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劃】生命態度與安寧療護認知市場調查企劃之緣起

作者: 
李欣瑜(觀點市場研究顧問公司研究部總監)

儘管有種種的憂慮,台灣民眾對於生命仍然抱持正面的態度,期望在有生之年讓生命過得精彩,不負此生。
對大部份台灣民眾來說,「死亡」是一個讓人感到恐懼、一聽到就不自在的話題。不分地區與年齡,多數受訪者都表示平常生活很少或完全不會談論跟死亡相關的話題。

調查背景及研究方法

觀點公司由1994年開始,接受安寧照顧基金會的委託,進行生命態度與安寧療護認知的調查。而分別在2000年、2003年及2009年進行了三次量化及質化的調查。追蹤三次調查的軌跡,可以看到台灣民眾在這十年來,對生命的態度有何變化,而對於安寧療護的認知,又有甚麼樣的不同?

2009年的調查分為兩階段:除了透過量化的調查取得具有代表性的數據之外,亦透過質化調查深入了解大眾,包括都市及鄉鎮地區民眾,對於生命及死亡內心層面的想法及態度。

量化調查以CATI(電腦輔助電話訪問)的方式來收集大眾對生命態度及安寧療護態度的客觀統計數據。透過大樣本數訪問取得具代表性的統計數據。量化調查的樣本數為1,068份有效樣本,在95%的信心水準條件下,抽樣誤差為±3%。而受訪者則為20~65歲男女,性別及年齡依人口比例隨機抽樣。調查地區包括台灣之北、中、南、東四地區;同時,抽樣地區涵蓋不同的都市化程度,以瞭解並比較是否有城鄉差距。

質化調查以小組座談會(亦稱焦點團體,Focus Group)深入訪談,取得民眾內心層面的看法(insight)。質化調查的樣本數為6場小組座談會,受訪者年齡以30~60歲為主。調查地區同樣也包括都會區及鄉鎮區。調查的目的在了解台灣大眾的意見及想法。因此,具有相關背景知識或專長者,例如醫療專業人員、社會工作者、慈善團體等,都不會是受訪者,以反應最真實的一般大眾的想法。

台灣民眾的生命態度

●十年來的整體情況:

過去十年以來, 儘管大環境紛紛擾擾,整體來說,台灣民眾對於生命仍抱持著正面的態度。從量化調查中發現,近七成的人認為「生命是美好的」,而且也表示會「盡一切可能讓生活過得精彩」。相對而言,認同「死亡可以了結人生的痛苦」的比例則只有二成。顯示台灣民眾積極努力的性格。

當然台灣民眾還是免不了有擔心的事。生病、死亡、工作不順利、經濟問題等,一直都是台灣成年人最容易感到難過及害怕的事。值得玩味的變化是,與2003年及2000年比較起來,台灣人對於經濟的擔憂,首度超過對生死的害怕。在2000年,「生死」是民眾最容易感到難過及害怕的事(45%),其次才是「失業及錢不夠」(25%)。到了2009年,擔心「失業及錢不夠」(35%)的比例,超過擔心「生死」(28%)的比例。

同樣的憂慮在質化調查中也很明顯。30~50歲的民眾對經濟問題憂心自不待言;而50歲以上的世代,除了自己,還得為成年子女的工作擔心。

此外,過去十年來天災人禍的頻繁,也讓擔心意外災害的比例直線上升,由2000年的5%升高到2009年的19%。

但是,儘管有種種的憂慮,台灣民眾對於生命仍然抱持正面的態度,期望在有生之年讓生命過得精彩,不負此生。

●生死的課題: 對死亡的接受態度

對於生命盡頭,也就是死亡這件事,台灣民眾的態度又是如何呢?超過八成五的受訪民眾都表示「接受死亡是不可避免的」。而有六成的受訪民眾更表示「當死亡來臨時,我想我已經準備好接受它」。而且年齡越高的民眾,越認為自己「有準備」。

然而, 自己的死亡和家人的死亡是不一樣的。台灣民眾為自己的死亡擔憂的比例僅約二成四,但會為親人的死亡擔憂的比例則多了一倍,達到四成七,而且並不會因地區、年齡或城鄉差距而有不同。印證在質化調查的發現,民眾在想到死亡這件事的時候,不是為了高齡長輩的照顧安養而擔心,就是為了下一代,希望自己離開人世的時候不要成為子女的負擔。對於40、50歲世代,上有長輩,下有兒女的人來說,更是雙重的擔憂。

而死亡真正令人畏懼的是甚麼?除了渺不可知的身後世界,死亡前是否承受過久的病痛?死亡的方式是否是「善終」? 能不能有較好的方式(所謂壽終正寢)而非「拖在那裡」、「沒辦法好好走」? 這都是受訪民眾主要的憂慮。特別是曾經耳聞目睹親友「痛苦得拖很久」的人,更會擔心自己或親人離開人世的方式。

●生死的課題:是否開始討論死亡相關的話題?

無論平常是否會擔心自己或親人的死亡,整體來說,大部份民眾還是不習慣開口討論這件事。量化調查顯示,有八成五的人「從來沒有」或「很少」和親友討論關於死亡的事;「經常」或「有時」會跟親友討論的,僅有一成五。

質化調查中也印證了,對大部份台灣民眾來說,「死亡」是一個讓人感到恐懼、因此一聽到就不自在的話題。無論都會地區或鄉鎮地區,也無論年齡,多數受訪者都表示平常生活很少或完全不會談論跟死亡相關的話題。有些受訪者甚至連日常會話都盡量避免有關「死」 的字眼(例如「高興死了」等),覺得聽起來就很刺耳。儘管理智上知道任何人都難以避免死亡,這仍是一個灰暗的話題,會讓聽到的人(包括自己)心情都不好。

尤其而這個禁忌對長輩更是不能開口。少數人會(對子女或配偶)談到自己的死亡的準備,但是對長輩,死亡幾乎是完全不可能開口的大忌諱。首先是非常觸霉頭;再者,說的人自己也會很心酸。而有些受訪民眾更覺得有不孝的嫌疑,似乎談到長輩的死亡就是想要早點撇掉自己的責任,或甚至在算計長輩的財產等等。

●生死的課題: 對臨終病情告知、臨終急救的態度

如果得了不治之症,是否需要告知患者本人病情?近八成的受訪民眾表示,如果自己就是患者本人,則希望被告知。但如果患者是自己的父母,認為需要告知的比例不到六成(56%)。

那麼,末期患者在臨終前是否仍需要急救?六成的受訪民眾明確表達「不需要」(主張「需要」者僅二成五,其他人則持中立意見。) 年齡越長,認為不需要臨終急救的比例越高,50~65歲認為不需要的比例達到七成。而且,與2000年比較起來,認為不需要急救的比例由五成三上升到六成,達到顯著性差異。顯示台灣民眾對於末期臨終病患不作急救處理的認同度有所提升。

對安寧療護的認知

●是否聽過安寧療護?

在量化調查所有受訪的1,068人中,將近半數聽過安寧療護。而年齡較年長者,對於安寧療護的熟悉度較高。質化調查中也發現,民眾通常用「安寧病房」來稱呼安寧療護。

●對安寧療護的瞭解?

聽過安寧療護的人,知道什麼是安寧療護嗎?就有聽過安寧療護的受訪者(N=491)來說,有六成對安寧療護的認知是比較完整的。他們在不提示的情況下,能說出安寧療護是針對臨終/癌末病人給與心靈及醫療的照顧。質化調查也印證,民眾對於「安寧療護緩解患者的痛苦,維持人的尊嚴」的印象已經建立了一定層次的認知,並不會將安寧療護與安樂死混為一談。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仍有些民眾對安寧療護是不清楚或不了解的,也難免仍存在一些誤解。例如「安寧療護不是一種治療/不給病人積極的治療」、「住進安寧病房就等於沒有希望了」、「是癌症專門病房」、「快死的人在那裡等待死王」⋯等,在量化調查及質化調查中都被提到。

如果以「四全」的概念來看,從質化調查中可以發現,在「全人」的這個部份,已建立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及認同。尤其最直接的是「緩解患者身體的痛苦,維持住身為人的尊嚴,有尊嚴的離開」這個部份。甚至也有民眾已經能夠認知到安寧療護所給予的,除了肉體以外,尚顧及「心」、「靈」的重要性。

●對安寧療護的接受度

提示安寧療護完整的概念後,量化調查全體受訪者的接受度超過八成。同樣的,在質化調查中,民眾在看過完整的安寧療護概念後,不分地區與年齡,一致覺得「跟原本的印象很不一樣」,覺得安寧療護的理念,真正顧及到人的尊嚴,而且不是只有患者,還有家屬(在他們原來的想像中,安寧療護照顧的只有患者)。

特別是在家屬的部份,安寧療護對家屬的關心及支援,呼應了民眾的無助感。長輩尚在的受訪民眾會聯想到如果長輩遇到這樣的事,自己會有多無助;而年紀較長的受訪民眾也會聯想到如果發生在自己身上,子女會有多無助。 在這個部份,受訪民眾也表現出最高的興趣,希望能多了解更多的細節。

結語

經過多年的努力推廣,安寧療護已經建立了一定程度的認知。尤其是在「全人」的部份,即使在鄉鎮地區,也有部分受訪者能認知安寧療護「讓生命末期有尊嚴的做法」,讓「患者本身不要再承受不必要的痛苦和急救。」而這個基本理念無論在都會或鄉鎮地區,無論年齡層或背景,也是廣受認同的。

提示了安寧療護的完整概念後,更讓受訪者感受到這的確是真正有尊嚴、完整的照顧到患者的身心靈、及患者家屬的做法。在鄉鎮地區對安寧概念的高認同程度,和在都會地區並沒有不同。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