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病溝通零距離

作者: 
邱世哲(馬偕紀念醫院新竹分院 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

 

2010/06/14

       記得以前看病的時候,「醫師說要打針就乖乖的去打針;醫師說要開刀第一件事就是籌手術費」,在這種父權主義式的醫病關係下,醫病之間不存在著溝通的問題。 

       醫師往往抱持著「我不會害病人的;病人什麼都不懂;一切由我負責」等「父權主義」式的想法,再加上「醫療資訊」的不對等,病人往往對醫師言聽計從,不敢有任何的意見。

       醫師與病人(包括其家屬)的關係是一種特殊的人際關係。尚未會面之前,醫師對病人而言是一位具有專業知識的陌生人,僅有的印象來自於醫師簡介等書面資料,或許再加上一些口耳相傳的口碑,可是一見面卻必須把自己的所有資料一五一十的告知,造成病人及家屬不是不敢主動提起,就是不知如何進行。

       「醫病溝通」在於創造良好的醫病關係、交換資訊、進而作成醫療相關決策。為了達到診治的目的(尤其是罹患重大疾病),這樣的互動應該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不過,與醫師溝通對多數病人(包括其家屬)而言仍是不小的壓力,也經常造成了病人在就醫過程中的不安、焦慮、乃至於衝突。

       造成溝通障礙的因素很多,其中以醫師(醫療專業人員)缺乏「同理心」最為常見。「同理心」無關醫術或醫德,卻是醫師在面對病人時最重要的基本態度,臨床上許多可以避免的誤解、糾紛、甚至是病人及病家的遺憾都肇因於同理心的不足。

       另外,不良的就醫環境也容易間接地導致醫病溝通不良。例如,與其他候診者共處於同一看診空間,會讓病人心生隱私公開的疑慮而不敢暢所欲言。另一個妨礙溝通的環境因素則是過短的看診時間,以至於病人常常在診間時忘了要問什麼,出了診間卻又有滿腹的疑問得不到解答。

       雖然病人無法改變專業人員的態度與就醫的環境,但是事前的規劃以提升溝通效率還是值得嘗試。尤其在面對像「癌症」這類重大疾病時更是重要,畢竟良好的溝通是醫療成功的基礎。以下是個人的幾點建議:

(一)收集資訊、但不過度解讀:

       事前先收集相關資訊並加以整理後再跟醫師溝通,才不至於在會談時只能被迫地單方面接受說明。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現在醫療資訊取得容易,資訊的不對等也大幅改善,但是這些訊息往往需要專業知識才足以辨別,自我過度解讀將會影響自己對醫師說明的判斷。

(二)衡量個人需求,擬定溝通主題:

       每個人的背景不同,也有個人的特殊考量,以至於與醫師討論的內容也不會一樣,不應人云亦云。不過,「診斷和預後」、「治療的選項」、「病情可能的發展」、「生活的安排」及「家人間的溝通」等議題則是一定得提出討論的重要議題。更何況目前的就醫環境無法讓病人慢條斯理地發問(因為還有很多候診的病人),因此在就診前病人可以先作準備,才不至於在診間時忘了要問什麼,出了診間卻又有滿腹的疑問得不到解答。

(三)積極徵詢第二意見,切勿心存比較或挑戰:

       尋求第二意見以作為決定醫療決策的參考是面對重大疾病時必要的方式。只是,徵詢的過程中不應該抱持著相互批判的態度來看待前後醫師的建議,而是應當藉由兩者之間的異同來決定出自己最能接受或對自己最有利的治療策略。倘若以比較挑戰之心求診,醫師必然將採取較為保守(以求不會犯錯)的作為來保護自己,如此的結果絕非病人之最佳的選擇。

(四)尊重專業知識,避免抱持不信任的態度:

        越是重大的疾病,親友間越會有「善意」的建議。但是,無論是何種建議都應該和主治醫師作充分的討論,並尊重其專業的判斷。或許病人最終並未採納醫師的判斷,但是理性的討論本身就是相互的尊重,也是最佳的醫病溝通。

(五)遵從醫囑,與醫師維持良好關係:

       既然決定了治療方針即應遵從醫師囑咐。如有特殊考量(例如無法忍受治療副作用、改變治療策略,甚至是轉院治療)都要告知主治醫師。良好的醫病關係是病人無價的資源,也是確保治療完整的關鍵。

       「醫」、「病」之間的溝通不該只是一種單純的資料交換,其中更應包含著「誠信、責任、關懷」等情感元素。否則,醫療就僅剩權利/義務的規範,與一般的商品交易無異。惟有雙方在認知上的共同努力,才能共創優良的醫病溝通,進而提升整體的醫療品質。

 

* 本網站之課程內容、講義、文章之版權所有, 請尊重作者智慧財產權;若需使用須經作者及本會授權同意,並請註明出處及原作者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