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新訊】2021年世界安寧日:安寧平權-每個生命都重要

作者: 
林玉圓 圖.WHPCA提供

新冠肺炎疫情未見止歇,讓2021年「世界安寧日」(World Hospice and Palliative Care Day)所倡議和訴求的「安寧平權-每個生命都重要」(Leave no-one behind -equity in access to palliative care)顯得格外意義重大。

安寧療護是重要的健康人權,能夠幫助重症病人及家人在面對病痛時,更有信心與尊嚴地向前邁進。然而,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前,全球安寧療護便已出現供需不均的狀況。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數據顯示,每年全球約有4,000萬人需要安寧療護,其中78%居住在中低收入國家,卻僅有14%病人獲得適當的安寧資源。在孩童中,情況更為嚴峻,在中低收入國家中亟需安寧療護的兒童,高達98%無法得到妥善照護,其中近半數居住在非洲。

既有的安寧療護需求尚未被充份滿足,而新冠疫情又排擠了醫療資源,使得供需失衡狀況更是雪上加霜。

安寧療護供需面臨極度不均

疫情爆發已近兩年,固然讓安寧療護面對資源緊縮的窘境,另一方面也讓許多國家開始察覺,在因應嚴重傳染病及重大災難事件時,安寧療護是極為重要的一環,有必要將之納入災難應變規劃之中。

舉例來說,美國紐約市的醫療體系因疫情關係而嚴重超載,許多醫院在面對病人究竟是否應持續給予維生治療這種困難決定時,便紛紛轉向安寧療護團隊求取意見。

換言之, 安寧療護人員在疫情期間,除了既有的職責之外,還擔負起許多新的責任,例如教導其他醫療人員如何照護瀕死病人、支持染疫及非染疫的新增重症病人及家屬、針對疫情的不確定性與病人和家屬溝通等等。

WHPCA呼籲:重視弱勢權益

為了喚起各界對安寧療護的支持,世界安寧療護聯盟(WHPCA)於今年10月9日「世界安寧日」,串連歐美亞非等各國,分別舉辦一系列不同型態的活動或研討會來展現同心。今年特別針對在社會上更容易被忽略的族群,包括幼兒、中低收入國家人民、人道危機難民、受刑人、LGBTQ(不同性別認同傾向者)、衰弱老年族群、愛滋病及結核病患者、身心障礙人士、新冠肺炎病人等,探討其特殊需求與問題,讓安寧照護的光與溫暖,能夠觸及這些被忽視的對象。

廣義的安寧療護早已不限於癌末病人,有愈來愈多的慢性病,都必須仰賴安寧療護改善晚期生活品質,包括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愛滋病、糖尿病等。台灣安寧療護的進程相對進步,許多項目已納入健保給付;然而,以全球角度來看,仍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必須從衛福體系、人才訓練、藥品鬆綁等三大方向努力,才能真正做到安寧平權,讓最弱勢的族群不被遺漏。

三大面向完善安寧療護

首先是各國的衛福政策。根據WHO調查,194個會員國之中,雖然近7成國家編列有安寧療護的預算,卻只有4成國家能夠讓半數病人得到妥適的安寧療護。因此從國家層級的醫療政策來整合安寧療護,納入全民健康覆蓋(Universal Health Coverage)便是首要之務;目標是讓各個年齡、收入、性別、疾病種類的病人,都能享有療護權利。此外,在社福體系也應考慮貧窮及邊緣人口的安寧照護需要。

第二是安寧療護人才的培育。安寧療護牽涉許多專業領域,包括醫師、護理人員、社心人員、急救人員、藥師、宗教師、志工等;而全球人口高齡化的趨勢,導致未來20年安寧療護的需求將大幅增加,使得這些專業醫療人力更為短缺。現階段正規醫療教育體系中,安寧療護的學習及訓練資源相對稀缺,必須提高相關訓練及誘因,才能滿足未來的需求。

第三是藥品政策的鬆綁。根據聯合國國際麻醉品管制局(INCB)統計,全球79%人口(大部分位於中低收入國家)僅消耗13%的藥用嗎啡,可見已開發國家與貧窮國家之間,在使用減痛麻醉品,存在著極度不平衡的現象。各國藥品政策應確保受苦中的末期病人們,能有足夠管道取得藥物來管理症狀,特別是鴉片類止痛藥物,以用於緩解疼痛及呼吸不適。

WHPCA表示,世界安寧日是為了彰顯安寧療護的重要性:不論身在何處、所愛的對象是誰、也無關年齡或背景,所有人都應享有同等權利且得到最完善的照護。

疫情持續發酵雖然讓醫療體系飽受衝擊,但也使得安寧平權更受重視,因此在國家、區域、全球的面向,都應攜手合作、互相支援,提供可負擔且高品質的安寧療護,以便讓病人在有限的生命中,盡可能減少非必要的身心痛苦。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