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潔芳(吳鳳技術學院教授)
鄭璿宜(吳鳳技術學院生命教育計畫助理)
2010/11/14
幼兒園的孩子可以談死亡嗎?答案是肯定的。雖然小朋友的年紀小,但是他們也會碰到祖父母過世,寵物死亡或是天災人禍事件,甚或是自己生病或幼兒園同學死亡等,通常小朋友對死亡是有感受的,是會害怕的,對去世的親人是有傷痛的,是會思念的!
“媽媽的臉”DVD是一位小朋友的真實故事。六歲的小傑不敢進病房去探望瘦到皮包骨癌末的媽媽,經藝術治療師善巧方便的引領,讓小傑解除心防探望媽媽,讓捨不得走又不得不走的媽媽安心離去,更重要是讓小傑對媽媽留下了美好印象,減少人間遺憾。
筆者在生命教育教學中,播放“媽媽的臉”經常是非常受歡迎,雖然短短的15分鐘,但卻有多元的教學成效。分享如下:
1. 影片中小傑說媽媽最喜歡粉紅色,最喜歡水蜜桃,媽媽帶上小傑親手穿的珠珠項鍊好漂亮,並給媽媽一個深情的擁抱,這對臨終的人是多麼大的安慰。又在往生室舅舅對小傑媽媽的承諾,讓媽媽安心離去,實在令人動容,觀眾不但從影片中對安寧療護有初步的認識,亦對臨終關懷有了深刻印象,相信日後對自己家人的往生是有所幫助的。又筆者常在課堂上問學生“你媽媽喜歡什麼顏色?”“最喜歡吃哪種水果?”有很多學生都答不上來,卻漸愧地說“我不知道我媽媽喜歡吃哪種水果,但我回家時,媽媽已經削好梨子冰在冰箱”!令人莞爾!
2. “媽媽的臉”教學資源對銀髮族朋友、成人、大學生、中小學生或幼兒園小朋友都非常契合,深者見深,淺者見淺,不同境遇的朋友都有不同的感受。喪親者或許感同身受不停拭淚,親人健在者亦會激發起要珍惜現在擁有幸福的情懷;猶記得有位五年級小朋友在觀賞中頻頻拭淚,事後分享“我想起最疼我爺爺病中的情境。……”話為說完已泣不成聲,亦引得百座中的多位老師淚眼汪汪。有次在某高中講演,有位高二女學生居然放聲大哭,害筆者吃驚不小,前往關懷,這位小女生說“今天早上我和媽媽吵架,我丟下一句話”“媽!我討厭妳”,就衝到學校來”。筆者問“那妳現在怎麼呢?”“我要打手機給媽媽”,小女孩撥通了電話,大家好奇地摒息靜聽“媽!我是小芹,媽你實在是一位很囉唆的人,但我現在覺得有人囉唆比沒人囉唆來得幸福,媽!對不起,早上我說我討厭妳,其實我是喜歡妳的”說完即關上電話,筆者問“為什麼不聽聽媽媽怎什麼說?”“不好意思啦!回家再說!”引得哄堂大笑。通常教學資源只要運用得當,亦可激發學生孝順的情懷。
3. 影片中最令人動心的是小傑參加媽媽入殮時,看到躺在棺木經過化妝又是往日美麗的媽媽時即撕裂心肺的呼喚著,在這我們學到了如何幫助孩子接受親人死亡,並與亡者說再見。
本影片中亦很自然介紹了兩種職業:藝術治療師與遺體美容師。遺體美容師雖然月收頗高,但錢也不好賺。無論是清晨或半夜,只要喪家有需求,即得上工。如果遇到車禍往生者,可能還需修補遺體,更重要的不只是幫往生者化妝,還要畫出往生者的氣質。如果往生者是老師,而幫他化妝畫成演藝人員一樣就不大好了!
又藝術治療師亦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工作。藝術治療師透過心理輔導等專業,藉著音樂、美術、戲劇、舞蹈、栽種植物或飼養小寵物來幫助病人提升身心能量,欣見國內已有十數位拿到國外藝術治療博士學位及證照的學人在大學任教或醫院服務。
以上是筆者運用“媽媽的臉”在生命教育教學中之回應,雖吃力,但非常討好!感覺亦不錯!各位不妨試試!
* 本網站之課程內容、講義、文章之版權所有, 請尊重作者智慧財產權;若需使用須經作者及本會授權同意,並請註明出處及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