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河流 不當踽踽獨行

作者: 
郭瓊華

 

2010/02/11

       「死亡」就好像禁忌的毒蘋果,開口卻無法說出,於是選擇默默的獨自面對承受。

       安寧基金會從96年開始,嘗試以非口語式的藝術治療陪伴喪親者,走過喪親的悲慟。連續三年我們都面臨招生不足的狀況,但我們仍然持續堅持,因為每次參與家庭給予的回饋,都告訴我們這樣做是對的。

       生死每天上演,但何處有一個安全的地方,供喪親者盡情的抒發?如同第一屆參與的小可媽媽說:「以前不了解什麼是藝術治療,但是來參與團體後,覺得這樣的方式很輕鬆、沒有壓力,不用一直回憶傷心往事,卻能夠帶給她們情緒舒緩的效果。」這個團體邀請您與孩子經歷思念、分享感動,請不要獨自在黑暗中漫舞!我們願意一起陪伴失去摯親的您與孩子。  

「藝述天堂~親子悲傷藝術治療團體」開始報名

  4/2-6/18每星期五晚上7:00-9:00

  在台北市心理衛生中心與您相遇

 

生命的河流 不當踽踽獨行                     文/郭瓊華(第一屆參與家長)

人生的河流打從出生那一刻便沒日沒夜的前行…

河流的軌跡有寬廣平順、有狹隘難行、有荒蕪荊棘、也有風和日麗…

河流的記憶是俯拾即是的物品、是數不清的浮光掠影、是清晰或朦朧的臉龐所交織的回想…

河流的兩岸串連著你所熟悉的、經歷過的、陌生的、過往的、未知的歡喜憂傷…

河流的聲音或許是潺潺的聲響、或許是無聲的嘆息、或許是聽而未聽的忽略…

人生的河流未嘗停歇……直到生命的終點……直到想念停止的那一刻…

       參加安寧基金會所舉辦的「走出寂默-親子悲傷藝術治療團體」是偶然吧!是姑且一試吧!是有所期待吧!在第一次的「相見歡」時我感受到每一位學員參加的動機不盡相同,但相同的是我們一樣經歷過或正在經歷人生的轉折點,安寧基金會讓這些有著不同生命故事,卻有相同感受的夥伴齊聚ㄧ堂,陌生而友善的眼神伴隨著關係的信任而凝聚。

       猶記得當初參加這次的課程純然是為了孩子而報名的,時值叛逆期的孩子讓我連哄帶拐的帶進課程,初期反應是抗拒、勉為其難的,當時我自忖著十二次的課程,孩子能撐著上幾次呢?但一開始我便打定主意,即使孩子中途脫逃了,我絕對會全程參與的,因為在生命的陣痛中,需要被照顧的不純然是孩子而已。安寧基金會貼心的照顧到媽媽的需要,課程設計採親子分頭進行,孩子有淑玲老師和大姊姊的陪伴,媽媽們則由明富老師及宥允老師帶領,或許是課程的設計吸引了孩子,或許是孩子逐漸融入團體,或許是媽媽堅強的信念讓孩子感受到,孩子和我居然共同達成了不遲到、不缺席的全勤紀錄呢!

       孩子從課程中能夠體會到或學習到什麼絕非立竿見影,馬上看出成效的,但可以肯定的是過程中孩子學習到和來自不同背景、性格差異、年齡落差頗大的一群人如何相處、彼此尊重,每每見識到淑玲老師面對這群參差混亂、冒冒失失、無法久坐的「雜牌軍」而能老神在在、不動肝火讓課程依然進行的本領,真是令我佩服的五體投地。把孩子放心交給老師,走進屬於媽媽們的上課教室,當隔音門關上的霎那,舒適、溫暖、安全的氛圍提醒著我把一切煩惱和紛擾通通擋在門外,明富老師設計的課程讓媽媽們得到釋放和減壓,「音樂冥想」讓混亂的思緒變得單純而清明,「肢體伸展和平衡體驗」傳遞的不只是肢體的探索,而是信任關係帶來的支持與安定力量;「記憶寶盒」像時光機般翻閱著過去重重疊疊的影像,回憶像蜘蛛絲般綿密而有韌性,一點一滴修補了胸中的缺口。

       每一次的課程都有不同的驚喜和體會,印象中有一次上課時明富老師帶了許多報紙來,他讓我們把手中的報紙撕的痛快、撕的粉粹。一開始刷!刷!刷!的節奏顯得溫吞猶豫,不一會兒聲音變得放肆毫無忌憚,種種傷心、痛苦、憤怒、壓抑等情緒像雪花般一傾而下,堆積如山。經由課程的巧妙設計,媽媽們重拾遺忘多年的赤子之心和能力,漂亮的摺紙讓人體會簡單的歡喜,即席的戲劇表演讓平日正經八百的媽媽放膽呈現不同於平日的自己,不做別人眼中的自己,心中的包袱隱形了、肩膀變的輕鬆了,人生劇本自己寫、角色自己選、導演自己做,自信與開朗不由得多了起來。

       每一次的課程都讓我很期待,不僅僅因為課程讓我得到釋放,也因為媽媽們彼此真誠的情誼、生命歷程的分享和相互支持的力量每每讓我深受感動。因為老師營造的氛圍是安全與放心的,媽媽們卸下心防,訴說著心底最深處的脆弱、擔心與痛楚,交流著不同的生命歷練與體會,泫然欲泣的溫熱下是一種責任的承受與堅毅的勇氣。同時我很慶幸我們參加了這個課程,漫長的人生路途上不應當是踽踽獨行,家人、朋友、宗教或成長團體都可以是最好的支持系統,得意時需要別人的喝彩和分享,失意時更別忘了「後援部隊」的支援。

       西藏喇嘛在製作曼陀羅的過程是小心翼翼、心無旁鶩、團隊分工的,耗時甚久、令人嘆為觀止的美麗曼陀羅卻在完成的一剎那毫不遲疑的重新融合、化為烏有,當我們深深惋惜時,明富老師告訴我們:「曼陀羅的精神不在於只是完成,過程才是真實的。」直到我們親身以砂遊的方式合力完成模擬式的曼陀羅時,當大夥兒起身將甫完成的砂畫搖晃交融時,頓時五顏六色的砂變幻成意想不到的驚嘆,此時我深深懂得容許生命的河流是百彎千迴的、變形的、交錯的正是為自己另開一扇窗的契機。

(原文刊載於「安寧照顧會訊」第73期,頁18-19)

* 本網站之課程內容、講義、文章之版權所有, 請尊重作者智慧財產權;若需使用須經作者及本會授權同意,並請註明出處及原作者。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