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安寧】民眾醫院一如病房|院長領群 小醫院也能推動安寧療護

作者: 
梁雯晶 圖.民眾醫院提供

一如病房開幕當天,陳榮基教授(右一)等各方賢達前來向張淑鳳(右二)、會焜法師(左三)道賀。

安寧療護很昂貴,只有大醫院才有足夠資源推動?
位於屏東的民眾醫院,打破一般人對於安寧療護的迷思,在院長張淑鳳的帶領下,以地區型醫院的有限資源,成立一如安寧病房,推動地方社區安寧長達20年的光陰。

1998年,張淑鳳回到先生的故鄉屏東,接手民眾醫院院長一職。她察覺不少病人有安寧療護的需求,但地方相關資源不僅相對缺少,病人對於安寧療護的觀念亦不甚了解,未能即時接受到適切的照護。

張淑鳳深感小型醫院與民眾的醫病關係緊密,更需要建立關懷病人身心靈的安寧療護模式,使有需求的民眾能就近接受照護,安適迎向善終。因此即便民眾醫院僅為地區型私人醫院,在沒有足夠資源人力,且需自負盈虧的壓力下,張淑鳳仍排除萬難,決心推動安寧療護,於2002年成立安寧療護病房,開設5床病床。

同事罹癌 打開接觸安寧的契機

本為神經專科醫師的張淑鳳,之所以會開始接觸安寧療護,起因於同事罹癌過世的經驗。

1990年,張淑鳳曾在台大醫院神經科服務,當時科裡一位主治醫師罹患胃癌,不到40歲便過世。張淑鳳回憶,自己雖身為專業醫療人員,但彼時尚不具備安寧療護觀念,探望同事時,竟不知道要如何安慰與應對。

這件事讓張淑鳳意識到,醫療人員習慣以積極治療救治病人,但面對末期臨終病人時,卻無法以既有知識,舒緩其所出現的身心靈問題。時任台大醫院神經科主任的陳榮基教授,正好在院內大力推動安寧療護,張淑鳳因此契機開始接觸相關知識。

接手民眾醫院之後,張淑鳳在積極推廣安寧療護理念的「一如淨舍臨終關懷協會」協助下,創立安寧療護病房,並命名為「一如病房」,由會焜法師擔任宗教師,協助醫院培訓安寧志工。

推動安寧療護除了需要建置軟硬體設備外,人力資源亦相當重要,需要投入專業醫護人員、宗教師、社工師,以及安寧志工等人員,才可以支撐安寧病房的運作。特別是在安寧志工的部分,需建立完整培訓機制,方能長期穩定運作。張淑鳳表示,若非有一如淨舍的支持,地區型醫院難以有足夠的資源組織志工團體。「一如淨舍透過宗教團體的號召力,並聘請專業師資南下授課,幫我們培訓了一批相當優秀的安寧志工,協助病房運作。」

屏東規模最大安寧病房 建立堅強安寧團隊

萬事起頭難,對於資源有限、沒有財團支持的民眾醫院來說,推動安寧療護的過程更是艱辛。除了積極尋求各界資源協助之外,張淑鳳也自掏腰包購置軟硬體設備,院內一開始沒有專業安寧療護醫療人員,她便自己到成大醫院上課,取得安寧緩和醫療專科醫師資格,再逐步招募並培訓醫療人員加入團隊。

走過20年,目前一如病房的病床已從5床擴增至13床,為屏東地區規模最大的安寧病房。民眾醫院的硬體設備雖不若大型醫院完備,但其擁有一個堅實且專業的安寧團隊,能給予病人完善的協助與照護,目前團隊共有3位安寧專科醫師、13位安寧病房護理師、5位安寧居家護理師。

此外,民眾醫院的醫師皆具有安寧相關訓練,張淑鳳期許,未來院內所有醫師都能以取得甲類資格為目標,「當醫師都具備安寧療護觀念,他們接觸病人時,就能即時察覺病人的需求,予以適當協助。」

視個案不同 給予具彈性及機動性的照護

民眾醫院未設有加護病房、腫瘤科等科別,因此安寧療護的病人大多以醫療機構轉介為主,甚至是非正式管道進行收案。「我們很多安寧病人是透過病友、家屬、一如淨舍以及福智基金會,口耳相傳轉介而來。」

民眾醫院不拘泥轉介收案的形式,只要接到安寧相關諮詢,張淑鳳便會與團隊前去了解病人狀況,「有些癌症末期病人亟需接受安寧療護,但可能因為觀念不足等原因,病人沒有到醫院做過正式切片報告,因此未取得重大傷病資格,無法直接經由正式管道收案。」針對不同個案狀況,團隊會秉持人道關懷的理念彈性協助病人。

不同於一般醫院的安寧病人以癌症末期為主,民眾醫院則以八大非癌居多,如中風、失智、心臟衰竭等,約占三分之一比例。八大非癌領域廣泛、狀況複雜,醫護人員對於病人病程、家庭狀況,要有相當程度的掌握,才能準確地予以協助。

曾經有一位病人,在突然中風之後無法言語行動,結束住院治療後,轉為居家醫療的形式由家屬照顧。過了一段時日,病人再度中風,但家屬不捨病人承受舟車勞頓的折磨,不願將病人送醫治療,一如團隊也尊重家屬意願,繼續提供居家醫療。後來病人陸續產生中風合併症狀,如胃出血、癲癇等,團隊在照護上也逐漸由居家醫療銜接居家安寧,沒多久病人便在家裡善終往生。

從此案例可以看出,安寧療護的形式多樣,有賴於安寧團隊針對不同個案,以具彈性的方式給予照護,才能圓滿病人善終的需求。

至於透過醫院機構轉介的案例,民眾醫院安寧團隊也會以機動性的方式服務病人。「我們的團隊常在病人出院當天,與救護車同時抵達病人家中,協助家屬準備必要的居家照護設施,讓醫院治療與居家安寧無時差的銜接,避免形成照護空窗期。」此外,團隊也會與病人家屬建立LINE群組,提供即時護理諮詢服務,使病人及家屬能安心地在宅接受照護。

貼近病人需求、兼具彈性及機動性的照護方式,讓僅為地區型醫院規模的民眾醫院累積了相當好的口碑。據統計,在民眾醫院過世的病人,安寧涵蓋率高達80%以上,為高屏地區醫療機構的第一名;居家安寧病人在宅善終的比率在20%以上。


家屬不願將病人送往醫院住院治療,民眾醫院居家安寧團隊也尊重其意願,繼續提供適時的居家安寧療護。

堅定決心 持之以恆推動安寧理念

張淑鳳帶領民眾醫院推行安寧療護,已走過了20年光陰,她表示,成功推動安寧療護最重要的關鍵,「在於院長或領導者是否具有決心,撐過前期的困難,並持之以恆的推動下去。」

許多人皆視安寧療護為「昂貴」的醫療服務,惟有大型醫院才有能力經營,但張淑鳳認為,地區型醫院一開始做安寧雖然辛苦,必須投入許多成本,「但一定做得起來!地區病人對於安寧的需求始終存在,過去只是觀念不彰,因此只要設置適量的病床,有多少資源做多少規模,就不會造成醫院虧損。」

在推動安寧療護的道路上,張淑鳳一路走來雖艱辛,但卻相當堅定。她感謝有家人作為堅實的後盾,並且遇到一群志同道合的醫護夥伴,能一同並肩作戰。「我父母相當認同安寧的理念,他們甚至省吃儉用捐助20萬元給我,投入安寧病房的設置;我的丈夫蘇哲能也是神經科與安寧緩和醫療的專科醫師,是我在安寧路上的最佳戰友。」

隨著《病人自主權利法》於2019年正式上路,身為神經專科醫師的張淑鳳也積極響應,不僅自身及院內兩位醫師皆取得「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核心講師的資格,並使民眾醫院成為「提供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醫療機構」之一,她也透過受邀演講的機會,大力宣傳《病主法》精神。在不遺餘力的推廣下,民眾醫院於2020、2021年上傳至衛福部的預立醫療決定(AD)案例數,占整個屏東地區的80%。

看著國內安寧療護的觀念愈來愈進步,張淑鳳十分欣慰,她表示:「希望每個人在走向生命終點之時,無論身在醫院、機構或者家中,都能獲得安寧善終。」


由民眾醫院院長張淑鳳(前排中)帶領的「一如病房」團隊,目前共有3 位安寧專科醫師、13 位安寧病房護理師、5 位安寧居家護理師。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