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世界安寧日-檢視台灣安寧療護品質與環境論壇


2005 年英國 Help the Hospices 組織率先提倡「世界安寧緩和醫療日」,台灣則在安寧照顧基金會倡議下,當年即由基金會發起、參與此一與全球同步活動;自此,每年有超過 70 個國家,在 10 月份第二個星期六這一天,共同為安寧療護發聲。呼應今年安寧日主題:「向醫護致敬」,安寧基金會以「檢視台灣安寧品質與環境」為主題,藉「安寧論壇」形式,進行一場和政府、醫界、社會的深度對話。

安寧療護 捍衛末期病人自主權益的善終選擇

「善終」是每個人對於自己生命末期的最終期待,每個人都希望可以「好走」,華人文化更視「善終」為一種福氣。

依健保署2013年的統計,台灣安寧療護發展至今,已有50家醫院提供安寧病房服務,70家醫院提供安寧共同照顧,共有超過970位醫、護、社、心、宗教等專業人員,投身安寧療護專業領域,為末期病人捍衛善終權。然而,在這個醫病關係冰冷而衝突的時代,如何在提供貼近末期病人需求的安寧療護,又能維持安寧療護品質,同時避免醫病衝突的完善配套法案,一直是各界努力追求的目標。

呼應2014年世界安寧日主題:「向醫護致敬」,安寧基金會邀請推動國內安寧緩和醫療不遺餘力的趙可式博士,透過安寧療護在台推動十幾年來的「質變」與「量變」, 深度探討台灣安寧療護發展歷經修法、由癌末擴展到十大疾病、由醫院走向社區,安寧療護究竟已有那些實質量變與質變? 了解這些變化關鍵,才能引導我們思考:未來如何在在環境、法規、政策和資源改變下,依然堅持安寧療護的品質。

本次論壇中,也邀請衛生福利部醫事司王宗曦司長、立委楊玉欣、以及多位安寧療護領域的醫療人員,從政策、法律、臨床、及醫院經營,多面向呈現台灣安寧療護的品質與環境現況,透過各方專業碰撞出火花,引發社會對現階段安寧發展的關注,使大眾對安寧療護的認識,不再侷限於安寧病房為「癌末病友圓夢的『小確幸』」,而是關係病人自主權益的善終選擇,它應成為一場由個人到家庭、甚至整個社會的寧靜革命,有健全安寧療護發展環境,確保安寧療護品質,才能創造病家、醫護及政府三贏的局面。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