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電影院】《心靈病房》的啟示 癌末病房裡的大澈大悟

作者: 
王亞維(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系助理教授) 圖:擷取自網路

她希望喚起民眾對臨終生命尊嚴的省思,也批判醫療機構醫師養將病患視為「科學實驗」對象、而非生命的傲慢與冷漠。女主角貝寧教授從罹癌到死亡的過程,為我們揭開了這趟令人不忍的澈悟旅程。

  電影《心靈病房》改編自普立茲獎得獎的舞台劇同名作品,原作者瑪格莉特.艾迪生(Margaret Edson)是一名中學老師,大學時期研讀十七世紀文藝復興的文學與藝術史,畢業後曾在著名教學醫院的愛滋病房與癌症病房擔任行政助理;也是在這裡,她日復一日地目睹醫療體系奉為神明的科學理性,如何迫使末期病患無助地交出他們的身體與靈魂,任由醫者給予他們「積極」治療與搶救─儘管這些「治療」使重症病患在身心微弱時,仍須忍受無盡的折磨、不堪與痛楚,甚至伴隨患者直到臨終。

喚起對臨終生命尊嚴的省思

  來自醫院多年的不堪記憶,終於讓瑪格莉特著手《心靈病房》舞台劇本的寫作,她希望喚起民眾對於臨終生命尊嚴的省思,也批判醫療機構醫師養成訓練,他們理性自持,往往將病患視為「科學實驗」對象、而非生命,傲慢且近乎冷漠。瑪格莉特構思的女主角、文學系教授薇薇安.貝寧(Vivian Bearing)從罹癌到死亡的過程,為我們揭開了這趟令人不忍的旅程。

   這位一絲不苟、教學甚嚴的教授,48歲時罹患卵巢癌末期且已轉移;一開始,她仍鎮定地接受診斷結果,自尊極強的她,同意接受同為醫學院教授的主治醫師所建議的「實驗性的化學治療」─八次全劑量且殺傷力極強的化學治療。接下來,其實是一連串毫無尊嚴的反覆檢驗與化療副作用,落髮、嘔吐與痛苦的折磨隨之而至;然而,死神步步逼近、毫不鬆手,醫療上的強勢作為也不退卻;其中,年輕而聰明的住院醫師傑森雖然修過貝寧的英詩課,行為上卻粗魯而無禮,是人性面最為蒼白的一人。形容枯槁的貝寧教授在日復一日痛苦中,開始反芻十七世紀英國玄學派詩人約翰.鄧恩(John Donne)的聖十四詩裡有關死神的篇章,她一生教授鄧恩的詩作,接近死亡之境,才真正理解其中的深意。

反映科學對生命尊嚴的漠然以對

  本劇結構極其簡單,主要角色為貝寧教授、主治醫師柯利基恩教授、住院醫師傑森與護士長蘇西,場景則在醫院各處;故事忠實地描述貝寧走過的種種醫療細節與化療反應,光這些就讓我們不寒而慄;然而,片中現代醫療機構的集體專業傲慢,更讓我們心驚:柯利基恩教授與傑森所服膺的科學理性,僅專注於病症與醫療實驗成果,對於生命尊嚴與靈魂的受苦,往往漠然以對;其中,只有富於柔軟人性的黑人護理長蘇西,才能在貝寧臨終最後一程給予溫暖的陪伴。

  編劇巧妙地運用貝寧教授的文學專業,她在病房中的長篇獨白,讓我們得以聽聞一個靈魂在孤絕中的哀泣,靠著引述鄧恩嘲弄死神的聖十四行詩「Death, be not proud..」(死神,你莫驕傲..),高貴的詩句,讓不堪的貝寧在精神上得到些許勇氣;是的,死神終將摧毀肉體,然而,死神無法真正殺死靈魂。而我們也藉此聽聞詩人鄧恩數百年前的雋永之語,面對死亡,我們開始思索如何自處。

巧妙運用多視角 貼近患者心靈

  由於劇本十分傑出,改編成電影《心靈病房》劇本的變動其實極少;著名演員艾瑪.湯普生(Emma Thompson)參與劇本改寫,並演出貝寧教授,是全片最突出的亮點。她橫跨研究生時期、中年教授與受病痛折磨的貝寧,從執著學術、驕傲自持、嚴格聞名的學者虛相,逐漸為化療的折磨摧毀,毛髮掉盡,形容枯槁,終而回歸單純渺小的生命實相,在劇末,貝寧脆弱如同小女孩,在她的老師艾莉絲的懷裡嘤嘤哭泣;因為那份不堪無理至極,代表知識貝寧終於選擇不再向醫療的科學程序屈服」放棄搶救,而盼依自己意願死去。艾瑪.湯普生幾個轉折處的演出都非常深刻,在病房裡,以素顏、素袍形象,再為我們誠懇地上了最後的一課,最重要的是她的眼神,始終保持一種慧黠、質問與堅毅的態度,是那一份生命的尊嚴,令我們動容。

  在電影與舞台劇導演兩方面都有傑出成就的麥克.尼可斯(Mike Nichols),一方面凸出貝寧內在世界的神聖與脆弱,因此,大幅保留了舞台劇的文學性,包括貝寧對著觀眾的長篇感性獨白、討論鄧恩聖十四行詩作的內在辯證,都幾乎完整地呈現,節奏舒緩而傷感;另一方面則是塑造外在醫療世界的冰冷與效率,場景並未刻意營造其戲劇性,反而寫實如一般醫院病房,只是處處依著程序與命令,毫不遲疑。兩相對照,人性所渴求,不言而喻。有別於舞台劇的客觀觀看,導演以熟練的電影語言為觀眾呈現這個臨終劇場的多種視角,包括從觀眾角度觀看、貝寧教授主觀視角、醫師們冷漠看待貝寧的角度,醫病之間的客觀視角,以及從上俯瞰的死神角度,這些視角伴隨劇情發展的巧妙運用,讓我們一步步貼近貝寧越趨孤獨無助的心靈與處境,也同時逐漸昇華。

生死議題 最佳教材

  《心靈病房》,屬於小成本製作的電視電影,仍贏得2001年電視艾美獎三項大獎與柏林影展評審團大獎,與舞台劇的成就相互輝映。該舞台劇自1995年首演後佳評不斷,各劇團演出到2012年才結束,共計545場。影片則在推出15年後,在各生死議題影展或臨終人道關懷電影網站票選排行榜上,始終名列前茅,而各國醫學院生命教育課堂上,《心靈病房》也是年輕醫師重要教材。它探索了人類不能迴避的永恆議題,然而,如何面對死亡的智慧得之不易,舞臺劇與電影都開啟了內在的省思,對於醫病雙方都可引導走向尊嚴與仁慈的抉擇。

  本片英文片名Wit的原意近於機巧或機智,正如貝寧年輕時她的教授艾莉絲告誡她:學術與人生奧義都不由機巧得之,貝寧在罹癌化療的苦痛中才明瞭,甚麼是大澈大悟的智慧,這即是本劇值得不斷被觀看、討論的意義。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