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企劃】愛你這麼多 安寧緩和療護是軟體,不是硬體

作者: 
徐菁穗(採訪、報導)

安寧照顧不是硬體、它更像一種「內建」功能;
完美的安寧照護模式,不需要安寧病房、安寧醫師,
它應融入到每一專科、每一個末期病患的醫療照顧裡。

忙碌了一整天,當工作結束時,多數人第一個念頭是:回家洗個澡、賴在沙發上、身心放鬆地看電視,或是什麼也不做,躺在床上好好休息;如果,我們把人忙碌的一生比做一天的作息,那麼,在打拚一輩子之後,您最想得到怎樣的休息﹖在熟悉的家裡,由家人環繞,好好地和每個人依依不地告別?或交由機器來延續生命?

家 是最好的安寧終站

調查指出,有八成末期病患希望能在家中安詳往生,家,不僅是每個人最熟悉的環境,也是避風港,在家裡不僅可享有較高的自主性與隱私權,病人也會覺得較有生命尊嚴。近年來國內積極推動居家安寧療護,除了可透過醫院、社區安寧團隊的訪視,讓末期病人在家裡仍得以控制症狀之外,也省卻了家人奔波看護和探視的辛苦,而病患在家中做最後告別,更可避免不必要、痛苦的無效醫療處置,達到「善終」目的。

台北馬偕醫院醫師賴允亮說,很多人以為,住進安寧病房,才是接受安寧療護,其實不然;安寧並不是指有形的病房設施、配備或其他硬體,安寧是一種「軟體」,是一種對生命的態度、是提供末期病患照顧的模式;當重症病患預期生命可能不到六個月時,安寧療護目的不在治癒疾病,也不在加速或延緩病患死亡;而是為患者及其家屬提供症狀緩解、情緒支持、靈性照顧,以改善其生活品質,協助與支持他們直到生命自然結束。因此,安寧的精神更像一種「內建」功能,完美的安寧照護模式,不需要安寧病房和安寧醫師,它應融入到每一專科、每一個末期病患的醫療照顧裡。

安寧重點在無痛與生活品質

安寧療護的發展,從最早的病房照顧到發展為居家安寧,而後擴大到整個醫院共同照護,再到社區安寧計畫,安寧都是一種「軟體」;不論病人在醫院那一病房、或家裡、或安養院,包括醫師、護理師、社工師、營養師及安寧療護從疼痛控制至各項症狀處理,都能讓末期病患在生命終了前,維持「無痛」的生命品質和安寧境界。

賴允亮指出,台灣安寧發展最初確實以醫院為發展基地,民國79年2月馬偕醫院設立首一安寧病房,也讓台灣成為全球第十八個發展安寧療護的國家,當時安寧強調的是尊重病患、提供良好的症狀評估與緩和治療、協助病患減輕病痛,以提昇生活品質。

打造融合本土的安寧模式

在此同時,馬偕醫院也成立「安寧療護教育示範中心」,希望在提供末期病人照顧同時,也著手訓練醫、護、社工、宗教師、甚至志工等安寧團隊成員,提升臨床照護務知識、技巧與品質,打造融合台灣本土文化的安寧模式。

衛生署於民國85年7月起,試辦居家安寧療護計畫。賴允亮解釋,新生命多在家庭迎接下報到,因此,當人告別這個世界時,家,自然也應是最安心的所在。基於此,醫界著手推動居家安寧照顧。原以為居家安寧應符合多數家庭期待,然而,當年試辦時卻發現,在都市化的台灣,常見家庭成員忙於工作,沒有多餘人手照料病人,結果,居家僅剩病人,仍談不上安寧;再加上台灣從日據時代以來的醫療文化認為,生病應留在醫院,康復才回家,所以當年民眾對居家安寧接受度有限。

從民國89年統計,每一百名癌症死亡病人中,只有7. 5人是在安寧病房或家裡過世,民國91年增加到14人,足見當年推展安寧的成效有限。所幸,隨著媒體報導安寧為末期病人圓夢的感人故事越來越多,衛教宣傳也加強,不僅醫護加入安寧行列的人越來越多,末期病患主動詢問和要求安寧療護的頻度也越來越高。

民國93年衛福部與安寧照顧協會合作試辦「安寧共同照護服務」,並於94年起擴大補助,癌症末期病患不一定要住進安寧病房,才可得到安寧照顧,在一般病房的癌末病人、甚至非癌病人一旦需要安寧照顧,都可透過安寧團隊成員和原來診療醫護共同合作,提供病患完整的末期照護。也在此一政策推廣下,原來照護人數在民國100年增加到40%,民國101年增加到51%。目前安寧照護發展已多元化,從病房、居家擴展到共同照護,甚至社區,即便在安養院,也可透過和醫院特約,由醫院安寧團隊定期前往探視和做醫療處置;都會區也可就近由診所、衛生所或地區醫院醫師,前往提供安寧照護。

賴允亮強調,安寧療護可以因地制宜,變化出各種安寧模式,「只要能讓末期病人安心,那就是病人安寧最理想的所在;而不是非得送到那裡,才叫做安寧」。

《禮運大同篇》裡,描述大同世界終極目標之一是:「老有所終」,賴允亮說,人生列車要到站了,每個人所選擇的「終站」可能不同;安寧療護模式只是其一;賴允亮期待,在強調醫療自主權時代,未來應立法讓末期病人有充分選擇權,這樣生命末期的臨床照護工作才能更順利地推廣。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