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月與安寧關懷

鬼月與安寧關懷/廖昆田牧師
 

引言:文化人類學告訴我們這個世界若有魅力(mana)自然就有禁忌(taboo)。華人的亡魂信仰,相信靈界的亡魂,尤其人人害怕的厲鬼惡煞具有強烈的魔力會加害於人;相對地醞釀出許多禁忌。諸如鬼月不開刀、不搬家、不破土、不結婚,諸事不宜,害怕犯?犯煞、惡靈纏身。

  1. 中國亡魂信仰的發展
    中國亡魂信仰源於古代原始宗教「附身」的觀念。原始社會的社民從客觀上觀察水映、日影、山谷回音及主觀地經歷夢遊、暈厥的事件,相信每一個人都具有「另外一個自我」(other self),有一天這個「另一個自我」跑到外面遊蕩不想再回到自已的軀體,就變成亡魂或鬼魂。人對亡魂的懼怕,就設儀祭之,此即亡魂信仰之發韌。到殷商時代、殷商崇尚祭拜鬼魂,相信死去的人稱為「鬼」,其意為回家的「歸去者」。人的靈魂來自「天庭」,死後即成為「歸」或「鬼」。故殷商時代就有死而不亡的靈魂觀。主前一一○○至七七○年西周時才出現魂與魄的二元論。傳至春秋,即有魂魄屬天屬地、屬陰屬陽、屬氣屬形、屬神屬鬼之分。禮記,郊特性篇記載:「魂氣歸於天,形魄降於地。」根據這個觀念人相信:人死後則魂魄同時離去,魂升天而魄入地。
  2. 佛教引進地獄、輪迴的來世觀
    後漢佛教引進六道輪迴的來世觀,相信依個人持修的報業(karma)決定死後的去處。但民間基層民眾大都相信人死後,很難直接進入天道。祖先死後大部都往餓鬼道或地獄道,除非他們在世留下有成就的後裔子孫幫他們供奉靈位並超渡,否則都會變成孤魂野鬼。這種觀念的流傳最主要是受佛教盂蘭盆會目連救母的故事所影響。自盂蘭盆經流傳以來,已經有一千七百多年,它與中國傳統倫理孝道,民間信仰結合而發展出來的。目連的母親劉氏提青夫人,年輕時代本是吃齋唸佛。後來丈夫過世,兒子羅卜(目連的小名)被佛度去修行。劉氏不知,以為夫死子失,佛不佑善人,遂開葷殺生,打僧罵佛。死後化為餓鬼,目連痛苦萬分。因此求助佛陀解危,佛陀戒告目連,於每年七月十五日以百味五果置於盆中供養十方鬼靈,以超渡眾餓鬼後,其母始能獲救。「目連下地獄救母」的故事東傳中土,竟然和中國道教三元之說的中元慶讚祭祖孝義結合,中元普渡祭祀的習俗就這樣自然促成。
  3. 台灣民間禮俗之死亡觀
    在一個社會階層化的過程,知識分子因較長時間接受儒、釋、道哲理教義的啟發,對死亡的恐懼與威脅,較會用理性化、人文化的態度去化解。然而俗世中芸芸眾生的基層民眾雖然有機會接觸這些哲人的經典,體悟這些高超的哲理。但是面對死亡的事實,他們會吸取民間傳統代代相傳的信仰體驗,這些體驗遠早於具有思想體系的諸儒諸道諸子的宗教意識,這種信仰體驗流傳於基層民眾生活中,幾千年來延續不絕,形成民眾日常生活依據的準則。社會學家稱之為「社會集體意識」(social collective consciousness),就是一個社會族群共同具有的意識型態,成為社會行為反應的依據。 經由千錘百練累積而成的基層民眾的死亡觀,凝聚為理想的人生應該是「好活」、「好死」;生前具有生命的目標,死時無所憾地走入另一個世界,死後仍與家族的命運休戚與共,即陰間的祖靈與陽世的後裔子孫融合為生命共同體。「好活」指樂享天年、順著宇宙生生之德,莊嚴而快樂地度完其一生。「好死」就是「壽終正寢」、「壽終內寢」死得其時其所;就像聖經所說的:「亞伯拉罕壽高年邁,氣絕而死,歸到他列祖那裡。」(創世記廾五:8)。民間信仰者非常忌諱一個人客死他鄉,他的遺體不得被抬回家鄉故里。如果自然的終極為宇宙萬物的生命準則,違反自然定律便被視為非自然、反常的生命現象、即被評為凶死。違反自然律的死,將被視為不吉祥、凶惡而成為禁忌。凶死者必然與惡靈結合在一起。凡是戰死的、被謀殺而死的,意外事件橫死的,自殺而死,天災人禍而死的都被列為不得天年的凶死、歹死,扺觸了生命自然終結的自然律,民間視為煞氣極重,亡靈充滿、冤、怨、哀、恨。台南市民間流傳的「林投姐自盡」鬼故事,包丞的烏盆記審案,均由此社會集體意識衍生。民間對於亡靈鬼魂的害怕亦源於此亡魂觀的信仰。九年前(民84年)年初台中市中山醫院對面一家衛爾康餐廳,因人為疏忽把後面的逃生門堵死,一把火燒死了64條人命。到目前為止沒有人敢用那家餐廳,最後被夷平為停車場。一般對付恐懼的鬼靈,均由佛、道兩宗舉辦法會頌經超渡亡魂,安撫他們的情緒,他們相信這些宗教祭儀對孤魂厲鬼有安撫的作用,然而當前台灣的社會真正需要的是對活著的人實施生命教育,尊重人權的推廣。俗云:「在生有孝一粒豆,勝過死後拜一粒豬頭」。

七月半的「好兄弟」是非自然而死的孤魂厲鬼、惡靈,他們享不到天年而凶死、歹死、抵觸了生命自然終結的定律,被視為煞氣很重的「冤魂」、「怨鬼」。實際上鬼靈的世界觀念是現實社會集體意識的反應,讓活著的社會群體、朋友、家人明白,不應該如此殘酷、無情、虐待、傷害他們。尤其那些未見到陽光就被墮胎的嬰靈。基督教宣導耶穌的愛、救贖、寬恕,為的是用心去撫慰人類心靈深處受到外界傷害、虐待、逼迫所烙印下來的傷痕,導向生命歸零時無所畏懼地,安寧、平靜地走入另一個世界,即上帝掌管的永生國度。國內安寧照顧基金會長期推動的安寧療護工作,強調協助末期病患平靜安詳的走完生命的終點,雖然他們無法「好活」,至少有「善終」、「好死」的選擇。這種悲天憫人的善行其實是發韌於一群愛神愛人的醫護人員,於今推廣至全世界。

結語
「鬼魂信仰」襯托出一個社會族群集體共同的心願:「生命應該獲得尊重」。觀看今日許多意外事件的發生,諸如嘉義八掌溪人命案(2000年七月中旬發生),顯示國人不重視人生命的價值,不尊重人權,造成許多意外事件的命案發生,喪失許多珍貴的生命;自然而然地冤與怨的深層情結,透過民俗活動裸露在社會意識層面。國人真正需要的是接受生命教育,實踐耶穌十字架的大愛,看重人靈魂的價值不容許加害於他們;,並且祂復活的大能可以紓解活人對「厲鬼」、「惡靈」的恐懼。聖經說:「愛裡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因為懼怕裡含著刑罰。懼怕的人在愛裡未得完全。」(約壹四:18)基督教強調上帝是愛。「愛是不加害與人的,所以愛就完全了律法。」(羅十三:10)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