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新訊】靈性關懷 承接生命重量的指引

作者: 
梁雯晶  圖| 安寧照顧基金會、大悲學苑、史懷哲宣道會

對於很多人而言,「靈性關懷」往往會讓人直接聯想到宗教信仰,其實不單如此,真正的靈性關懷更是一種承接生命重量的指引,協助其找到屬於自己的生命意義。

台灣發展安寧療護觀念近30年,在眾多專業醫護人員的努力之下,無論是身體的疼痛控制,或者心理的哀傷撫慰、社會關係的支援,品質水準已不輸歐美先進大國。惟獨在靈性關懷的部分,仍處於有待努力的沙漠地帶。

「90%病人身體的疼痛以現在的醫學技術都可以獲得一定的緩解,只有靈性的部分是現在醫學技術無法處理的。」台北醫學大學台北醫學大學管理發展中心執行長、史懷哲宣道會董事長邱仲峯表示。

馬偕醫學院教授賴允亮點出台灣靈性關懷的問題:「從台灣發展安寧療護以來,我們發現民眾及醫護團隊,都把靈性關懷落在宗教範疇,但真正的靈性關懷不是如此。」

推動靈性照顧,2001 年起五度邀請國際知名靈性照顧大師Dr. Bridge(後排左三) 來台舉辦課程與研討會。

找尋跨越死亡的答案

「靈性關懷」(Spiritual Care)的概念起源於基督教的信仰,但因在名詞上較為抽象,且原本的脈絡與華人文化有所隔閡,因此常會被歸類為宗教信仰。

前馬偕紀念醫院社會服務室主任張玉仕說明,在基督教的信仰中,靈性關懷不僅適用於安寧療護病人,而是擴及所有醫院的病人。教會體系的醫院多設有院牧部,因此推動安寧療護初期大多是由院牧部的牧師擔負此一職責,「但是安寧療護的靈性關懷應該是跨越宗教的概念,不管是佛教、道教、回教或者無宗教信仰的人,都需要靈性關懷。」

「靈性關懷的觀念是跨越宗教的普世特質,例如慈悲、和解以及愛。」張玉仕表示,無論是何種宗教,皆不捨得病人受苦、靈性無所寄託,因此靈性關懷很重要的環節便是接納與傾聽病人的煩惱,藉由建立關係、並同理其感受後,再進一步地引導其找尋並肯定自己的生命意義,與探討死後的歸處。

張玉仕說到:「對於有宗教信仰的人來說,靈性可能是一種宗教所指引的生命經驗或答案;但對於沒有宗教信仰的人,也可能是其內在一種更深層的生命價值,而靈性關懷就是協助他找到屬於自己的生命意義。」

建置不同體系的靈性照護 走入社區

1990年,台灣第一個安寧病房於淡水馬偕紀念醫院創立,其後安寧照顧基金會成立並積極推動安寧療護觀念的同時,也邀集專家學者針對靈性關懷的理論與觀念進行討論,期待建立屬於台灣在地化的靈性關懷模式。而在安寧照顧基金會的努力之下,點燃起靈性關懷的第一把火,並確認靈性關懷超越宗教的共識之後,不同的宗教團體系統,紛紛建構屬於其體系的靈性關懷網絡,甚至成立志工隊、走出醫院進入社區,將靈性關懷的範圍更加擴大。

由宗惇法師創立的大悲學苑,便是致力於社區末期病人的靈性關懷。

宗惇法師早年於台大醫院安寧病房從事靈性關懷的研究、教學及臨床服務。她在醫院服務期間,深感於靈性關懷專業人員的不足,以及病人出院轉接受居家安寧後,雖然身體上的不適可以藉由藥物獲得控制,但在靈性上的資源仍是相對缺乏,因此她於2013年創立大悲學苑,建立靈性關懷志工的培訓機制,志工需經過初階、專業共56小時的課程,並經過面試、見習、實習的過程後,才能取得正式志工的資格,進行靈性關懷的服務。

大悲學苑致力於社區末期病人的靈性關懷,圖為德嘉法師關懷病人。

「以前覺得在醫院內推動靈性關懷已不簡單,到了社區後,才發現這裡更是一片廣大的沙漠,這才是我們需要努力的地方。」德嘉法師表示,之所以脫離醫院體系、走入社區,為的就是希望能將靈性關懷擴及地方基層,而不是限縮在醫院場域:「病人在醫院我們就去醫院,病人出院我們也跟著持續到家裡訪視。」

1990年便開始從事安寧療護工作的邱仲峯,諸多的臨床經驗也讓他深切地體驗到台灣靈性關懷的觀念及資源不足,因此在2001年成立基督教史懷哲宣道會,於馬偕、北醫、萬芳、羅東聖母、台中童綜合等醫院招募志工隊,希望以臨床學習的方式給予病人靈性上的撫慰。

藉由志工隊實際經驗的反饋,史懷哲宣道會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共同制定靈性關懷的課程,於2011年推出「天主教與基督教靈性關懷訓練方式及課程」,希望讓有志從事靈性關懷的人能接受系統式的訓練,並進一步至醫院實習。

完成受訓及實習的學員,在之後陸續投入全台安寧療護團隊及地方社區服務,為了讓靈性關懷的專業更被獲得肯定,2016年史懷哲宣道會匯集專家學者組織授證委員會,經過嚴謹的考試與口試後,頒予「基督教靈性關懷師」的認證,希望加以推廣靈性關懷的理念。

國健署積極建制台灣靈性關懷模式

而民間多年來推動靈性關懷的努力,終於在2017年匯流,國民健康署決定推動3年的「安寧靈性關懷人員的培訓與宣導推廣計畫」。這也是台灣首次以國家的力量,計畫建構屬於台灣靈性關懷的專業人員及模式。

邱仲峯及史懷哲宣道會團隊承接此計畫,聚集台灣靈性關懷的民間機構及專家學者,共同討論出靈性關懷的標準課程及指引,並辦理相關研討會、課程,積極培訓靈性關懷專業人員。

計畫的第一年成功讓全台安寧療護病房引進靈性關懷的觀念,提供末期病人靈性關懷;因應高齡化的社會轉變,第二年更深入社區,以社區照顧關懷據點、長照機構為目標,將死亡及善終課題帶入社區。「今年是第三年,我們有兩個目標,一個是即將在年底推出的靈性關懷總指引,讓全台的臨床人員可以藉由此守則執行靈性關懷工作;第二,則是我們會將靈性關懷的課程改為線上課程,讓資源與觀念能更普及化。」邱仲峯說明。

史懷哲宣道會制定靈性關懷的課程,讓有志於從事靈性關懷的人能接受系統式的訓練。
圖為執行長邱仲峯的授課情形。

下一步 靈性關懷人員證照化

不同於西方有專業認證的靈性關懷人員,台灣目前的制度法規並沒有針對靈性關懷人員擬定專業認證辦法。對此,邱仲峯認為:「證照化是必然的趨勢,要給予專業肯定,不然無法鼓勵有心從事的專業人員持續深耕這塊領域。」

藉由國健署計畫的契機,目前已讓靈性關懷人員獲得「間接承認」的資格。邱仲峯說明,目前醫院評鑑中已明訂醫學中心需落實全人照護,並設置「專責心理師、志工或靈性關懷人員」提供靈性服務,且需受過安寧療護教育訓練的紀錄核可,以法規鼓勵醫院導入靈性關懷服務。因此民間團體所提供的相關訓練,只要符合標準課程規範,便能獲得核可,進而協助有心從事靈性關懷的人員取得基本「資格」,投身靈性關懷領域。

但是他也坦言,雖然政府對於證照化的建議樂見其成,但在現實面上有執行的難度。國外的專業靈性關懷人員多為宗教研究所畢業後再接受臨床訓練,而台灣在教育體制上未有相關科系的建置,因此如要證照化需從教育體制的改革著手,並非短時間能達成。

賴允亮教授與病人和家屬同心禱告,陪伴他們走過生命旅程。

展望未來 靈性關懷落實於教育中

對於靈性關懷的認證,賴允亮則有不同的看法。「靈性關懷應該是一種職業嗎?」這是賴允亮從事安寧療護工作多年以來,一直在思考的問題,他認為,靈性關懷除了擁有知識上的專業之外,更應該具有某種使命及價值,而這種價值難以用「認證」的方式進行考核

此外,他認為,安寧療護是以團隊進行全人照顧,因此在照護病人時,都應該視病人的需求給予適當的靈性協助,「人是一個完整的生命,很難將其視為機械,分出不同的部分,每一個部分歸屬不同人負責。」

對此,張玉仕也有相同看法:「靈性關懷需要即時進行,因為當病人願意跟安寧療護團隊傾吐時,你不可能打斷他說:『先停住!我幫你找靈性關懷人員來跟你談。』」不過她也提到,隨著靈性關懷在臨床上的需求逐年升高,安寧療護團隊的工作愈發吃緊,如果能有更明確的分工,才能提供病人更優質的照護。

雖然國健署的計畫讓靈性關懷的普及有顯著提升,但邱仲峯認為,目前醫學訓練缺乏靈性課程教育,因此離真正的落實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當靈性關懷的觀念真正落實在教育時,每位醫護團隊人員都能及時察覺病人處於靈性焦慮的階段,才算真正的成功。」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