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焦點】看電影談生命告別 對生命輕聲說再見

作者: 
唐祖湘(記錄)  圖:安寧照顧基金會

安寧照顧基金會舉辦「看電影談生命告別」教師培力工作坊,
將安寧療護觀念延伸至教學現場,學習如何對生命輕聲告別。

如何學習對生命說再見?安寧照顧基金會舉辦「看電影談生命告別」教師培力工作坊,將安寧療護觀念延伸至教學現場,引導學子從影像欣賞中學習看待生死,進而珍惜並尊重生命。

與生命告別是人生必經的過程,也是必修的課題。今年4月20日,安寧照顧基金會舉辦「看電影談生命告別」教師培力工作坊,由政大傳播學院助理教授王亞維擔綱主持,並一手策劃當日活動內容與電影選片,透過「愛你這麼多~居家安寧的選擇」、「春之櫻:吟子和他的弟弟」、「可可夜總會」3部電影以及每部電影結束後的映後座談,讓參加者從安寧療護、臨終情境與臨終關懷,到影像在校園生死教育的應用能擁有全盤認識。

融入情境 柔性看待生死議題

王亞維表示,孩子對死亡是感到陌生與恐懼的,甚至對老年人也存有同樣情緒,因為童年時期的祖父母都已步入老年,可能會出現嘮叨、生病、脾氣壞等特質,而爸媽進出醫院照顧老人家,又常籠罩在哭泣、哀傷的情緒裡,傳統亦將死亡與活著形塑成陰陽對立的世界,讓小孩先天對死亡有排斥感。而「可可夜總會」是一部以正面方式傳遞小孩面對死亡的動畫電影,影片中處於不同生死境界的家人,可以一起唱歌、跳舞,從墨西哥傳統亡靈節與已故親人碰面的劇情,共同從容自在面對生死,很適合當成校園教材,啟發孩子跳脫原本傳統想法,並思考在不同民族的背景下,對於生命與死亡有什麼不一樣的意義。

朱為民以輕鬆的問答方式引導聽眾思考,破解外界對安寧緩和醫療三大迷思。

台中榮民總醫院醫師朱為民,則以輕鬆的問答方式引導聽眾思考,破解外界對安寧緩和醫療三大迷思:「安寧緩和醫療不代表等死、也不等於去住安寧病房,更不是從此就回不了家。」真正的安寧療護應該是「二不二要」,「二不」是避免問要不要救?也避免使用「放棄」這二個字;「二要」是可以用「治療方向的改變」,以及「減去無效的治療,增加舒適的治療」來說明,是為了提升病人及家屬的生活品質,用正確的方式說明才不會被誤解,也才能有效溝通。

他亦舉自身例子說明,父親離世與兒子出生剛好只差一個月,他想跑一趟戶政事務所,同時完成兒子報戶口和父親除戶,但母親反對,堅持要他先去辦入戶,再擇他日辦除戶。原先他不以為然,直到看到戶口名簿,這才知道媽媽的心意──因為那張薄薄的紙上,同時記載著全家5個人的名字,這份共同存在的證明,也是留給家人最大的慰藉。

「如果我們死去之後,也沒有人記得我們了,那我們還能留下什麼呢?」

朱為民認為,生死議題很難透過三言兩語說清楚,在校園教導學生的時候,除了可以利用電影中提到的人、事、物等元素,讓學生融入角色情境,也可以請學生帶一張全家福的照片來,分享拍攝該照片的情景,並設想萬一哪一天照片中的親人不在了,他們會怎麼辦?同理心的思考,讓探討生死課題變得不那麼沉重。

換位思考 增加對生命的感受力

台北市教育局陳建榮老師分享,之前在國小當導師時,他每年會帶領學生看5部電影,採分段放映,讓孩子看完某一段後停下來思考、討論,一起由「概念構圖」,延伸思考「這段故事有哪些重點?」並鼓勵學生無限想像地談論不同想法,陳建榮強調,每個人從電影獲得的感動都不相同,討論重點不在於是非對錯,而是鼓勵全班一起創作,或畫出自己的概念構圖,引導學生從電影得到更深刻貼近的收穫。

陳建榮也會利用Q&A,引導孩子將電影情節與自身經驗做連結,例如西班牙電視影集「天明破曉時」講述一個孩子面對媽媽罹癌過世,就很適合引導孩子從養寵物或植物的經驗思考失去心愛事物的感受。另外,也可從電影情節中設計體驗活動,像是「可可夜總會」中的剪紙,可以讓孩子自由創作,剪出最符合興趣的圖樣,或者讓孩子思考,如果離開人世時可以帶一個紀念盒,裡面最想裝些什麼……等省思。透過電影啟發,引導學生重新思考生活、生命的意義。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