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儒《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

作者: 
作者:新竹女中 李易儒


「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讀後心得
 

看「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自己彷彿已化身為老教授的學生,被他積極、坦然面對死亡的生命力深深感動,年少輕狂的心漸漸地融合在老教授最後的生命裡。

想想活在現今都市裡,隨著世俗浮沉的我們,為了不被人傷害,為了讓別人接受,我們一意的在追求成功。我們不斷地武裝自己,像隻意氣風發的螃蟹一樣,要攫取身旁的、腦海浮現的一事一物,張牙舞爪地考試成績、父母的關愛、師長的喜愛、同學或朋友的認同,而汲汲營營,而腸枯思竭,這種生命之旅會不會覺得有些累呢?默瑞教授說:「生命若要有意義,就要投入去愛別人,投入去關懷你週遭的人,投入去創造一些讓你活得有目的、有意義的事情。」我覺得他說得對。其實人生不一定需要豐功偉業或是美人江山,只是,我們可以讓自己更好,讓別人因為能認識你,沾沾自喜之餘,也能與你攜手,為世界、為人群多增添幾分圓融、喜樂。

最近媒體上充斥著自殺新聞,有許多人對生命、感情的偏執觀念,採取了自殺的手段,可是這不但沒將問題解決,更造成了家庭、社會的問題。也許人生真的已經絕望,可是看看世上還有許多人為了活下去,正跟病魔纏鬥,他們熱愛生命,認為活著就有希望。讀這本書可以讓人了解,臨終的生命都可轉化成溫暖的智慧,得以再無限的發光發熱,看到這些活生生的社會現象,我們怎能不善待生命呢?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現今年輕人迷惘、複雜的心,從老教授的生命痕跡裡,足以篩出令人頓悟的單純;現實社會的功利主義,張牙舞爪的價值觀和文化,終因溫暖動人的生命力蛻變而改觀,因為,我們都明白,大家都學會了「如何活著」和「對待死亡」。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