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生命的美善,安寧告別人間

作者: 
張淑美(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2009/12/14

       生是偶然,死是必然。不過,正如《西藏生死書》中提醒,我們活著的時候都忙著準備,這個時間忙著下一個時間的事,準備準備卻從未準備最確定與最重要的人生大事-死亡。而達賴喇嘛在序言中更開示吾人,要死得安詳就要活得安詳!

  新聞媒體幾乎每天都報導各種死亡事件或生死相關的議題,不知廣大的閱眾是否從中領悟什麼?提醒什麼?不管是聖嚴法師的臨終、圓寂與佛事(喪禮)的示現、單國璽主教成功地與肺腺腫瘤和平相處,但仍然灑脫地舉辦生前告別式、媒體人高信疆生前交代不要悲傷、也曾舉辦生前告別式的曹又方女士的安寧往生、鳳飛飛先生臨終時,親友都有心理準備,陪在身邊、…乃至最近的搖滾天王巨星麥可傑克遜的猝死…,一個個都在提醒我們生命的功課修了沒?是否為自己的善終做好準備了呢?他們的死亡與我們自己的死亡,既不是神話,也不是笑話,而是實話-實實在在要面對的事實,而且是莊嚴的人生大事。

  感謝有安寧照顧(Hospice care)(或者是臨終照顧、緩和醫療照顧)的推動,讓越來越多人了解也願意接受安寧照顧,也越來越多人因此得到安寧而有尊嚴的往生。不過,從教育的角度看,安寧照顧理念的推廣,更積極地是在推動善終準備的教育,也就是生死教育。安寧死、安詳死或善終有一些條件,或者可說是需要準備與因緣的。誠如死亡與瀕死夫人Kubler-Ross 醫師常說癌症病人其實很幸運,因為通常都還可以有時間去整理生命、面對死亡,「死亡可以是生命最後的成長階段」。我們可以在意識尚清晰、可以表達自己意願下臨終與接受安寧照顧,的確可以說是幸運的。

  但是,死亡功課最令人無法接受的是,它往往是無法預期什麼時候,不知道要用什麼方式發生?尤其是天災與意外事件,連接受安寧照顧的機會都沒有。所以,我們不能期待還好國內已有安寧照顧的制度與醫療體系可以協助我們善終,更重要的是要每天做好準備!不是準備好去死,而是為「好死」準備、為善終而善生。在心理上、社會上、精神靈性上都有準備去面對自己與家人的死亡。我們常看到安寧往生的例子是臨終的時候能說出以前未表達出的遺憾、怨恨與愛等等心意,然後放下一切走完生命的終點。然而,更值得我們深思的是,我們是否應該活著的時候就應把握每個當下能真誠地表達愛與感謝,有正確可以依歸的宗教寄託或信仰,過符合道德倫理的生活,學習寬恕與請求被寬恕,探詢與肯定自己的生命意義與價值,是不是這樣的活著才是更積極準備那無法確定方式與時間的死亡呢?
善生是我們的責任,活出生命的美善是我們要學習的生命功課,如果我們每一個時刻都願意、也這麼活、這麼準備,相信我們的靈魂在面對死亡時也會是安寧與祥和。

1 麥可傑克遜的死亡近來被喻為:「生前是笑話,死後是神話」。雖遭來某些批評,但也能引我們深思究竟要怎樣的生、怎樣的死,才不會是笑話或虛幻的神話呢?

*原文刊載於安寧照顧會訊第74期。

* 本網站之課程內容、講義、文章之版權所有, 請尊重作者智慧財產權;若需使用須經作者及本會授權同意,並請註明出處及原作者。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