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台】安寧平權的主張

作者: 
李淑娟

又是一年國際安寧日到來!2015安寧日以「隱形病患─不能忽視的生命」為題,提醒世人:在世界各地都存在著不為人知的角落,仍有為數眾多的末期病患如同被隱藏般,他們對安寧療護的需求和期待並未獲得正視,致使人生最後一程走得孤單而落寞。

安寧不等於醫療,但它和醫療一樣,是基本人權的一部分;所以,今年「Hidden Lives, Hidden Patient.」所揭櫫的正是「安寧平權」的主張與宣誓;強調在重視生死有時的安寧精神下,每個生命都應等值,都應同樣受到重視與保障。記者出身的台灣關愛基金會執行長周富美,藉兩位愛滋爺爺經歷,說出一個平凡卻遠大的夢想:讓「病」有所終,以呼應安寧日的平權主張;希望普天下不再有弱勢的末期病患,因恐懼、被忽視和被歧視而無所依、無所恃。

最早引進國際安寧日活動的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今年則以舉辦喪親輔導相關研討會,與天下發展安寧的國家、地區、團體「天涯共此時」,希望尋求對需求評估指標的共識,為國內悲傷輔導發展踏出重要一步,也將安寧療護大傘伸得更遠,庇護及喪親家屬。馬偕方俊凱主任認為,悲傷並非只是個人情緒,強調華人社會應發展以家庭為焦點的悲傷治療;台大醫師吳佳璇則以自身藉書寫療癒母親癌逝傷慟的經驗分享,見証故事治療如何幫助喪親者走出生命幽谷。

這期會訊最急於和大家分享的還有:由中國國際商銀文教基金會贊助、本基金會費時一年貼身紀錄的《愛你這麼多-居家安寧的選擇》紀錄片,終於要登場了!導演吳靜怡寫下了拍攝過程的艱辛和體悟,片中幾位末期病患和家屬則現身說法,說明居家安寧為他們帶來怎樣的人生最後風景,何以這是無悔的選擇。

為了讓更多人藉《愛你這麼多》這支紀錄片,了解居家安寧服務,未來可自主做出臨終最明智的安排,本基金會所籌設的「銀閃閃電影院」,即將巡迴熱映,也歡迎親朋好友、隔壁鄰居、樓上樓下,快快相招做伙來看戲!

多年來致力推廣安寧療護的社工師李開敏,有一個出類拔萃的弟弟李開復,不久前罹患淋巴癌,病中多有體悟,並即出版了《我修的死亡學分》暢銷書。這一期「安寧圖書館」請來開敏老師導讀並剖析:同根生卻相去千萬里的胞弟,其死亡學分的考卷答題。開敏手足情深,仍不脫社工專業,認為這場癌症是上天的祝福,在拿到人生畢業証書前,惟有不斷進行靈性探索,才能展開真愛的下半場。

「生命電影院」這一期有了首度執筆的知名影評人藍祖蔚助陣。他從《百日告別》的男女主角分別遭逢喪親驟變,說明人生有太多來不及告別的遺憾,也惟有面對它、藉最深情的凝視來悼念,方可找到再出發的力量,這才是真正告別的藝術。

死亡,無所不在,它常忽焉而至,卻又行蹤飄渺,更時而糾纏不休;安寧療護既是協助解決生命末期人身的病苦,也在協助我們面對生命自然的節奏,接納死亡是人生必然的過程;我們除了希望有個身心舒適的臨終時刻,更在追求和家人、周遭、環境和解的無憾,以達到靈性的滿足與成長。國內安寧重要推手之一、馬偕醫學院教授賴允亮說得好:「安寧,它不是硬體、不是有形的病房,而是軟體、是一種「內建」的功能」。偉哉,斯言!從悲傷輔導、居家安寧到死亡學分,其實,說的不都是同一件事?安寧,是一種信念、是一種對生命個體的尊重,是一種協助和成就他人的力量;在國際安寧日前夕的此刻,我們堅信:惟有藉安寧平權的主張,才能落實對安寧療護的期待。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