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當妳轉身之後》 看生命

作者: 
李彥祥(綠光劇團行政經理) 圖:綠光劇團提供

讓觀眾透過看戲理解「放下」


王琄 飾該劇女主角姚麗玲教授    

對吳念真的劇本一向很有興趣,這次吳導把女教授在劇中研究英國詩專長,改成研究中國文學,因而很多台詞都與中國文學有關;雖然我很喜歡中國文學,問題是,還是太困難了﹗不僅要吸收,且厚度要足夠,才能表現出女教授的感覺。

這齣戲台詞極多,進出角色間,情緒要蓄壓在下面,不能太早崩潰,且更要表現幽默、風趣的一面,這個挑戰難度可謂前所未見。如何讓這麼大量的台詞,讓觀眾一聽就得懂,且覺得有趣、又可理解,進而因理解而感動;思考一旦遇到災難、生病這一類負面的遭遇,仍可理解並放下。

我們希望努力做到:觀眾透過觀賞這齣戲的兩小時,過程,理解面對生死的難題,唯有放下。
 


 完成ACP 期待輕鬆、有尊嚴地走


柯一正 飾姚教授父親

我早已做好預立醫療自主計畫,對我來說,已交代好:在生命最後階段,不必再進行不必要的急救處理;人可以輕鬆、有尊嚴地走,這比什麼都重要;尤其是上了年紀以後,急救所回來的生命,往往已有殘缺,也可能從此醒不過來,需要周圍的人花更多力氣來照顧你,我認為,到這個節骨眼已無此必要,倒不如讓自己和家人更輕鬆以對。


  


品味轉身後真正的自在


譚艾珍  飾姚教授大學老師徐艾美

豁達的生命觀,本來就不容易在戲劇中呈現,吳念真卻細膩地在劇本中,將生命的真正價值很有層次地展現。導演劇中對情境的轉折、創新的安排,都由一群傑出的年輕人用心運作,將每一細節表現得很流暢,而全劇靈魂更由我心中台灣舞台演技最精湛的王琄掌握得絲絲入扣。

能參與這齣舞台劇的演出實感榮幸,也期待觀眾看戲後,能品味出轉身之後真正的自在。

 


演戲  也不啻預演了人生


羅北安  飾主治醫師柯文良

過去我並未有家人或周遭朋友罹患癌症的經歷,透過參與這部戲的演出,了解癌末病患面對生命的最後階段,所產生的恐慌、茫然等情緒,尤其是回顧生命時重新審視過往的自己,種種滋味重上心頭,在這部戲中都有很深的刻劃。

劇中較少討論的是陪伴家屬這部分,以台灣的環境,家屬在與疾病奮鬥過程中,往往扮演重要的角色;所以,演出的同時,自己也不啻預演了一遍人生:如果現實生活裡,家人也發生這樣的事,自己該如何面對? 如何幫助他、陪伴他走完人生最後一哩路?這個功課,是這齣戲最重要的意義。
  


對護理人員從此多了同理心


張靜之  飾護理師蘇子涵

小時候人家問我:長大後,最不喜歡做什麼?我的答案是「護士」,因為這個工作必須見血,又要面對生離死別,況且,我最討厭去醫院,每次進醫院,我就渾身不對勁。

沒想到,這次接演的就是護士;與之前演綠光《單身溫度》裡的護士不一樣的是,《單》劇身處民國50年代,沒有那麼多現代醫療知須顧及;《當妳轉身之後》裡的護理師,要幫琄姐插導尿管,還有很多醫師、護士互動的情節。為了飾好這個角色,去借了很多相關教材,也看了很多相關護理師的影片,還到醫院仔細地觀察;也因此,更加理解護理師的辛苦,對護理人員從此多了一份同理心;甚至到後來,因排練的關係到醫院見習,我還稱不上自在,但確實已不像從前那樣恨不得三秒內離開醫院了。

有了這次經驗,將來周遭的人有類似狀況,我想,自己應知道如何應對,也較能堅強地面對人生的生離死別。
 


越投入角色 挖掘得越深


曾少宗  飾醫師陳聖杰 

多讀幾遍劇本,便可發現:這個角色其實很複雜:陳聖杰遇見了他曾經很尊敬的老師,但他也要同時應對他上頭的主治醫師,一個是情、一個是理,卡在中間,他很掙扎、不知所措。面對姚教授生命一點一滴地消逝,他很想幫她,可是,他也得做自己研究計畫,無能為力;身為醫師,他不能動搖病患的心情,最後,他不能直接說明,只能用醫學方式讓姚教授了解:她的癌症是沒有救的。

陳聖杰在回憶以前跟姚教授相處的時光,無異於在做告解;每次排戲,自己對這個角色投入越多,也挖掘得越深,可以呈現他不同的面向。舞台劇跟電視劇不一樣,後者可以靠事後剪接,舞台劇直接面對觀眾,必須很精準地把角色表現出來,我希望自己做到了!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