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疫情帶來的變革|疫情之下 安寧療護的挑戰與未來

作者: 
李宜芸 圖.達志影像、安寧照顧基金會提供

2020年,新冠肺炎病毒席捲全球,造成近500萬人喪生。距今兩年,即使是醫療先進國家,都面臨著醫療人力崩解、器材短缺的危機,許多醫護人員在極度惡劣的環境中與死神搏鬥;染疫之後,病人的病程快速惡化,令醫護人員與家屬措手不及,心裡巨大的壓力與哀痛難以言喻。

安寧照顧基金會過去曾在2003年,針對SARS疫情後國人生命態度是否有所改變展開普查,發現SARS的震撼教育讓民眾意識到:「原來我們離死亡這麼近」,這個認知反映在調查數據中,當時有高達89.3%的受訪者認為SARS讓他們更珍惜自己的生命,也有高達8成1的人認同應先預立醫囑。

面對席捲而來的新冠風暴,不啻為社會生命教育的複習考。安寧照顧基金會董事長楊育正表示,後疫情時代正是開啟死亡教育的契機,如常的生活往往讓民眾忽略死亡的必然存在,藉由疫情喚醒社會對死亡教育的重視,及早思考、預做準備,才能減少來不及的遺憾或無益醫療的受苦。

疫情影響臨終的照顧與陪伴

而在醫療端,新冠疫情也讓在台推行30多年的安寧療護面臨全新挑戰與反思。

1.重新釐清DNR與醫療處置關聯性:

「簽了DNR就不會/不能插管」可以說是最常見的迷思,但許多人卻忽略了「末期病人」這個要件。當遭遇疾病或意外而須接受緊急醫療處置,例如新冠肺炎造成的急性呼吸衰竭時,插管仍是必要的治療項目,及時插管除了可以減緩病人的不適,還能預防器官衰竭,可說是有效的救命處置,因此在這種情況下,無論病人是否簽署DNR,都應該給予治療。

但楊育正也強調,插管治療後,醫護人員仍須綜觀病人預後、年齡與共病等情況,如病程仍沒改善,而預見病人的預後已不可逆,下一步的評估就該是撤除呼吸器,以減少病人受苦或協助其
善終。

2.安寧療護模式的翻轉:

在心理、靈性照顧層面上,醫護人員也很難發揮全人、全家關懷的安寧療護模式。楊育正指出,安寧療護的核心任務,諸如緩和醫療、臨終關懷、悲傷撫慰,都需要專業人員在病人與家屬旁提供照顧與支持,然而疫情改變了一切。

即使是在疫情不若別國嚴重的台灣,前陣子進入三級警戒時,安寧病房也只容許一位家屬探視,甚至安寧志工都在防疫考量下暫緩服務,病房照護能量因而縮減。

而在專責隔離病房中,臨終照護更是挑戰。因新冠肺炎疫情發展迅速且複雜,許多醫院的專責照護團隊來自不同科別,對於病人的臨終照護不甚熟悉,加上為了降低感染風險,必須盡可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照護工作,因此很難提供細膩的安寧療護。

除此之外,染疫病人和居隔家屬常常只能隔著螢幕進行四道人生,無法陪伴在側的遺憾帶給家屬更強烈的失落和悲傷,然而,由於防疫規定,一切都不能如常支援,「在公共安全層次下,個人的需求都得放下。」楊育正的語氣雖堅定,卻也充滿遺憾。

疫情後 須普及安寧療護訓練

如今疫情趨緩,但大規模的疫情可能隨時捲土重來,社會仍須提早做好準備,現在臨床上已強調重症病人的安寧緩和醫療需早期介入,「但面對新冠肺炎病毒,我們速度要更快,不只是醫療照顧,心靈輔導也要跟上。」楊育正建議。除了現有安寧團隊外,其他科別也需建立臨終照顧的能力,「因為每個科別都會面對病人臨終、死亡,若醫療人員有安寧知能,就能及時判斷病程並給予適當的安寧緩和醫療照顧,」楊育正表示,「這也是安寧照顧基金會持續努力的工作。」

同時,安寧照顧基金會更呼籲,醫界應加強推動急重症的安寧療護,研擬在緊急情況下,如何與病人或家屬快速開啟善終話題,來面對染疫病人可能急轉直下的病情。甚至,楊育正也建議,不要等病況嚴重時才去談生命期待,而是當民眾還在隔離旅館、檢疫所時,就該有專業的人員從旁協助其思考、建立心理準備,好面對可能隨時來臨的無常。「國內需要集思廣益,思考更多作法,沒有什麼是不能克服的。」

下一個十年 機構安寧拓展善終權

「30年來,基金會的任務始終專注在提供生命教育與安寧療護的宣導,協助社會大眾正視生死,讓社會上的每個人都能在生命末期維護最終的尊嚴,每個人都不留遺憾。」今年續任基金會第11屆董事長的楊育正感性地說,就算碰到嚴重疫情,這份心念也不曾動搖過。

走過疫情,台灣也面臨著超高齡社會的挑戰,老年人口的增加意味著死亡人數也同步攀升,除了照顧的問題外,還需要關注如何為極高齡與失智症的長輩預備善終。基金會自2014年起就關注長照機構住民的善終權,未來也將更主動針對高齡者宣導安寧療護觀念,持續帶專家走入機構協助更多有需求的長輩善終,「我們還有許多努力空間,因此更需要社會與我們攜手努力。」楊育正呼籲。

台灣面臨著超高齡社會的挑戰,除了照顧的問題外,還需要關注如何為極高齡與失智症的長輩預備善終。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