙片上、我的手掌上潦草寫下回憶,因為我知道在一年之內,威廉會忘記他個人的歷史。」當威廉惡化,輪到她對父子兩人說關於他們生命的故事,一個他們兩人都不記得的故事,讓他們平靜下來。「…..傑克爬上威廉的大腿,兩人彼此擁抱。」

四、分享悲傷,允許差異。

       有學者比喻:「陪伴喪親兒童有如安撫一個經歷長牙痛的嬰兒,而非保護一個孩子不被熱爐燙著。」兒童的悲傷照顧包括觀察兒童可能有的情緒,允許釋放強烈情緒,包括憤怒或惡意。有品質的陪伴包括表達關愛、支持和接納,和孩子說明家庭面臨改變,將不同於往昔,想像沒有逝者的未來,彼此分享情緒。不要期待兒童做出成人般的反應,如明顯的悲傷,或保有清晰的記憶。

      「善終」的尊嚴、安適、和好、接受,「善別」的放手、祝福,「善生」的面對、前進,交織出面對死亡的另一種選擇。悲傷(grieving) 是一個再學習的過程,此學習不侷限於認知,而是生活全面。本書真實動人,舖陳出成長的軌跡。

 

本文為「金魚度假去:一部關於失去的回憶錄」推薦序,天下雜誌出版社,2009年,本文經作者同意轉載

* 本網站之課程內容、講義、文章之版權所有, 請尊重作者智慧財產權;若需使用須經作者及本會授權同意,並請註明出處及原作者。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