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圖書館】死亡是良師 學分修不完

作者: 
李開敏(社工師、諮商心理師、台大社會工作系及通識教育中心講師) 圖:李開敏提供

為了寫這篇文章,前幾天把開復的書帶在身邊細讀;捷運上,身旁一位年紀和我相仿的太太看了,告訴我她也讀過這本書,我問她覺得如何?她第一句就說:「他覺得這一生過得太驕傲了!他擠進了百大名人,可說老天對他不薄,不過,生病以後,重新和家人關係拉近,他有了更正向的收穫!」下車時我們互道「幸會!」我始終未表明身份,但心想:她直指本書核心,真是可愛的台北愛書人。

  猶記得八、九年前一個午後,開復和我在媽媽家的客廳裡,他為了秀電腦科技,要我對著電腦說話,我隨口說:「李開復是嘟嘟臉!」他回了一句:「我的姐姐是個 good witch (好女巫)!」

  這次簡短的對話,一直深深嵌在我心中。這位可愛的嘟嘟臉,是近二、三十年享譽國際的電腦科技天才,頭頂光環、叱吒風雲;而我這一生想用妙法助人、尋求療癒的「好女巫」姐姐,今天便試著從姊弟近距離觀察和安寧社工角度,來導讀這本新書。

本是同根生 相去千萬里

  開復和我在個性上從小就天差地別,他五歲時就懂得要求媽媽讓他提前唸小學,因為幼稚園太無聊了;我唸幼稚園時,老師很疼我,一次老師問:「李開敏,妳和吳○○都很乖,誰該拿第一呢?」我想都沒想便回答:「老師,我應該拿第二,因為我常遲到。」

  開復是務實派,精準目標導向,也是標準的go getter,絕對快、狠、準的角色;我則隨性、迷糊,一生散漫、無規劃,一切交由天主、如來帶領。從小爸爸對我們的管教也不一,總是教他不要驕傲,要我把時間管理好。

1982年開敏的長女雋音在美國紐澤西出生,開復從紐約哥大飛來探望老姐。

  開復國小畢業就到美國念書,我則留在台灣念大學,後來我也出國,再相聚時,他已進了紐約哥倫比亞大學,那時我剛結婚、就業,定居在紐澤西;媽媽一到暑假就飛過來,住我們家、陪寶貝兒子;還記得那時他迷戀橋牌,四處參賽。74年他在台舉行婚禮,我帶著才一歲的老大雋音和先生仁輝專程返台,不意,竟因而接受北榮院長鄒濟勳將軍之邀,一年內遷回台灣,加入當時醫院更新計劃,擴大社工編制即為其一。就這樣幾十年過去,我因開復結婚的因緣返鄉,他仍繼續浪跡天涯,彼此間交集越來越小;我談心理學,他翻白眼說不懂,他談科技投資,我就打呵欠;有時試著表達意見,他立刻說:「我們是很不一樣!」「妳太不了解我了!」「我們別再說了!」

這一切 在他生病後改觀了

  開復近作《我修的死亡學分》, 七月由遠見天下文化發行。這本書和他以往著作大異其趣,2000年以他為主的《追隨智慧-中國人在微軟》出版,2006年他出了暢銷書《做最好的自己》、2009年《世界因你不同》,當年他抵達中國即說:「我們是為人類科技進步而來」,當時他躋身全球科技巨擘,暢談成功學、領導學、做二十一世紀人才,成為與年輕人對話的熱門導師。不過,一場大病卻成就了這本探討人生大哉問的書;真的,死亡現前,脫去了虛名與成就,人生還剩下什麼?

  死亡是良師-加州舊金山大學死亡臨床研究心理學家及教育家Garfield博士,以他長期臨床研究所見,提出當死亡逼近時,病人多數願意卸甲,真誠、清澈地面對自己和身邊的關係,那種深刻的內觀、靈修、反省,是一般人無暇顧及的。

這場癌症 惠賜了死亡學分

  開復亦不例外。癌症面前,人人平等,所有的苦自己嘗、自己熬,無人能替代。開復乍聞噩耗,彷如晴天霹靂,此後歷經化療種種艱辛,在治療過程中備感徬徨、無助,但是,這也讓過去從不知苦的他,終於了悟:有苦的「人身」與「人生」。

  開復在書中揭露獲知罹重病後的脆弱,他在這時反省過去拚命透支而偏斜的人生,從中悟到「謙卑」;因此,書中「放下驕傲」、「學會感恩」、「病中覺悟」幾章都提到,要把驕傲一點點拔除,就是要學會感恩;唯有感恩,才能把盤踞在心中的自我重要感鬆開,跟大家融成一體。

  從小一路風光的開復,總是將別人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然而,癌症卻教會他要懂得感激、珍惜,看到家人無私的愛,重新看待過去習以為常的人事物,珍惜每天,視為此生最特殊的一天,珍惜稍縱即逝的美好,慢活在當下,為自己的健康做出承諾。

高中時期的開敏(右一)和小學生的開復與父母合影,地點已不可考,巨石上寫的是「天涯何處報親恩」。

  原來科學家、企業家、教育者盛名的枷鎖,只有讓自己深陷在所有的外相名相中無可自拔,一旦勇敢承認自己有所求,愛面子好名的「中國情結」,就有破繭而出的希望。「過去的我已經死去,今後的我每一天都是重生,人生之妙就在於不斷的在犯錯中修正、再修正,所謂『如切如磋,如琢如磨』」(88頁),「如今在意的是能不能成為一個給人溫暖、善意、沒有分別心的人。不再用量化的思維,算計每件事的價值和意義,回歸真誠的自己,真誠的分享!繁華落盡,樂做凡人,樂助有緣人。」(138頁)

正向人格特質 因應危機能力派上場

  小女兒彭博說:「小舅舅面對癌症,和別人很不同耶!!」開復面對淋巴癌第四期的噩耗,他的憤怒、委屈期很短,他快速以向來擅長的資訊掌握,「自己研究病情」(39頁),要為生命的失控扳回些主控權。他上網搜尋各種疾病相關訊息、和醫師透徹討論、選擇治療方向,他以無比驚人的意志力,加上與生俱來的快捷、幽默,迎向生命中最嚴酷的挑戰。這一生他所廣結的善緣,也在這時發揮效力,各方的關懷、各種資源的湧入,讓他在復原歷程中,比一般人多了許多心理及實質支持。

  Garfield 博士指出,病人的心理調適和他病前面對問題及危機處理的能力有關;美國針對三個癌症治療中心的抽樣調查215名癌患發現,47%診斷為癌症的病人,其心裡困擾已相當於精神病程度,其中約三分之二診斷為「適應不良」,最常看見焦慮、憂鬱兩者結合。

  開復病後仍秉持著他一貫的成功特質:自信、勇氣、執行力、努力學習,呈現他堅韌的調整能力,成功地做個好病人。他沒有花時間困在疾病陰影中,自怨自哀或自閉退縮;相反的,積極、不服輸的他遍尋良方,希望讓自己快速止跌回穩,重新站好腳步。記得當年他和微軟對簿公堂時,一組頂尖的美國律師在 Google 幫他打官司,幾次討論下來,他們都很喜歡開復,說他是念法律的料。我相信,這一次他的醫師也可能會想:這傢伙意見特多,應該是念醫的料。這是開復天賦異稟,做什麼他都是拼命三郎,全力以赴。他的腦容量特別大,所以能夠快速整合信息,並自己研判、因應戰局。當然,他也一本好為人師的習性,無私地願把病中各種學習和有緣人分享,這樣的分享,要剝下面具光環,格外須要勇氣。

2013年作者與治療中的開復到台北植物園散心,脖子上仍可看到埋有靜脈注射針。

待續探索 面對存在與靈性的需求

  死亡之前,往往是人生最後成長的機會;安寧照顧談全人、全家、全程、全隊,一起坦然面對,把握親密時刻,生死兩安。

  開復回顧並重新檢視來時路,承認生命中的偏差與不圓滿,把握機會和自己及重要他人和解,從個人的生命中摘取重要價值,肯定生命留下的痕跡和意義。最後開復說,年過五十,歷經這場劫難,深感是上天的祝福,會帶著警覺的心開展第二人生,更踏實、自在地活出自己,平等、博愛,做年輕人的良師益友。

  或許死亡學分是永遠修不完的,拿到人生畢業證書之前,人會持續面對生命不斷拋給我們的提問:我到底是誰?人生到底所為何來?我到底會去哪裡?背負勞苦重擔的靈性,只有流浪的輪迴宿命?或有解脫踏上歸鄉之日?如何以靈性角度續寫墓誌銘?相信不只是開復,也是我們每人此生必須進行的探索。

  22年前父親病重,開復回來探望要離開的那天早上,在病榻旁,我慫恿他:「親爸爸一個吧!」高大的他彎下身軀,用臉靠著病床上瘦弱的老父親,那個畫面令我記憶深刻。記得那天,我堅持送他到機場,即便全程不發一語,沉默中,姐弟間仍分享著一種悲傷難言的默契、了解與疼惜。

祝福你踏上智慧、真愛的下半場

  走筆至此,回頭看我們超過半世紀的手足情誼,最珍貴的是:個性迥異的姐弟,一路對彼此差異的尊重,我們努力實踐「有容乃大」,爸爸也會因而含笑九泉。而我更高興地在此見證:開復已放下我執、我慢、認假為真的人生,祝福您!從此踏上清淨、安定、慈悲、智慧、真愛的人生下半場!


 

2014年新春,四姐自美返台,姐妹們與開復么弟攝於擎天崗。


 

我修的死亡學分

  • 出版社:天下文化  
  • 出版日期:2015/06/25

 

 

 

圖:天下文化提供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