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開講】貫徹病人自主意志 即早規劃財產遺產 讓生死兩相安

作者: 
朱致宜 圖:張五益

好的遺產分配可庇蔭子孫,不當的分配方式,卻可能使家族分裂。安寧照顧基金會董事張五益,從財務規劃的專業角度告訴我們──財(遺)產規劃,也是生命最後一哩路程上,必須妥善安排的重要課題。

您可曾想過, 辛苦一世打拚的財產,百年之後將如何分配?新聞媒體上,因家產上演兄弟鬩牆、家庭分裂的新聞時有耳聞,最著名的案例就是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因遺囑法律效力引發風暴,不但造成家族失和,更引發四子張國煒出走另創品牌,與家族事業打對台的場景。

「其實財(遺)產管理規劃並非富豪的專利,普羅大眾也應該具備基本觀念。」安寧照顧基金會董事張五益,退休前是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主席,旗下客戶清一色是國內大型企業,30多年來浸淫稅法領域,張五益可說是國內稅法界的權威。擔任會計師期間,張五益替許多客戶進行財(遺)產管理規劃,和平收場的案例不是沒有,但他也見過許多受傳統觀念束縛,不願意在生前談「死」的大老闆,無法和平地進行財務傳承,導致繼承人在會議室拍桌大罵、兄弟鬩牆的畫面。

財務傳承 須從人情義理角度出發

張五益表示,財(遺)產管理規劃最常見的糾紛,在於台灣法律對於財產估值規範相當模糊,造成財務傳承時的困難。他感嘆,隨著現代人的財富愈來愈多,資產形式也愈來愈多元,普羅百姓也應該將財(遺)產管理列入生命規劃的一部份。

他舉例,一位老爺爺決定將名下公告價值2,000萬的房地產、2,000萬元銀行存款及價值2,000萬元的股票,分別分給3個兒子。看似公平,但事實上,分到房地產的兒子實際上獲利最多,因為公告現值2,000萬的土地,實際市價遠超於此。如果是事業有成的企業主,想要將名下事業體依據兒女的專長與能力來進行傳承,但公司估值不同,分配結果也難以讓後輩人人滿意。因此,過去若要替客戶進行財(遺)產規劃,必須用人情義理的角度,了解家族間錯綜複雜的關係,才能給予最合適的規劃建議。

深知財(遺)產規劃的重要性,張五益透過安寧照顧基金會安排,願意貢獻所長,免費替基金會合約醫院的安寧病人進行財(遺)產規劃。張五益建議,每個人都有財(遺)產規劃的必要,若財產規模達一定程度以上,且財富型態多元,特別是企業經營者或擁有海外財產者,更有必要盡早由專業人士規劃,以求合法、合理,亦合情。

貢獻所長 替安寧病人進行財產規劃

張五益提醒,生命末期的病人,如意識尚清楚,能夠講話、寫字,可先做原則性的交代,技術性細節則交由會計師處理;無法清楚表達,但有意願進行財產規劃的病人,亦可請人代筆遺囑,不過需有與遺囑無關的3位見證人在場;而口授遺囑僅適用於生命危急時,也需要2位見證人,最好還要有錄影、錄音,以確保法律效力。

「自己創造的財富,若能依照自己的意志來進行身後的財富分配當然最好。」張五益說,如果病人對於自身財(遺)產規劃有一定的想法,那是最好不過,因為財(遺)產規劃的最終目的,是讓被繼承者的意願,在生命告終後仍能被貫徹執行。張五益舉例,他曾遇過一位客戶,與兒子的相處並不融洽,但孫子卻孝順又爭氣,依照法律規定,孫子無法繼承他的遺產,然而,透過自身財(遺)產規劃,就能夠實現客戶的意願。

財產也是一生辛勤累積的資產,事先做好財(遺)產規劃,也是一種死亡準備,也能在生命章節終止時,畫下一個圓滿的句點。


 

 

 

張五益

安寧照顧基金會董事
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前主席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