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行列】一位胰臟癌末期患者死前14天的靈性關懷

作者: 
邱仲峰等七人

安寧病房的個案討論會。

  87歲的陳爺爺自公職退休後四處旅遊,除了高血壓,他向來健康沒什麼大問題。今年3月,因腸胃不適到醫院檢查,結果發現胰臟癌已進入第四期。陳爺爺拒絕西醫治療,決定採自然療法,但三個月內體重降了十幾公斤,緊急轉入北醫附設醫院治療。

  入院後,爺爺持續抱怨疼痛,醫療團隊發現爺爺情緒焦慮不安,評估非單純生理上疼痛,應包含了社會、心理、靈性的不安,亦即整體痛(Total Pain),故轉介靈性關懷師介入協助。

  初時陳爺爺不願談及內心深處想法,後經護理人員提及他喜歡旅遊,提供了很好的切入點。果然,一談到旅遊,爺爺立刻換了個人,侃侃而談,和關懷師也因而建立起不錯的關係。此後,爺爺開始談及過往和掛心的事,關懷師則運用「五面向三階段」靈性關懷模式,進行靈性評估與協助。

五面向三階段的靈性關懷模式

  「五面向, 三階段」是北醫安寧團隊所發展的靈性關懷模式,將靈性分為:發現或尋求生命意義、經歷希望、寬恕與被寬恕、愛與被愛、與至高者的關係等五個面向,而每一個面向都需經三個階段引導;第一階段是發現與承認,即聆聽中確認案主五面向需求,讓案主察覺並承認其靈性需要;接著進入第二階段深入探索,如藉由引導對話, 帶領案主釐清當前問題, 並了解問題是什麼原因造成; 釐清後即進入第三階段,找到解決方式,亦即關懷引導案主找到正向力量,並願因此改變。

實習靈性關懷師都認為,在安寧病房實習,帶給他們很不同的人生體驗。

關懷師在與陳爺爺及其家人會談中,從五面向了解其靈性需求,分析如下:

一、發現或尋求生命意義:

爺爺一生任公職、盡忠職守,談及工作甘苦,他分享了許多做人處事道理;關懷師也發現:爺爺自我要求高、責任感,且願意付出、奉獻;關懷師便在交談中肯定其對國家社會的貢獻,見證爺爺的人生意義與價值。

二、經歷希望:

包括亟盼症狀緩解或儘可能減少受苦、好好活著,並追求自我與其他人和上帝關係和諧。關懷師經評估後,認為爺爺在此面向仍有需求,然而受限於時間,此面向並未能有所發展。

三、寬恕或被寬恕:

人與人之間的和解與接納只有靠愛來建立,愛的具體表現是「寬恕」,只有在寬恕下,人才能真正感受自由;而人在臨終前似乎更能感受到被愛,且願意寬恕自己及他人。

爺爺很早即將友人兒子收為義子、視如己出且同住,以就近照顧。然而,義子與爺爺的妻兒相處不睦,爺爺夾在義子與家人間,常須面臨雙方情緒衝突。關懷師在陪伴時,特別引導爺爺和妻兒說出這其間的情感糾結,爺爺表達他實在不願意看到家庭和義子兩邊都受到傷害,卻事與願違。關懷師在了解爺爺內心這層憂慮後,嘗試與家人溝通;兒子經過這段時間在爺爺身旁的照顧與陪伴,對於過去的糾葛逐漸釋懷,也更能感受到父親對自己的愛。

知道要讓爺爺平靜離開,必須讓他放下牽掛;想起關懷師的提醒,兒子當著爺爺的面,感謝義子長年對爺爺的付出;看到兩個兒子的改變,爺爺十分安慰。

四、愛與被愛:

在會談過程中,關懷師與爺爺深入探索付出愛與享受被愛的感受;爺爺欣慰地表示,兩個兒子都很孝順,靈性關懷師也肯定爺爺凝聚了家的力量,及為愛所做的一切付出,影響家人形成堅定的連結和愛的循環。

五、與至高者的關係:

認知超自然的存在,與永恆有關,這是祝福與恩典。關懷師可以支持病人、家屬探討並闡述信仰,也可以藉禱告和宗教儀式或禮節,表達與病人宗教、文化一致。

與家人一起探索生命與死亡意義

邱仲峰副院長(右一)、方慧芬副主任(右二)、吳森棋醫師(左二)
暨史懷哲宣道會講師群在實習靈性關懷師結業式上合影。

  初觸及死亡議題時,爺爺表示自己是無神論者,死後便什麼都沒了;儘管言詞灑脫,但兒子仍觀察到爺爺潛在的焦慮,且一再反應在身體疼痛上。爺爺在關懷師嘗試深談時,總是一再避談死亡;直到身體日趨衰弱,意識到自己生命終有極限,便主動詢問兒子死後靈魂歸宿。此時爺爺已不再避談死亡,並承認靈性需要,兒子以自身基督信仰,與爺爺一同探索生命與死亡意義。關懷師也在此時協助爺爺面對生病至死亡的生命歷程, 並與至高者連結,靈性終於得到了平安。不久後,爺爺在兒子陪伴下安詳辭世。

  在關懷師陪伴案主過程中,運用「五面向三階段」靈性關懷模式,評估問題所在,並協助爺爺及其家屬滿足靈性需求及靈性覺醒,加上爺爺及家人本身在靈性上的助力(strength),終能在陪伴爺爺短短十四天內,達到靈性安適。

(作者為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癌症中心及安寧療護科社心靈團隊,成員包括邱仲峰、范銀絲、李芝瑩、林玉芳、施香婷、林惠珊、邱筱珊)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