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新訊】「2022世界安寧日-用愛撫慰心靈與社區」國際論壇|從悲傷支持 走向慈悲關懷社區

作者: 
口述|王英偉、方俊凱  整理|凃心怡 圖|Shutterstock

透過網路視訊,「2022世界安寧日-用愛撫慰心靈與社區」國際論壇以探討悲傷支持服務、社區關懷及慈悲關懷社區等議題,期待在分享與交流中,學習建構有溫度的社會支持系統。

「2022 世界安寧日-用愛撫慰心靈與社區」國際論壇10月4日與6日於線上進行座談與交流討論,邀請到香港賽馬會安寧頌項目總監周燕雯教授(Prof. Amy Chow)、加拿大Pallium Canada 組織慈悲關懷社區負責人Miss Bonnie Tompkins以及花蓮慈濟醫院緩和醫學中心主任王英偉、淡水馬偕紀念醫院安寧療護教育示範中心主任方俊凱(王、方二位亦是基金會董事)等4位專家學者,聚焦悲傷支持、社區關懷以及慈悲關懷社區等議題,向與會者分享多年來臨床服務的經驗與體悟。

安寧開啟悲傷議題 天災為治療開啟大門

投身精神科與安寧緩和療護多年,方俊凱以「台灣多元化的悲傷支持服務實務」為題,分析台灣在悲傷服務的發展脈絡與優勢。

方俊凱表示,台灣針對悲傷議題的討論其實發展得相對較晚,西方國家早在1980年代,就開始由心理學層面探討悲傷議題,而台灣開始有系統的重視悲傷,則是因為安寧療護。

「1990年安寧療護在台灣開始醞釀成長,當時投入安寧的4位社工師:李開敏、林方皓、張玉仕與葛書倫,甚至翻譯美國心理學會會員 J. William Worden的著作《悲傷輔導與悲傷治療:心理衛生實務工作者手冊》。」方俊凱敬佩地表示,這是全台第一本討論悲傷的專書,至今仍持續改版發行中。

安寧圈的悲傷撫慰照護逐步衍伸建構出系統性的教育訓練,並在生死兩相安的概念發酵之下,擴展遺族追蹤服務。至於醫界看重悲傷支持的發展,身為精神科專科醫師的方俊凱記憶猶新,契機來自於一場令人心碎的天災──1999年的921大地震。當時許多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患者(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簡稱PTSD)湧現,精神科跟臨床心理師投入治療,方俊凱坦言,當時治療始終聚焦在PTSD,而不談悲傷,「認真一想,雖然從精神病理來看是PTSD,但在地震中被留下來的人哪個不悲傷?」

契機相聚 相關服務因應而生

反思開始發酵,PTSD與悲傷的串連因著2002年的震撼事件,獲得醫界重視—當年331發生花蓮大地震、同年台灣的自殺死亡率突破世界衛生組織所定義的高自殺率國家;為此,台北護理健康大學甚至成立生死教育輔導研究所,成為專門研究探討悲傷議題的高等教育單位,也吸引許多精神科醫師慕名前往進修,方俊凱就是第二屆的學生。

隨著各方對悲傷議題的了解,相關服務也逐漸形成,如2005年催生台灣自殺防治中心;2008年莫拉克風災發生時,政府部門第一時間成立救災機制之外,也委託心理服務相關學會、協會與基金會進駐災區進行心理重建工作;2013年衛福部成立心理及口腔健康司,心理相關公部門正式成立。

「加上2010年之後增加非常多的精神科開業醫師,他們通常會與諮商心理師、臨床心理師合作,就醫系統的可近性讓更多人因此得到幫助。」方俊凱笑言,在台灣尋求悲傷支持的多元服務還有一個簡易的管道,即是健保,「當民眾有需求,又不知道該找誰求助時,直接到醫院掛號就可以了。」

悲傷撫慰從安寧起步,但嚴格說起來,其他科別和安寧療護真正激出悲傷支持火花的場域,則是急重症與加護病房。對此方俊凱樂觀看待,因為這讓社會的關注度提升,也促使台灣的悲傷支持邁向多元發展,不僅開啟本土研究,也發展台灣本土化的評估工具,同時有一群專家學者開始回顧曾被忽略的需求,如兒童癌症等。

2018年方俊凱參加國際死亡、瀕死及喪慟工作集團(International Work Group on Death, Dying, and Bereavement),在那次會議中,與來自新加坡、美國的學者透過討論,建構出「療癒杯模式」(Context-Users-Providers model, CUP model)——透過初診斷、復發或疾病惡化、停止治癒性治療、病人死亡、過世後1年、過世後2年等六大關鍵時刻,結合醫療機構與社區資源,提供使用者更完善的悲傷支持服務。

及早準備 因應超高齡化社會到來

方俊凱表示,台灣志工資源眾多,在初期悲傷支持上能發揮即時且有力的協助,即使發生複雜性悲傷或者需要更多專業介入時,台灣亦具備高品質且充足的資源,「台灣的心理師須經國家證照制度取得資格,所以能提供一定品質以上的服務,這是很多國家沒有的。」

談起國外趨勢,各國方向不一,天災人禍不斷的美國在悲傷支持服務上做得最完整,而安寧發展最俱全的英國,著重預防勝於治療,並在慈悲關懷城市的布建之下,病人過世之前就開始進行家屬的悲傷支持服務,避免日後悲傷加劇惡化。

2017年世界安寧日之際,台灣也正式啟動慈悲關懷城市運動,而發起者正是當時擔任國民健康署署長的王英偉,他取經英國布拉德福德大學健康研究學院教授Allan Kellehear,於90年代所提出的「打造一個慈悲關懷城市」概念。

當時,台灣整體社會雖然距離預估進入超高齡社會的2025年尚有一段時間,然而已對此不安的未來提前準備,考量多數長輩主要生活空間仍是社區鄰里,因此社區如何針對長輩的健康識能狀況、失智等狀況給予照顧,成為備受討論的議題,因此政府陸續推動高齡友善城市、失智友善社區、慈悲關懷社區等制度。

「當時我就在想,無論是高齡友善社區或失智友善社區都是偏於硬體與制度部分;但慈悲關懷社區顯得比較有人性,是一種溫度。」王英偉認為,集結過去所做的,再將慈悲關懷社區的溫度融入其中,就有可能讓更多社區裡的長輩無須到醫院,即使是在平凡不過的日子裡,也能被照顧到。

專家來台開講 慈悲關懷社區醞釀成型

為了能讓台灣迅速建立起慈悲關懷社區的概念,2017年底,王英偉即邀請Allan Kellehear來台進行6天的教育訓練,他笑言,起初Allan Kellehear對於台灣並不抱持期待,「這些年間,他受邀到很多國家分享,但是在許多地方,尤其是亞洲國家始終無法發酵推展。」

「但是那6天之後,他對台灣完全改觀。」王英偉笑容裡有驕傲。

王英偉常說:「感動以後就會衝動,衝動以後就會行動,行動完就會變成一個運動。」

在那6天的期間,Allan Kellehear深刻感受到學員們的感動,也嗅聞到了衝動,甚至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以及花蓮慈濟醫院所進行的某些社區照顧計畫中,看見了部分的行動。

Allan Kellehear除了抱持期待,也進一步點出台灣當時對慈悲關懷社區的盲點,表示台灣的社區以及居家照顧,是醫療服務跟健康服務,但慈悲關懷社區著重的是社區民眾彼此的關心,包含學校、工作場所、關懷點或教會等,人跟人之間的關懷,才是慈悲關懷社區的軸心。

而台灣也沒讓Allan Kellehear失望,尤其是國健署以及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紛紛積極進行相關計畫。王英偉坦言,自2017年至今過去整整5個年頭,要論成果仍難以碰觸達標線,「整個系統的推動需要時間跟推力,我們還需要再加把勁。」

此次國際論壇,王英偉也與來自加拿大的Bonnie Tompkins展開雙向座談,王英偉表示,加拿大推動慈悲關懷社區起步早,甚至可以說是由全民運動所討論而出的架構,「台灣過去在慈悲關懷社區這部分,大多是等著公部門指引方向,但政府承辦人員不是這方面的專家,專家是在民間,我們應當效仿加拿大,由民間好好思考可行的方案並提供政府參考進行。」

從悲傷支持走向慈悲關懷社區,無論國外或是台灣,歷經的都是一條不那麼容易的漫漫長路,然而也在彼此的討論與互相學習過程中,逐步建構出符合本國的系統與特色。2022世界安寧日國際論壇,也透過4位專家的精彩分享,充分撫慰心靈與社區。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