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喪親輔導 讓傷不再慟...

作者: 
林怡吟(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執行長)

  死亡,是生命的自然現象,人的一生中,都不可避免地要經歷自己和親人的死亡;死亡所帶來的衝擊,包括生活的失序、情感的失落、經濟失去依靠等,都可能讓喪親者陷入憂傷中﹔如果悲傷的反應已超出人情之常,甚至造成生活適應的困難,就可能需要專業協助和支持,幫助他們平順度過悲傷期。

  過去的悲傷輔導僅限於精神醫療系統,亦即針對有精神症狀、嚴重適應不良的喪親者,才由專業人員提供藥物與心理治療;後來因戰爭、天災、時疫加上人文關懷的風氣,悲傷輔導才逐漸發展,而國內也是在安寧療護發展後,悲傷輔導逐漸受到重視。它對喪親者的輔導不限於死亡當時與其後,而是在死亡前即鼓勵家人和病人良性溝通,將內心的情感、遺憾和不滿等情緒都說出來,尋求化解、認同和感謝,讓彼此的關係有一圓滿的句點。

  而當死亡時刻來臨,安寧團隊多半會鼓勵喪親者與逝者共處一段時間,其目的在協助喪親者心裡調適,體認親人已逝的事實。死亡帶來的情緒往往非常複雜,除了傷痛,還有難以言喻的失落、茫然、憤怒和罪惡感,輔導人員多半會鼓勵喪親者盡情表達出來,而且這些情緒都是正常的,無須隱藏;如果悲傷程度太過或複雜,則須轉介心理師輔導,或請精神科協助開列處方藥物,協助他們脫離負面情緒。值得一提的是,必須特別留意喪親兒童,特別引導他們表達出悲傷或內心的情緒,萬不可在忙碌中忽略了他們的存在。

一旦病人過世,家屬離開了病房,或終結居家安寧的照顧,安寧團隊仍可以卡片、信件或電話追蹤家屬近況並慰問;如發現有案例需要或求助,便可展開專業的個別輔導、團體輔導或家庭輔導。

台灣一般悲傷輔導的方式,可分三種主要形式,試分述如下:

一、個別輔導:

  在與喪親者一對一會談中,可針對其對死亡事件的描述、喪禮過程和儀式進行討論,並關注其過往的失落經驗,闡明哀悼的正常過程和死亡事件所帶來關係的改變,並依其個人信念,加以整合;並依輔導工作者的專業與技巧,協助喪親者適度表達對逝者的哀傷,並發展對未來的想法和計畫,使其感覺獲得心裡與實質支持,慢慢可自失落與希望間找到平衡點;這是個別輔導最終目的。

二、團體輔導:

  團體輔導與一對一的個別輔導目的相同,但,團體輔導運用成員間分享彼此失落的故事和情緒,肯定個體心裡的受傷和內在需求,有助於引導其在悲傷歷程中,態度轉為積極、主動,並發展出信任感。團體輔導最常見目標為情緒支持,隨著自然發展,會逐漸轉為教育或社交目標。有些喪親自助團體在成員相同經驗下,自由表達情緒彼此觀摩和支持,即便未有專業輔導人員介入,成員亦可從中學習不同壓力的因應模式,甚至將喪親之痛昇華為共同的理想和目標。

  例如由喪偶人士組成的「一葉蘭」協會,最後發展為定期舉辦專題講座、親職教育和幫助喪偶者重建的非營利組織。

三、家族治療:

  以家族為單位,將成員召集在一起,表達喪親的感受和哀傷,以及個人與家庭互動的模式,透過深度溝通和討論,可以促進家庭成員彼此了解,並提出未來的期待和策略;透過輔導,可望於死亡事件後重新建構成員的關係與互動模式。台灣的喪親輔導,亦常見由醫療院所的精神醫療人員提供家族治療。

  安寧療護相關研究發現,喪親者多認為,悲傷輔導能發揮效益,讓他們找到重新站起來的力量。當他們從中發現,有人願意傾聽,因而讓他們感覺被尊重和了解,便減輕孤單感。因此,輔導工作者是否以溫暖、接納的態度,和喪親者建立良好關係,是幫助他們從傷慟中產生面對挑戰力量成敗的關鍵。

※ 本文參考李閏華所著《安寧療護社會工作》洪葉文化 2013 出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