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安寧日】名人講座 吳念真導演的安寧旁白

作者: 
羅冬

台灣最會說故事的歐吉桑、也是本基金會代言人的吳念真導演,今年「世界安寧日」10 / 14 下午3 : 30 ~ 5 : 30 台北華山文創產業園區,他將親自披掛上場,為安寧開講。

  不知是巧合或老天爺特意安排,2015年吳念真導演剛承諾將協助本基金會在台推廣安寧療護理念後,不久,即發生在家中浴室摔傷導致顱內出血,一度發出病危通知的意外;未幾,他與兒子吳定謙合作,改編自電影《心靈病房》的《當妳轉身之後》搬上舞台,講述罹癌教授治療過程中,感受醫病關係冰冷,令她孤獨面對人生終點;這一年來,他也經歷了好友藝術家李良仁病逝、丁松筠神父驟逝、齊柏林導演意外身亡。

生命無常 對安寧療護體認更深

  在這一連串或親身體驗、或目睹生命的無常後,吳念真終有了不同以往的生命體會,對安寧療護的意義,也有了更深的體認。他決定在今年世界安寧日這一天,以走入群眾,談大家都須面對「如何離開」的問題。

  吳念真說,很多人避諱談死亡,事實上,惟有豁達面對終點,才是對生命最大的尊重,學習接受死亡,才能在臨終那一刻安詳離開

  吳念真說,在浴室跌那一跤的經驗,讓他「感覺自己彷彿死過了一次!」才知:原來,死亡說來就來;直視死亡,讓他對生命有更了深一層的省思。自己在礦村長大,目睹鄰居伯叔親如家人,上午才眼看他拎著便當上工,下午全村收到的卻是被抬著出來的冰冷軀體;隨著生命凋零,接著上演的是未亡人的哀痛與債務,孩子被迫輟學、全家搬遷,兒時玩伴從此人間蒸發。歷經這些生離死別,吳念真說,他早已熟知死亡是人生的一部分,害怕並沒有用,死亡不會因人們的畏懼而改變腳步,只能勸大家好好愛惜生命,把每一天當做最後一天來過,不要留下虧欠和遺憾。

歡喜代言 推動病人自主權教育

  在本基金會許景河董事和王念慈董事的引介下,吳念真在接觸後了解安寧照顧基金會不止從事生命與死亡教育,更積極推動安寧療護相關立法、預立醫療自主計畫等制度,倡議《病人自主權利法》及其宣導,希望保障每個人尊嚴、自然、安寧活到最後一刻。他十分認同此一理念,欣然接受邀請,無條件幫基金會拍攝公益廣告,成了安寧療護最新的代言人,與大家齊心協助推動安寧療護和病人自主權的社會教育。

  吳念真說,尊重生命的自然歷程,對於末期病患,不提前結束其生命,但傾其所能協助減輕其病苦,讓病患在能擁有生命尊嚴下,從容和身邊的人道愛、道謝、道歉和道別,然後安然逝去,這是多麼的美好!家屬也能勇敢地渡過哀傷期,重新展開新的人生。這正是安寧療護的目的。

  吳念真猶記當年罹患大腸癌末期的母親,發生骨轉移,理應是全身最堅硬的骨頭,卻變得危脆,他怕一旦病危,若循例做CPR 等急求過程,可能骨頭一壓就碎;為了不忍心母親臨終前承受這些粉身碎骨的折磨,他主動要求簽署放棄急救同意書。「放棄急救,並不是消極等死或見死不救,」他知道這幾年安寧療護的觀念已漸普及,依然存在許多死角;許多家屬面對已屆生命末期的親人、長輩,只靠維生醫療儀器撐住一口氣,但家屬依然要求醫生要救到不能救為止;因此,多數醫師每遇病情變化,仍以急救為第一任務,而許多末期病患靠維生儀器撐過長時間,不僅浪費醫療資源、也讓自己及家人吃盡苦頭。

人生最後安排 由我自主決定

  所以,「我很早就告訴兒子:人生最後安排,希望由我自主決定!」假如罹患了癌症到末期,即使接受侵入性治療可以多活半年,換回來的卻是臥床、插管,將生命綁在機器旁,毫無生命品質和尊嚴可言。「拜託!不要讓我接受那些無效醫療!只要幫我用嗎啡止痛,能有效控制疼痛、緩解不適,讓我有尊嚴、愉悅地活到最後一天,我就知足了。」

  吳念真說,這就是生命自主、病人自主,要趁著腦筋還清楚時預先做好末期醫療決定,並完成指定醫療委任代理人,這樣不止在保障未來可依自己意願接受醫療處置,也不會造成身邊、家人、照顧者的困擾。最重要的是,他相信,當人們慎重地簽署這些醫療相關決策文書時,想到臨終前和身後事,很自然也不止是關注如何死,也會想到這段日子要怎麼活?為了不留憎恨和遺憾,也會尋求和過去、和身邊人、和曾虧欠的人來一次「大和解」;這也是為何面對死亡,常能協助當事人到達成長的高峰的原因。

  台灣正以超速度邁向超高齡社會;吳念真這位台灣安寧療護最新代言人告訴大家:要把生命末期的決定,當做重要的人生功課。如果你還有疑慮或不清楚該怎麼做,如何預立或執行醫療自主計畫,可以來聽10/14來聽吳念真的真情安寧告白,也諮詢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也可以諮詢基金會免付費專線0800-008-520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