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新訊】2023亞洲及太平洋區安寧療護會議(APHC)|從行動到運動 實踐慈悲關懷的反思與學習

作者: 
口述.王英偉(花蓮慈濟醫院緩和醫學中心主任) 採訪.凃心怡 圖片.APHC〔vol.105〕

兩年一次的亞太安寧療護會議(Asia Pacific Hospice Palliative Care Conference,APHC2023年迎接了第15屆,並以「拓展安寧療護新時代視野」(Expanding Horizons of Palliative Care in the New Era)為主題,開設一系列工作坊與特色議程邀請各國講師分享安寧臨床經驗與研究交流,讓與會的醫師、護理人員、心理師、社工人員、靈性關懷人員與志工等可汲取他國經驗,相互觀摩學習。

第15屆的APHC已在2023年10月於韓國仁川圓滿落幕,然而會議所產生的效應,仍在安寧從業人員的心中持續發酵,本刊特別邀請王英偉教授、方俊凱主任、朱為民醫師和蔡宏斌醫師分別將本次所言、所見、所聞、所思紀錄下來,在此和未與會的安寧夥伴分享。

安寧照顧基金會董事王英偉教授在APHC大會第2天以「Transforming Palliative Carein the Community - Compassion and Healing 」為題,與國際友人分享這些年來台灣在社區安寧照護中如何實踐慈悲關懷的作法,也在國際交流中,取經台灣不足之處。

身為台灣代表團之一的前國民健康署署長、現任安寧照顧基金會董事暨花蓮慈濟醫院緩和醫學中心主任王英偉,也受邀分享台灣慈悲關懷城市的發展,並就安寧療護於亞太地區目前發展提出相關建議。

慈悲關懷 從行動擴展成運動

「根據研究統計,病人在最後1年的照顧,醫療人員只占5%,高達95%都是由非醫療專業人員,如家屬、志工、鄰居等協助照護。」王英偉感慨表示,多數研究也顯示,超過半數的癌症病人都期待在家中向人世告別,「因此要支持人們度過健康惡化、死亡、喪親等困難時期,創建一個富有同情心的社區是非常重要的。」

2017年,王英偉時任國民健康署署長,當時即啟動「慈悲關懷城市運動」,並邀請慈悲關懷城市的創始人Dr. Allan Kellehear來台分享。王英偉猶記當時台灣安寧早已走入社區與居家,然而Dr.Kellehear一語驚醒夢中人,直白提醒:「你們做的僅可算是醫療與健康服務,慈悲關懷城市的重點應該在於社區民眾彼此關心,包含學校、工作場所、關懷點、教會等,提高社區居民之間的互動與連結,才是真正的慈悲關懷城市。」

此次大會為了與國際友人分享台灣在慈悲關懷城市執行的現況,王英偉透過資料整理,重新省思,看見了台灣在這一面向的優點與待加強之處,台灣的民間組織或醫療機構很努力地憑一己之力實踐理想,但往往難以造成連動。王英偉認為,有理想就會變成行動,有了「行動」還要進一步變成「運動」,才能造成廣泛的影響。

至於如何將這一連串單點式運作變成難以分解的氛圍與文化,並且永續發展,王英偉認為這將是安寧照顧基金會未來可以思考與協助的重點,他期待,未來台灣做到的,不僅是單點的活動,而是能逐漸連成線,編織一面慈悲關懷城市的大網。

省思與學習 促台灣安寧持續發展

除了作為講師分享,王英偉表示,此次大會主題的創新視野,重點包含科技的使用,他認為台灣在這一部分的成績有目共睹,在2015年,英國「經濟學人資訊社」(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發布的病人死亡品質(Quality of Death)調查中,台灣名列全球第6名,主辦方即表示,台灣安寧照護之所以可以飛升進步,其中,資訊科技的運用功不可沒。

除了經驗分享,王英偉也從大會中汲取國際間值得學習的可貴經驗,尤其在研究論文方面,國際間扎實的研究值得台灣學習。

「台灣在服務面與政策面都做得不錯,但在研究面必須要下點苦功才有比較實在的研究方式。」王英偉進一步分析,台灣安寧人力大多集中在醫學中心與大型醫療機構,由於人力不足加上事務繁忙,因此能投入研究的時間有限,而解套的方式即是與學術單位或是國際接軌合作。

王英偉表示,一如日本著名安寧緩和療護學者森田達也(Tatsuya Morita)關注於末期病人及安寧緩和療護的議題,其論文發表的質與量在國際上更是首屈一指,且貼近東方文化,「他有一個包容性很強的團隊,協助很多年輕人做研究,如此無私共享、跨團隊、打破本位主義框架的合作模式,是台灣可以學習的典範。」

面對未來,王英偉言,台灣安寧照護雖然在國際上有其優勢,然而進步沒有終點,如何汲取大會所分享的寶貴經驗,走向新發展,才是參與會議的核心價值。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