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行列】如何提供末期病人及家屬靈性關懷?-簡述五面向、三階段的思考模式與步驟

作者: 
邱仲峯(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暨放射腫瘤科主任、本基金會新任董事) 圖:邱仲峯提供

  畢生從事臨終照顧和研究的 John Miller 醫師對「善終」的定義是:死而無憾、靈性平安。這位醫師所照顧的臨終病人不計其數,他的結論卻直指靈性,因而特別發人深省。台灣醫療技術、設備各方面已臻水準,但是,有多少人能得到善終?我認為,關鍵便在於靈性的平安與否。

  人的靈性有各種面向,每一面向都需要滿足,但是,隨著年齡和閱歷不同,靈性的滿足點也會不一樣;當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就會形成「靈性困擾」,因此,靈性需要不斷被肯定與加強,直到生命最後一刻。而幫助他人解決靈性需求與困擾,並從中找到平衡點,使靈性得到滿足,這就是「靈性關懷」。

  北醫附設醫院腫瘤病房團隊,歸納十七年來關懷末期病患與家屬的經驗,釐出靈性關懷的「五面向、三階段」,提供靈性關懷淺顯、紮實的理論基礎,希望臨床工作者以此為共通的語言和論述,據以分析、討論,尤其在靈性關懷過程出現僵局時,也能有效地依此判斷,而找到圓滿解決的途徑。

諮商心理師教導團隊同理心技巧。

面向一: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每個人都希望找到生命的意義與價值,才能明白這一生所為何來;許多人艱難地過了一生,卻因未找到生命意義,仍留下許多憾恨;也有許多在社會眼光看來很有成就的人,因找不到生命價值支撐,仍會掉落在虛浮、茫然的情境中,鬱鬱不得志。我們以下面實例來說明臨床人員如何透過引導,協助末期病人找到生命的意義與價值,讓他得到一生圓滿的註釋。

兒時大腸麵線的滋味

67歲汪伯伯肝癌末期,他覺得人生無可留戀,反覆地詢問醫護人員:「能不能幫我想些辦法,讓我在沒有痛苦下早點走?」
一天,我問他:「有沒有什麼你想做、覺得死前做了會覺得很開心的事?」
「有!如果能再吃到一次小時家附近那個賣大腸麵線的路邊攤,不知會有多開心?我很懷念那個味道。」

有同仁知道後,立刻組織了一支任務特遣隊,到汪伯伯的家附近去找;當然,路邊攤早已搬離,所幸,同仁仍鍥而不捨地尋找,終於打聽出路邊攤早已發展為店面;特遣隊追蹤到店家老闆,告訴他這件事;老闆聽了超開心,「真的?實在太感人了,你們要幾碗,我全部招待!」
結果,當天搬回二十碗麵線,大家跟著阿伯一起吃麵線、回憶兒時時光,也引發了背後的故事。在邊吃邊聊當中,我問他:「為什麼你這麼喜歡吃這麵線?」

「小時候家窮,只要能吃到這碗麵線,就非常滿足了;這個回憶讓我覺得:大腸麵線味道特別好。」他娓娓道來,「由於家裡窮,不能好好受教育,很小就得出外工作賺錢。娶妻生子後,我更加努力工作,想盡辦法要讓孩子受教育,希望孩子們不要過跟我一樣的童年,長大後,可以做不一樣的事。」

「那麼,您的兒子、女兒現在情況如何? 您還滿意嗎?」
「我覺得很滿意了!雖然人總有不足,我也盼望他們能更好,但是,至少他們都已大學畢業、成家立業,不像當年我們那般窮困,可以穩穩當當地生活...」

講到這裡,我對他說:「您這一生處處為下一代設想,很不容易呀!」
「這樣真的很不容易嗎?」他似乎希望得到進一步肯定。

「真的很不容易!由於您的努力,把原來家庭狀況整個扭轉了,不僅脫離貧窮,也給了兒女很好的機會,下一代不但都成家立業,有好的生活條件,未來也會更有成就。」我說。
「你真的這樣覺得?」可以明顯感覺出:他的語調已有不同,情緒充滿興奮。
「真的,不然,你問問其他人的看法。」

這時,同仁們紛紛加入:「這個爸爸真是太感人了!」

接下來幾天,他都過得很快樂,因為他發現自己做了一件非常有意義而重要的事:他這一生已致力扭轉原生家庭的赤貧,而有了迥然不同的家境與發展;他找到的是他這一生生存的價值。

  我們試著依此實例分析,來了解靈性關懷的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是發現問題,找出生命價值上的靈性困擾。關懷師需要運用心思,體會病人的心境;這個過程有如「辦案」一般,需要經過抽絲剝繭的過程,幫忙找出問題所在。第二階段則是承認和接受,必須讓當事者真實感受到:這的確是他的問題,如果關懷者找出的問題不為他承認,就失去意義了。第三階段是在確認問題後,必須協助他面對問題,並加以解決,此亦等於宣告和確認他的生命價值。三個階段完成,這面向就完成了。

面向二:希望

  靈性第二大環節是希望,病人的希望不外乎:病情減輕、能好好活著、還有些事情要完成...。常聽人說,久病厭世自殺,這都是因為自感沒有希望;如果對未來不抱持任何希望,還要拖著病體折磨,在如此抑鬱、喪志下,常促使人走上絕路。因此,人的靈性需要有所期待、有所盼望,一個小小的希望,猶如內心裡的火炬,能牽動整個人,照亮未來的路,使身體受苦緩解到最小。靈性的渴求,常是與自我、與他人、與神的和諧,不管靈魂活著或靈魂轉世,希望來生是各宗教所揭櫫的天堂或天家,至少是與每個文化有某種程度連結。

安寧團隊盡全力滿足末期病人的靈性需求。

面向三:寬恕與被寬恕

  每個人都有被誤解或做錯事的時候,終其一生,也必然曾經歷寬恕與被寬恕的情境。歐美觀念較開放,許多人知道自己時日不多了,往往會主動寫道歉函,對自己過往諸多悔恨或遺憾,一一向當事人致意或道歉,希望今生今了,不要把遺憾留到來生。國人則對情感的表達則較保守,縱然心裡有意,卻很難主動表態先致歉,總是等待對方先開口,最終不是把怒氣帶進棺材,就是無法如願。

  事實証明,我們若無法接納別人,也無法為人所接納,因而接納是被寬恕的第一步;沒有寬恕,心裡有怒意或愧疚,終究無法平衡,靈性就很難提升。如果臨床照顧觀察到病人有這方面的意願、說不出口,或是有這方面情緒困擾,往往是最容易切入的關懷點,可以協助他先面對、處理情緒,再付諸行動。

面向四:愛與被愛

  愛有很多種,包括家人、親人的愛、朋友的愛、事業伙伴的愛、教友的愛...;當自己感受到被愛的時候,也會感受到自己對別人真實的愛;這樣的愛可以讓人的靈性得到很大的滿足,所以,我們需要幫助臨終的朋友發掘出他隱藏在內心對別人的愛,也幫助他感受並面對別人對他的愛與關懷。

面向五:靈性與至高者的關係

  每個人未必到臨命終時才會想到:人死了以後會怎樣?靈魂到底去哪裡?有些人自小就一再追問這個問題,也有人終其一生都在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也有人是在死亡逼近前,對此不斷發出問號。

  當病友問到:「未來到底會如何?」時,關懷師要支持病人及家屬從宗教出發,引導他們探討和闡述信仰;但是,謹記:絕不能讓被關懷者感受到宗教的壓力。

結語

  了解並運用以上簡述的靈性五個面向,在進行安寧關懷時,可藉隨意聊天來了解對方對這些主題的看法,幫助他們發問,並了解提問的原因,協助他進行分析,然後共同討論應怎麼解決,這就是靈性關懷的任務。

  五面向三階段、共有十五個步驟,必須循序漸進、一一完成,不要貪多、貪快,否則,可能不僅無法解決問題,反而帶來更多疑惑。探訪病友時可同時進行評核:問題是那一項?現在要解決那一項?現在進行到那一階段?當又完成一項時,回家很開心,因為我們又幫助一個人的靈性獲得平安。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